社会学
-
风暴来袭卢克.莫格尔森著2021年1月6日,一场震惊世界的政治风暴席卷美国——大批特朗普的支持者暴力冲击国会大厦,破坏2020年美国大选结果认证工作,伴随着暴力、冲突、流血、死亡,美国民主遭遇“至暗时刻”。美国资深战地记者莫格尔森作为亲历者,为我们深度起底了这场风暴何以形成,又将如何影响美国社会的走向。早在2020年,他就辗转于美国各地暴乱现场,在密歇根州见证了民众对防疫政策的失望如何演变为一场疯狂的反政府运动;在明尼苏达州见证了弗洛伊德之死如何引发了“黑人命贵”这一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众抗议运动;在俄勒冈州波特兰见证了左翼反法西斯主义者与极端右翼团体之间的暴力对抗;在华盛顿特区见证了充斥着各种谎言与阴谋论的2020年美国大选,如何连续引发了两场暴力游行……这一切都指向了那场著名的国会暴乱绝非凭空而起。在作者看来,这场风暴形成的背后不可忽视的是,在以特朗普为首的美国保守主义势力的庇护下,极端右翼势力的崛起。他们被一股混杂着愤怒、恐惧和狂热的自以为是的集体性谵妄裹挟,急切地要诉诸一场又一场政治暴力。然而,由于在国会暴乱事件之后,美国国内对极端右翼势力并未进行任何有意义的清算,暴力执法事件依旧频发,政治暴力活动依旧不止,作者指出,2021年初的这场风暴绝非整个事态恶化的顶峰。随着极端右翼的主张持续发酵,美国社会表面暂时的平静之下实则暗流涌动,或将迎来更为凶险的风暴。
-
生而贫贱[美]戴尔·马哈里奇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调查记者戴尔•马哈里奇在书中记录了美国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日益恶化的趋势,探求在“美国梦”已然破碎的现在,如何重塑美国社会。马哈里奇在加利福尼亚州沙漠中的一个废弃加油站里发现了很多涂鸦,他意识到,对于20 世纪 20 年代的许多人来说,贫困既是现实,也是命运,一种从出生就注定的命运。加油站里用喷漆赫然写下的几个大字令他难忘:“生而贫贱”。以此为契机,在疫情、经济危机和社会运动即将颠覆美国既有秩序的背景下,马哈里奇沿公路驱车,探访受疫情冲击的底层民众。书中部分是原始回忆录,部分是调查性新闻报道,以及作者在美国各地拍摄的照片,进而帮助读者了解美国的贫困史和马哈里奇每天听到的人们的心声。在前所未有的社会活动和经济危机时代,世界各地响起变革的声音,马哈里奇在其调查采访旅程中传递乔治•奥威尔和詹姆斯•阿吉詹姆斯·艾吉的精神,提出关于阶级、特权和“向上流动性”等概念的问题,同时呼吁美国政府和社会亟需采取行动。从萨克拉门托到丹佛,从扬斯敦到纽约市,《生而贫贱》让读者敢于从那些最痛苦的人身上看到自己、正视现实,重新发现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
中国南疆红枣产业发展蓝皮书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 编枣原产我国,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枣果含糖量高、营养全面丰富;枣树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抗逆性强、适合丘陵山区、沙荒盐碱地种植,是名副其实的“木本粮食”和“铁杆庄稼”。编写枣产业发展蓝皮书的目的是梳理我国枣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总结枣产业取得的成功经验,分析当前枣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这对枣生产的提质增效、枣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
找到你的活力密码[美]迈克尔·布劳斯(Michael Breus) 斯泰茜·格里菲思(Stacey Griffith) 著,杨雪菲 译你累吗?你是否了解这样一个事实:疲劳之所以成为现代人的常态,不仅是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更是因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与身体节奏冲突,却不自觉或不知如何调整?人体就是一节能量电池,只有减少能量损耗,时刻补充能量,才能良好且更有效地运转。本书是一本从根源上帮助读者缓解疲劳状态、挖掘内在能量的健康生活类图书。读者将在两位作者“睡眠医生”迈克尔·布劳斯与“健身专家”斯泰茜·格里菲思的贴心指导下,通过基础知识的吸纳与单个案例的视角,(1)逐步了解身体的能量从何而来,又如何变化,(2)认识自身天生的运转节奏(与体质类型相对应的代谢类型 睡眠类型),确定专属的充能档案类型(你可能是这10种类型之一:快型狮、中型狮、慢型狮、中型熊、慢型熊、中型狼、慢型狼、快型海豚、中型海豚、慢型海豚),(3)获得为期4周的督导和一张可以在未来长期应用的日程表。终综合的成果是,能够与自己的DNA合作,重新安排生活,在正确的时机,利用简单易行且不耗时的小事,自然地大化自己的能量,充分地给身体充能和供能。
-
土地权益分配的性别差异与农村女性经济社会地位研究王丹利本书整理了伴随着土地权益变迁,女性地位的变迁过程,分析了农村土地权利界定的性别差异对城市化进程中性别财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影响,以及对其从业结构的影响。本书的研究不仅能为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保障农村妇女的土地权利提供学理依据,也对推进中国女性地位的提高和经济效率的改善、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更好落实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带病生存郇建立慢性病社会学在国内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本书旨在从村庄层面考察心脑血管慢性病人的患病经历,并致力于回答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社会结构如何影响了慢性病人的患病经历,二是慢性病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带病生存。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本书运用患病经历的理论视角,在描述村庄概况和疾病格局的基础上,考察了沙村慢性病人的病因观念、生活世界、家庭照料和生存策略,试图把结构主义的视角和解释社会学的思路结合起来。
-
实践的足迹牛奔,郝娜 著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着力打造实践育人综合体系”,构建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平台。自2016年,学院师生沿着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这条实践路一走就是6年。6年实践,35个村,500余名师生,7000多里路,深挖细掘、深耕厚植、深学实悟,将实践育人、乡村振兴和服务“三农”有机结合起来。《实践的足迹: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实践育人探索文集》是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部分师生将近几年实践感悟撰写成集,从倾听者和亲历者的角度,讲述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工作一线发生的感人故事,旨在帮助广大师生和致力于“三农”服务的在校学生了解当下真实的新农村、新农业。
-
山区共富看衢州案例集郑文山山区县迈向共同富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衢州全域属于山区26县范畴,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加快追赶跨越步伐,演绎一幕幕“衢州之鉴”。本书基于浙江衢州山区县共同富裕的乡村样本考察,梳理了党建共富模式、产业共富模式、文化共富模式、区域合作共富、政企村协同共富等五种模式,从乡村背景情况、主要做法、经验启示、发展对策等方面深入揭示了共同富裕的成功模式与建设路径。本书从山区共富的视角出发,精心选取样本,希望能够为全面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必要启示与经验借鉴。
-
家的进化论赵慧正如建筑师隈研吾在反思住宅的本质时形容的那样:家是“与现实对立的最小单位”。本书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家”这一概念, 首先从住宅变迁角度到新的潮流趋势分析了“家”这个生活空间,展示了生活风格、生活样式背后的逻辑关系,并穿插了对一些知名人士的采访。除此之外,本书还将“家”的概念延展,讨论、分析了 “社区”文化。。本书图文并茂,数据详尽,从住宅形态、生活方式、潮流趋势、 “家”文化、共享空间、社区概念等方面,结合多个案例和一手访谈,对“家”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
-
武陵山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究阎占定 著民族地区农村实现“两个决胜”之后,其“三农”工作的主题和重点转移到乡村全面振兴上来。本书是在对近八年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研究基础上,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特色经济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乡村文化建设、农民增收、人才振兴、基层党建等方面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总结研究。本书基于社会调查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把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与民族地区农村发展的实践相结合,总结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践和经验,探索了如何实现二者稳步转移和有效衔接问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