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
梳理与实证何晓龙住区身体活动空间及其绿蓝色景观配置不仅仅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也会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健康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特异性影响。本书通过对家-校绿蓝色空间暴露、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对认知功能和学业表现的影响;住-职场所绿蓝色空间暴露、职员身体活动对工作表现的影响;老年人活动场所绿蓝色空间暴露、老年人身体与精神健康;住区实体环境对居民身体活动的影响及与医疗支出的关联效应等进行深入阐述,为制定促进运动健康及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发展、完善住区规划设计、改善老年人和职业人群精神健康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
返贫风险防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张利民该书围绕汶川地震灾区返贫风险防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了地震灾区贫困的区域分布特征和贫困人口群体特征,揭示了导致地震灾区贫困的深层次原因,重点对地震灾区的返贫风险进行了科学评估,并提出了防范地震灾区返贫风险发生和实现灾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相关研究,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提供学理层面的支撑以及前瞻性的技术支持,帮助地震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持续稳步向上提升,让党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在汶川地震灾区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和伸张。
-
中俄现代化中的城市发展李培林,[俄]戈尔什科夫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维度。对于已经完成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来说,城市生活成为国民生活的常态,城镇化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热门话题,人们更多地是在谈论“城市病”。但对仍处于城镇化发展中后期的中国来说,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城市一直是生活美好、经济发达和现代化象征。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中,中国展开了规模宏大的城镇化,并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也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征。现阶段中国的城镇化正处在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转折点上,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我国城镇化的特征、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本书作为“中俄社会变迁比较研究系列”丛书的第五本,聚集两国现代化中的城市发展,涉及城市变迁、就业、消费、家庭结构、教育、社会福利等诸多内容。两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而且两国的经验可以互相借鉴。
-
排她现象[美]安·玛丽·梅 (Ann Mari May)在美国经济学界—— 婚姻被认为与工作不相容工作是一种基于性别的特权产生敌意成了学术评论的唯一结果 ——这些歧视是女性学术道路上的绊脚石,加速了她们的边缘化 本书讲述了从19世纪后期到战后的美国经济形成时期,女性所扮演的角色,揭示了经济学同质性的历史根源。结合历史细节和实证数据,作者分析了美国经济学界排除女性参与其中的结构性、制度性因素,认为是一种追求地位的等级文化阻碍了女性的学术发展。
-
黄河边的中国曹锦清本书是作者在1996年5月—11月期间深入黄河流域的河南地区的田野调查实录,是一部当代中国少见的实证考察之作。作者足迹遍及豫东、豫西、豫南、豫北、豫中,走访了数县、数乡、数十家农户,并通过市、县两级党校系统访谈了数十位县、乡、村三级官员,以逐日访谈纪要的方式,真实记录了改革开放后20世纪90年代正在剧烈转型中的中原乡村的社会生活,并着力反映社会转型过程中小农阶层的利益、情绪与态度,生动展现了实行土地家庭承包制后的广大农民与土地、与市场、与血缘人情网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变化和问题,也揭示了无形的传统文化力量与人们迫切进行的现代化努力之间的强大张力。本次全新修订版增加了作者近20年来对于中国“三农”的新观察和新思考,与原版本中20世纪90年代的情况形成对比,体现了“三农”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了国家多年来对“三农”问题的持续关注以及为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而进行的坚持不懈努力。
-
日本现场观察[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著,高华彬 译《无缘社会》获菊池宽奖3年之后,NHK特别节目录制组再次聚焦老龄化、单身化的日本!无法选择自己的“终老之处”,这是今日日本之现实,也是我们明日生活的写照。日本老年人所领取的养老金,当初是以“老年人与家属住在一起”为前提条件进行制度设计的。然而,随着时代的急剧变化,独居生活变得理所应当——形影不离的夫妻或兄弟姐妹,到最后总有一方得过一段“形单影只的日子”;有孩子的老人通常也不会和下一代同住;选择终身不婚者更是大有人在。于是,老年人年轻时为日本经济的高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老后却无法靠养老金收入安度晚年,或是在各家医院和护理机构间颠沛流离,或是住进5平方米的“免费廉价住所”……
-
禽蛋产业禽蛋产业,现状及消费趋势研究,从营养需求和健康战略背景下预判蛋类消费需求,调研数据典型案例分析本书禽蛋产业发展关系人们日常消费和健康,也关系到千万养殖户的收入情况,是典型的民生产业。本书从蛋类生产-流通-消费三个角度分析我国蛋类发展现状和未来供需保障策略,并结合调研数据进行典型案例分析,旨在评估当前饮食结构变动下的禽蛋消费需求变化,并从营养需求和健康战略背景下预判蛋类消费需求。从而为破解畜禽产品供给侧改革难题、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提高营养水平提供科学参考。
-
共同富裕美好社会蒋宏宾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的共有梦想和不懈追求。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不断追求财富创造、物质丰裕及其公平合理分配的历史,是在探索、思考和实践的基础上接力探求共同富裕解决之道、解决之策的历史。因而,也是向着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愿景奋力前行的艰辛旅程。本书所试图做的,是从思想脉落、实践进程两大维度历史之纵深,籍此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共同富裕的实际推进等方面加以纵横考察。更希望立足于中国,紧扣共同富裕的切口,对近代以来追寻国强民富的艰辛探索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
-
没有面目的人[美国]理查德·桑内特 著,周悟拿 译贺拉斯曾写道,一个人的品格取决于他与世界的联系。“品格”关乎我们珍视和想被承认的个人特质,我们也正因此而被他人所需要。但今天,“谁需要我?”却成了一个受到巨大挑战的问题。冷漠的现代资本主义对人们的努力无动于衷,每个员工都被设计成可以被替代,在一次次企业再造中被利用后弃之如敝屣,这明显而残酷地削弱了人之为人的价值感。被集体裁员的IBM 程序员、被全自动设备侵蚀手艺的面包师、为挑战自我尝试转行却又铩羽而归的酒吧女店长、达沃斯论坛上如鱼得水的人生赢家……新的职业故事把弹性经验和静态的个人伦理分离,让员工止步于简单又肤浅的劳动,不再深入理解并投入工作。复杂的分工和高科技使专有技术不再属于任何职业,而只存在于支配人的程序之中。讲究个人品格、相信工作的意义、不断提高技艺并成为不可替代的行家已经是上一代的传说。今天,在这个让我们漂浮不定的资本主义制度中,我们该如何找回自己对工作的掌控权?
-
躺不平的千禧一代[美]安妮·海伦·彼得森 著;杨文展 译美国的“千禧一代”(1981—1996年间出生的人),在“美国梦”的神话中长大,曾经对人生抱有远大期望。然而当他们参加工作时,正值美国自大萧条以来蕞糟糕的经济衰退期。千禧一代成为美国现代史上弟一代生活水平不如自己父母的人。仅仅为了在艰难时日中维持生计,这一代美国人就需要耗尽全力。本书考察了美国千禧一代中普遍倦怠的生存状况。通过3 000余份在线问卷、上百次访谈,用年轻人的访谈原声以及作者的个人经验,真实记录了美国千禧一代在工作和生活方方面面承受的重压,包括一路为了升入大学做准备的成长经历、将好工作等同于过度工作的病态职场文化、被工作不断挤压侵占的休闲时间,以及令人心力交瘁的育儿竞争等等。作者还探讨了技术和社交媒体是如何通过创造持续的在线要求和“时刻待命”的压力,让美国千禧一代打工人进一步深陷倦怠境地。本书并未止步于此。作者借鉴范围广泛的学术研究和历史回顾,考察了美国就业市场几十年来的变迁,以及塑造千禧一代生活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因素,将当代美国年轻人疲于奔命的根本原因,归结为美国晚期资本主义体系的深层问题——金融监管放松、工会与劳工阶层的削弱、社会安全网的侵蚀等——崩坏的不是任何一代人,而是体系本身。在结语部分,针对美国社会的结构性痼疾,本书从回归个人价值的角度,呼吁美国的年轻人团结起来,携手推动系统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