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吴越菲这是一本从流动性获得的角度来全面理解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状况的社会学新著。它是从“选择性市民化”入手,考察市民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内部的流动分化和流动不平等,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关注进城农民工、城郊失地农民、在地居村农民三种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背景、特点、路径方面的不同,展开了类型学的分析。把“市民化”理解为农业转移人口跨越多重城乡边界而接近平等的权利和福祉的过程,其中涉及多维度的“市民化”内涵——经济参与、权利与城市福利获得、社会文化融入以及心理角色转型。书中将市民化的讨论拉回到对流动性本身的讨论,集中展现了农民转型中流动性获得的群体差异性以及围绕市民化产生的结构与行动之间的拉锯与博弈。正如她在书中开头所言,为什么不同类型的农业转移人口在跨越城乡边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程度及不同形式的社会流动性,这构成了本书写作的中心问题。著作以“选择性市民化”作为重要切口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的一些“门槛”和“边界”问题做出了讨论。写作围绕两个主要逻辑:一是纵向的时间线索,即从历时性的视角来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宏观进程的历史嬗变以及不同时期的选择性特点;另一是横向的类型线索,即从共时性的视角从当前中国主导的三种城镇化模式入手,在差异化的地方情境中来考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状况。调研体现出三种类型转移在制度选择、市场选择和社会选择的作用下,体现出不同的取向特征与分化特点。作者认为,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市民化”更多地具有平等化和共享化的意涵。而在当前,“市民化”尤其应当从社会文化层面来被认识。在本书中,“市民化”被理解为农业转移人口跨越多重城乡边界而接近平等的权利和福祉,共享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完成市民角色转型的社会流动过程(具体操作化为四个基本面向:经济参与、权利与城市福利获得、社会文化融入以及心理角色转型)。市民化的重要内涵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市民化不是一个一次性的事件,而是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2.市民化是一个在更大层面上与社会流动相关联的议题,其实现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并具有开放性;3.在中国特殊的语境中,市民化同时具有规范性定义和事实性定义的两个面向。
-
想象的未来[德]延斯·贝克特(Jens Beckert)这是一部由德国社会学家延斯·贝克特(Jens Beckert)所著的经济社会学专著。本书旨在提出有关资本主义动态的新视角,对虚构预期的作用与资本主义动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试图阐述当经济的预期与现实发展不相符合时,虚构预期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或是如何使经济陷入危机的。除前言与结论外,本书共分为三大主体部分。第一部分采用社会学和经济学中现有的预期方法,以发展出虚构预期这一概念。第二部分逐章讨论虚构预期的概念。第三部分介绍产生虚构预期的两种工具,即宏观经济预测和技术预测。作者认为针对金融市场做出虚构预期至关重要。因为对于市场的预期不仅可以勾勒出未来经济发展的蓝图,也更能促进现有的经济活动。该著作对现有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批判性解读,并且开放性地吸收了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为长期以来的相关讨论提供了新思路。
-
区块链技术、应用与知识产权保护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本书旨在通过梳理区块链的技术发展和应用领域,分析区块链的技术原理、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和政策法规,介绍区块链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运用以及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情况,明确区块链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方向,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助力区块链产业的高效有序发展,进而助力未来的数字经济建设。本书适合市场营销和决策人员、知识产权从业者、相关创新主体法务人员、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阅读。
-
中国农村男性的婚姻困境与突破杨雪燕,王洒洒本书基于生命质量和社会支持 视角,对于中国性别失衡和婚姻挤压背景下的农村男性婚姻困境进行了全方位分析和解读,在测度和评估农村男性生命质量的基础上,分析了婚姻困境对于生命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参与、社会支持网、感知社会支持等不同的社会支持形式对于农村男性生命质量的影响机制和效应,为出台相关政策改善性别失衡和婚姻挤压背景下的农村男性生命质量提供了参考和依据。该书关注的是性别失衡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
共享与善治包国强,黄诚本书对网络传播平台的社会责任 进行了系统论述,重点对其治理机制和评价体系展开研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网络媒体社会责任综合治理体系和基本路径。本书对政府和网络平台社会责任治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对广大理论工作者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外语教育探索与实践文集王欣暂缺简介...
-
2023年湖南社会发展报告钟君本书是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撰的年度性发展报告。本书全面回顾了2022年湖南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与民生福祉增进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2023年湖南省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重点进行研判,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本书包括主题报告、总报告、部门篇、专题篇四个部分。主题报告是湖南省领导关于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重大问题的战略思考和重要论述。总报告较为全面地总结了2022年湖南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并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系统提出进一步推动湖南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部门篇分别从社会治理、教育、民政、司法、就业、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居民收支、信访、乡村振兴、医疗保障、残疾人事业、妇女事业、体育事业等相关各领域进行专项研究,全方面展现湖南社会发展的成就与特点,展望2023年湖南社会建设的发展。专题篇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和社会治理创新两个专题,选取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校园体育、湖湘文化、城市建设、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湖南社会民生领域的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在充分分析研判的基础上,提出 的思考、观点、结论和针对性建议。
-
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姚兆余农村社会学论坛依托农村社会学研究学术社群,试图通过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进行经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构建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概念体系和解释框架,形成本土化的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范式。2010年, 届农村社会学论坛在安徽大学举办,至今已走过十多个年头。论坛参加者针对中国农村社会发展中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每年一度的论坛中分享、交流和讨论。《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主要收录论坛参加者已经公开发表且在学术界产生过一定影响的论文。 辑由李远行教授主编,已经由苏州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发行,议题集中在村落共同体、社会行动与社会冲突、农村发展政策与实践等方面。第二辑由王晓毅教授主编,已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发行,议题集中在农村社区与组织、市场与农村社会、社会变迁等方面。本书是第三辑,议题集中在农村社区治理、农村贫困治理、乡风民俗和社会发展等方面,不少论文曾经在第六届农村社会学论坛上作过交流。
-
上海志愿服务蓝皮书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主编党的 报告提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为 好贯彻 对志愿服务发展的新要求、新期望,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影响力,弘扬志愿服务理念,固化志愿服务研究成果,自2018年起,上海市文明办、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在“上海志愿服务年度发展报告”内容基础上正式出版《上海志愿服务蓝皮书》,从上海志愿服务发展的视角,对上海志愿服务年度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性、多维度分析研究。《上海志愿服务蓝皮书》基本框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部分:总报告(1篇)总报告反映上海志愿服务整体发展情况,通过实证研究、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等方法,展现上海志愿服务发展状况和发展态势,描绘、揭示其脉络和重要特征,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第二部分:分报告(专题研究3-5篇)围绕志愿服务主题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在市级、区级层面选取具有区域特征,有发展特色的专题报告。第三部分:案例报告(案例研究15-20篇)围绕志愿服务主题,在基层选取具有代表性、针对性的典型案例。
-
社会调查方法 第3版赵淑兰 主编本书是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的社会调查方法项目式教材,其开发的理论依据是当代高职教育前沿课程理论和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指导方针。本书以培养社会调查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内容覆盖社会调查所要经历的全过程,并按照调查工作的先后顺序,将全书内容划分为选择调查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制订抽样方案、社会现象测量、问卷设计、资料收集、资料处理、资料统计与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等9个项目,每个项目包括若干个工作任务,共24个工作任务。这种设计充分体现了工作过程体系化的教材设计理念。本书主要面向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管理与服务类各专业学生,也可作为相关行业培训教材,同时也是广大社会调查爱好者提升社会调查能力的有益参考读物。本书项目八中的任务二和任务三可以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学生的选学内容;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应用型本科学生则应当学习本书的全部内容。为方便教学,本书配备了电子课件、教案、习题集、SPSS数据库文件等教师用配套教学资源。凡使用本书的教师均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下载。咨询可致电:010-88379375,服务QQ:94537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