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刑法学(第3版)

刑法学(第3版)

作者:曲新久 著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7-01

ISBN:9787562040477

定价:¥5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刑法学(第3版)》彻底放弃了以往的“犯罪构成”概念,并对犯罪论体系进行了适当调整。以往的“犯罪构成理论”存在很多问题,将“犯罪构成”作为静态的定罪标准与模式意义上的概念,是其技术构造层面上的最大缺陷。因此,本书彻底放弃这一意义上的“犯罪构成”。但是,为了保持历史的联系,并吸收以往犯罪构成理论的知识贡献,本书保留了“犯罪构成”术语,将其作为与“构成要件”概念相对应的、动态判断与评价意义上的概念对待,因此而有着与危害行为“构成犯罪”差不多的意思,并有意识地交替使用“犯罪构成”与“构成犯罪”。结果发现,没有“犯罪构成”概念,并不妨碍顺利地解释我国刑法的各项规定。本书与以往流行的犯罪论相比,虽然不否定以往犯罪构成理论“整体性”观念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但是更加重视乃至于强调犯罪“分解”的意义与价值。本书采用传统的叙述方法,并没有什么创新。但是,本书二分犯罪概念没有像以往刑法教科书那样使用犯罪主体、犯罪客体概念,所以叙述结构有很大的不同,具体犯罪的阐述避免了犯罪主体的无谓重复和犯罪客体的空洞叙述。此外,本书加大了对重要问题、疑难问题、新问题的理论分析。
作者简介
  曲新久,男,1964年10月出生,山东省莱州市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法官学院兼职教授,兼任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咨询专家、北京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顾问等。198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法学博士学位。自1988年开始担任中国政法大学教师,历任助教(1988年)、讲师(1990年)、副教授(1994年)、教授(1999年)、博士生导师(2002年),2003年任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2005年至今任刑事司法学院院长,2008-2011年兼任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主要研究领域是刑法学、刑事政策学,专著有《刑法的精神与范畴》(2000年版、2003年修订版)、《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2002年版)、《金融与金融犯罪》(2003年版),论文集有《刑法的逻辑与经验》(2008年版),主编有《刑法学》、《刑法概论》、《刑法学案例教程》等教材。曾获司法部“优秀教师”(1994年)、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4年)、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03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8年)、北京市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年)等称号、奖项。
目录
第一章 刑法序说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渊源与分类
1.刑法的概念 2.刑法的渊源 3.刑法的分类
第二节 刑法的根据、目的与功能
1.刑法的根据 2.刑法的目的 3.刑法的功能
第三节 刑法的规范、体系与解释
1.刑法规范 2.刑法体系 3.刑法解释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刑法基本原则概说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与意义 2.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内容
3.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及其理论基础 2.平等原则的范围
第四节 罪刑相当原则
1.罪刑相当原则的名称及其基本含义 2.罪刑均衡比例关系的确定
3.与刑罚个别化原则的关系
第三章 刑法的适用范围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
1.刑法空间效力概述 2.我国刑法对地域的效力 3.我国刑法对人的效力 4.我国刑法对单位的效力 5.外国刑事判决的效力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
1.刑法的生效时间 2.刑法的失效时间 3.刑法的溯及力
第四章 犯罪概述
第一节 犯罪的概念与特征
1.犯罪的概念 2.犯罪的特征
第二节 犯罪的分类
1.犯罪分类的目的与标准 2.犯罪的理论分类 3.犯罪的法定分类
第三节 罪名与罪状
1.罪名 2.罪状
第四节 构成要件与犯罪构成
1.构成要件 2.关于犯罪构成 3.“犯罪构成”判断的性质
第五节 犯罪人
1.犯罪人的概念及其规范属性 2.犯罪人的分类 3.犯罪人与被害人
第五章 客观罪行
第一节 实行行为
1.实行行为的概念 2.实行行为的分类
第二节 行为对象
1.行为对象的概念 2.行为对象的意义
第三节 危害结果
1.危害结果的概念 2.危害结果的刑法规定
第四节 行为人的身份
第五节 时间、地点和方法
第六节 因果关系
第六章 主观罪责
第一节 刑事责任能力
1.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及意义 2.刑事责任年龄 3.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与生理状况
第二节 犯罪故意
1.故意的概念 2.故意的类型 3.认识错误
第三节 犯罪过失
1.过失的概念 2.过失的类型
第四节 犯罪目的与动机
1.犯罪目的 2.犯罪动机
第五节 无罪过事件
1.无罪过事件的概念与意义 2.不可抗力 3.意外事件
第七章 正当化事由
第一节 正当防卫
1.正当防卫的概念与性质 2.正当防卫的咸立条件 3.防卫过当的定性与处理
第二节 紧急避险
……
第八章 未完成罪
第九章 共同犯罪
第十章 罪数
第十一章 刑事责任
第十二章 刑罚概说
第十三章 刑罚的体系与种类
第十四章 刑罚的裁量
第十五章 刑罚执行
第十六章 刑罚消灭
第十七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十八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十九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二十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十一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十二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二十三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二十四章 贪污贿赂罪
第二十五章 渎职罪
第二十六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主要参考书目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