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总论
-
中国智库AMI综合评价研究报告荆林波 著本书基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自主研创的国家标准《人文社会科学智库评价指标体系》(GB/T 40106-2021)和“中国智库综合评价AMI指标体系(2021)”,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翔实的智库调查数据和特色案例研究,回顾了“十三五”时期中国智库建设的发展情况,客观呈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智库的共性与差异,深入剖析在智库功能发挥和内部治理创新方面取得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展望“十四五”时期中国智库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规划,从多方位全过程提供研究支撑和对策建议,引导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
-
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李清娟、古诗菁 等著如何进行传播话语的现代转化、传播形式的创新、传播内涵的重新阐释,进而打造上海故事的新叙事、新表述、新内涵,更加鲜明地彰显上海故事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是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上海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任务。然而,相较于河南在“古风”文化中的出圈表现,上海文化传播的现代化表达似乎并不出众,因此,必须要在继承历史文化的过程中注重纳入新的时代元素,从风俗人情以及历史文化中寻找破解之道,为上海文化打出品牌的必杀技。要以凝聚民族文化精髓的创意,以及有吸引力感染力的话语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文化品牌,让国外受众听得进去、看得明白,在价值共享中实现民心相通。同时,文化走出去要在中华文化的民族特性与世界文化的共通性中找到平衡点,发挥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的优势,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让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红色文化在交相辉映中激发创造活力。
-
公共图书馆视障读者服务李蔚蔚 著视障读者是图书馆服务的特殊群体,但是他们的信息获取非常依赖图书馆,容易对图书馆产生黏性,成为图书馆最忠诚的读者群体。本书围绕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和读者实际需求,从我国视障人群的基本情况和阅读需求、公共图书馆视障读者服务的现状、视障资源和建设、视障读者阅读推广活动的组织、盲文出版与有声读物介绍、国内外图书馆视障读者服务现状等方面介绍公共图书馆的视障读者服务工作,为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完善无障碍资源和设备的建设、构建视障读者全国服务网络提供借鉴和参考。
-
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实验梁培宽等编20世纪的上半期,在中国兴起了一场由知识分子主导的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事业,学术界称之为“乡村建设运动”。作为一种改良主义实验,它希望在维护既存社会制度的前提下,采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兴办教育、倡导合作、地方自治、公共服务和移风易俗等措施,拯救日趋衰弱的农村经济,刷新中国政治,复兴中国文化,实现“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在实践层面,“乡村建设运动”的思想通常与国家发展的战略、政策、措施密切相关,并呈现出“群体性”和“多样化”的特点。“乡村建设运动”在中国百年乡村建设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融汇中西的作用,有其独特的学术内涵与时代特征,是我们认识传统中国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实施新一轮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忽视的学术遗产。1991年7月,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由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邹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的《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1993年10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由梁培宽主编的《梁漱溟先生纪念文集》。本次编辑,根据顾问梁培宽先生的建议,从上述两书和《河南文史资料》第二十辑、《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二辑中辑出与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邹平实验区等相关的回忆文章,合为一卷,以《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实验》为名,收入《20世纪“乡村建设运动”文库》。
-
寻觅意义王德峰 著没有意义,我们将无法生活。但是,我们对于我们日常的意义的基础从未追问过。倘若我们追问今天的成功人士、当代英雄,追问他们的成功的究竟意义,他们的回答将始终只是“成功即意义”,“成功就是我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我们背负小小的行囊,走在这时代的荒野上,去体验生命本身的价值。我们为了一些不起眼的却又真切的生命意义的实现,付出我们的辛劳。尽管这些意义在这个时代的标尺上没有位置,但它们真实。我们在这些虽不起眼,却又真诚的努力中获得我们真实的愉悦。当宏大叙事已经解体的今天,叙事并没有停止,而是化为了一些小叙事。在无数的小叙事中,我们重新编织起生命的意义。
-
与数共舞薛菁华 等 著本书以科研范式的数字化转型切入,科研范式的每一次转变都会促进人类科学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是了解科技创新的起点,而科学数据管理是推动科研范式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国家科学数据管理政策体系、关于科学数据管理细则的落实情况,锁定了我国在科研范式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在科学数据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不足和短板,本书从顶层设计、支持方向、基础设施、竞争力提升、人才培养以及机制保障六个方面为上海科研范式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提出相关建议。
-
创新之城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主编本书讲述了在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上,成都市作为中国西部一座内陆城市,坚持从人本角度出发,始终把落脚点放在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上。通过产业生态圈、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培育新经济新动能,深化五项制度改革,不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在城市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实现从“后发跟跑”到“先发引领”的历史性跨越,关键在于抓住用好创新这个“牛鼻子”。只有不断地创新与探索,才能全方位彰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使命,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才能让人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
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杨洪源 等伴随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思想的世界文明观,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由此,从历史高度、思想广度、表达深度等方面,对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作进一步的凝练和提升,以适应并促进它更为广泛的传播,进而引领时代发展方向与人类进步潮流,成为一个大势所趋的新课题。本书从理论渊源、形成过程、核心理念、内在逻辑、话语革命、经验依托、道路参考、文明使命、创造转化、创新发展,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实践作较为系统而深入的阐释,以此呈现它的世界历史意义。
-
守正创新的精神文明项久雨 等守正创新的精神文明是具有理论深度的宏大命题,本书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守正创新精神文明与以往人类精神文明的两对关系谋篇布局,阐释守正和创新是人类精神文明演进的必由之路,理解守正创新精神文明的基本问题,分析守正创新精神文明的实践进路。书中探讨了人类精神文明的演进及守正创新精神文明的文化渊源;阐释了守正创新精神文明的命题;论述了守正创新精神文明的本质特征、层级结构、价值取向、领导核心、基本经验、时代进路、人类境界等。
-
2022中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报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编《2022中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年鉴》由综述、专文、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各地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各垂直管理局工作、政策与法规文件、附录7部分组成,汇集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两者各具特色、互为补充,共同完整地记录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发展历史足迹,全面展示粮食和物资储备改革发展成果。本书为国家粮食物资储备局每年出版的重点图书之一,对于国内国际了解中国粮食政策和农业发展状况,了解中国脱贫攻坚成果,讲好中国故事,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