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总论
-
候鸟的徘徊谢永飞著本书以新型城镇化为研究背景,使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六个方面的内容:“问君归否:回流与否意愿分析”、“问君归期:回流时间意愿分析”、“问君归处:回流地域意愿分析”、“问君归志:回流创业意愿分析”、“概君归因:回流意愿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与农民工回流关系的定性分析”。本书在三个方面做了创新和发展:一是弥补了现有多数研究仅使用单一指标测量回流意愿的不足;二是拓展了农民工回流意愿研究的分析视野;三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
-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区资产建设研究侯志阳著乡村振兴是乡村社会“大福利”体系的建设问题,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让亿万农民过上幸福生活。资产建设社会福利理论是一种新的社会政策范式,强调政策对象的金融、人力、社会等资产累积与能力提升,注重政策对象福利获得的可持续性,并永续过上幸福生活。鉴于此,资产建设理论与乡村振兴具有内在契合性。本书借鉴资产建设理论与方法,从优势视角出发,通过实证研究,探究农村社区资产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提出资产型乡村振兴的理论、政策与实务。
-
以知塑型 以德铸魂洪名勇等著对于人才培养来讲,专业理论与技能知识形成人力资本的工作和实践能力,而良好的品德形成人力资本的人格力量。基于此,本书构建一个以知塑型、以德铸魂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调查研究,对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本书可以供从事人才培养的老师和学生参阅,也可供政府有关部门参考。
-
内蒙古农业经济史韩柱著内蒙古农业起源于黄河流域和西辽河流域,秦汉到清末民初,经历了屯垦到开垦,完成了传统农业的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经过农业生产组织化、农业经营集体化、农业生产商品化、农业生产现代化和农业经营产业化的五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和化学化,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渐完善,农业劳动力素质逐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快速提高,粮食产量持续增长,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流通一体化。
-
中国民族研究年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编《中国民族研究年鉴2015-2016》是反映有关民族问题研究年度性进展情况的工具书。“学科进展”反映2015-2016年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学与人类学、民族语言、民族教育、影视人类学、语音学与计算语言学、民族古文字古文献等学科的研究概况和评价;“特约稿件”反映民族问题研究领域的重大学术项目和学术成果;“学者学人”是对民族学与人类学大家进行的访谈;“网络开发与发展”介绍了中国民族地区互联网与网络舆情的发展情况;“学术活动”介绍了国内外民族学与人类学相关会议;此外还有“新书·学术论文索引”“大事记”。《中国民族研究年鉴2015-2016》集前沿动态、学术评价、资料介绍、大事记录于一体,是了解掌握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现状的工具书。
-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童星 张海波本刊2006年由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创办,原名《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15年将曾出版十年的《公共管理高层论坛》更名为《风险灾害危机研究》。本刊从第九辑开始设置栏目,分别为(1)风险灾害危机多学科交叉研究(主要包括抗逆力、脆弱性、新兴风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些前沿的理论和方法探讨);(2)综合应急管理制度研究(包括防灾减灾、安监监管、风险规制、灾后恢复);(3)社会风险治理研究(主要是指社会风险与社会治理);(4)风险感知与决策研究;(5)社交媒体与危机沟通研究;(6)公共安全与大数据研究。其中风险灾害危机多学科交叉研究为固定栏目,其他栏目根据投稿情况每期调整。本辑包括“风险灾害危机多学科交叉研究”“综合应急管理制度研究”“公共安全与大数据研究”“风险感知与决策研究”四个栏目。
-
足尖上的生计王文涛著街头修脚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一个相对“低贱”的行当,带有某种“污名化”的职业标签。街头修脚工处于社会底层,从事“伺候人”的行当,缺乏身体优势和社会支持网络,是典型的底边职业群体。面对现代化的冲击,街头修脚工在日常生活与身体实践中,发展出一套“量身定做”的生存逻辑,维护营生环境,延续职业生涯。本书通过对街头修脚工生存逻辑的研究,呈现她们的生存样态,展现其与社会进行互动与博弈的过程,并揭示其中的社会隐秘。底层群体以及由其构成的底层社会是社会治理的薄弱环节,是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关注和保障底层社会与底层群体生活是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意。
-
中国新闻史倪延年本书以史论实际为特点,设专章叙述中国新闻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功能和研究目标;叙述了中国新闻史的起源和阶段划分以及中国新闻史研究史料问题,主体是中国新闻史基本组成要素中国新闻活动、新闻人、新闻媒介、新闻史事件以及新闻管理体制的发展史。区别于改革开放前的" 中国新闻史”通史性著作大多采用“列车结构叙事模式”和改革开放后的“捆绑结构叙事模式”, 本书采用了凉亭结构模式,曾在中国新闻史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专题报告,论文将在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报《新闻春秋》2021年期发表。
-
国家级新区产业发展的政府过程研究郑平新区在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创新行政体制以及城市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带动我国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书以湘江新区这一典型的管委会型新区为案例,从政府过程的理论视角来考察新区内部的治理体制,以及产业项目发展过程中各地方行政主体间集体行动的过程与行为逻辑,进而探索产业发展背后的权力结构、治理体制、政策网络的复杂互动过程。
-
怎样做好办公厅(室)的调查研究李立民《怎样做好办公厅(室)调查研究》内容结构上分为“理论探讨”和“范例析评”两部分,共收入了作者有关怎样搞好调查研究的理论文章、调研报告、析评 72 篇。其中,“理论探讨”侧重调查研究理论与方法,就办公厅(室)调查研究的作用、形式、特点、原则及选题办法、调研报告的类型及撰写等方面作了论述和概括 , 饱含了作者多年从事调查研究工作的真知灼见,很多观点历经数年、十数年依然历久弥新。“范例析评”收入了作者撰写或负责组织撰写的部分调研报告并进行了析评 , 对调研报告产生的背景、选题的过程、产生的效果以及领导批示、报刊登载时所加的评论、按语作了说明和介绍 , 能够加深读者对办公厅 ( 室 ) 调查研究的认识 , 可以一窥高质量调研报告的谋篇布局和写作技巧。本书内容权威、实用,既有理论、有探讨、有方法,又有实践、有经验、有范式,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干部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增强工作本领的好帮手。本书的出版,对于一些有调查研究工作经历的人来说,具有“捅破一层窗户纸”的作用,能让人豁然开朗,可以迅速找到做好调查研究的突破点;对于缺少调查研究经验的读者来说,同样也能够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从而有助于全面、扎实、有效推进调查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