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总论
-
辩证法随谈李瑞环 编《辩证法随谈》全书28万多字,收录了1412条富有辩证意蕴的精彩段落,分为六编三十六题:第一编:发展、改革、开放、稳定、环保、生活;第二编:民主、政党、统战、政协、民族、宗教;第三遍:文明、文化、文艺、宣传、体育、京剧;第四编:城建、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旧城改造;第五编:求是、实践、创新、务实、经验、群众;第六编:领导、方法、作风、修养、办实事、和为贵。书中并非专门谈论辩证法,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运用于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既有立场、观点、方法,又覆盖工作、学习、生活诸多方面,是时时处处应用了辩证法,时时处处体现了辩证法。作者在书中随时、随地、随事、随兴而谈,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辩证法随谈》一书是李瑞环同志数十年来学哲学用哲学,特别是运用辩证思维指导实践的丰硕成果的概括与总结。在千余条简短精练的段落中,凝聚着丰富的哲学智慧和思想方法。一个人、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在处理复杂关键的问题时,固然需要丰富的知识,但更需要智慧与方法。李瑞环同志运用辩证法去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时所展现出的智慧,所提示的方法,会让读者豁然开朗、获益匪浅。比如书中“解决经济问题,不能只就经济谈经济,见物不见人,而必须从政治上看问题,从人的积极性上看问题”; “考虑问题,不但要里里外外、方方面面,而且要颠来倒去、反反复复。这看起来是麻烦,但实际上可以减少麻烦”等论述,充满了辩证的睿智,有助于澄清模糊认识,启人智慧,发人深省。本书定名为《辩证法随谈》,并不是专门谈论辩证法的,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应用于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既有立场、观点、方法,又覆盖工作、学习、生活诸多方面,而是时时处处应有和了辩证法,时时处处体现了辩证法。所谓“随谈”,亦即随时、随地、随事、随兴而谈,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不拘形式。这是作者以前两本著作用过的体例名称。本书辑录的文稿涉及范围很广,六编三十六题的归类梳理,很难说十分合理的和严密,主要是为了读者翻阅查找的方便。
-
毛泽东的政治哲学(美)约翰·布赖恩·斯塔尔 著,《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编辑组 编译毛泽东漫长而又富有争议的政治生涯结束了。时过境迁,现在,用一种新的观点来认识他的一生,认识从其生涯中产生并指导他的政治思想已成为可能。就像他自己在上面引用的那句话中提及的,或许只有通过回顾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一生及其思想的形态或模式。本书试图以我们现有的对毛泽东全部著作的研究为基础,历史地理解他的政治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模式——“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作为一位革命活动家,毛泽东的一生跨越了近现代中国近60年的历史。他不仅是社会活动家,而且是思想家。在这60年间,他频繁地写作,不停地演说。本书首先假设毛泽东的政治生涯和从中形成的政治哲学的独创性或适用性的历史地位,不再对其真理性提出问题,然后在假设这些政治哲学具有内在历史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展开。所以,这一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针对人们对毛泽东的批评,捍卫毛泽东的思想。诚然,尽管我不时提到论述毛泽东思想的第二手重要文献,但我并没有企望以任何系统的方式,将自己对毛泽东思想的解释,同那些论述这些思想的卷帙浩繁且数量还在激增的解释性文献相提并论。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一部过分冗长且具有不必要的复杂性的著作。在本书中,详尽阐述毛泽东政治哲学的思想来源也不是我的目的。尽管我承认,我对这一难题颇感兴趣,但我的专业是中国政治和政治理论,而不是思想史,所以我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根源的思索,只能作为个人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至于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传统中,毛泽东同其前辈的关系(无论是正统的,还是非正统的)这一相关而又众说纷纭的问题,我听从那些比我更看重这一问题的人的意见。我想,毋庸置疑,毛泽东认为自己是从对马克思和列宁思想的理解出发并在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框架内工作的。在这里,我试图并行地陈述毛泽东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传统中的前辈与毛泽东本人的观点,以便对这些观点进行比较。因为我相信,这一研究将成功地表明,无论如何,正像他一生所展示的那样,毛泽东日益敏锐地认识到他所从事的革命、这一革命的社会环境以及他生活和工作的历史时期的独特性质。对马克思和列宁的思想合乎正统或不合乎正统的修正是什么,这是一个必须在政治基础层面上才能最终得以解答的问题。无疑,毛泽东本人确实关心过这一政治问题,尤其是在他的晚年。因而,我希望阐明他对这一政治问题的看法。但是,相对于他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前辈的思想,对毛泽东的思想的正统或非正统性、独创性或派生性的问题,另外提出一种外在的判断并不是我的目的。最后,在任何完整的意义上,这本书都不应被视为传记著作。尽管要谈论毛泽东一生的思想演变而不时常提及其中的某些事件是不可能的,尽管我试图将他的思想的重大转变同我认为是影响那些转变的事件联系起来,但我并未打算以一种系统的方式把他的政治哲学同他的政治传记结合起来。相反,我在这里的意图是通过研究毛泽东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及演变去阐明它的一个重要方面。我选择的这一方面,即他的继续革命理论,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因为毛泽东本人及其后继者都把继续革命理论看作是他的理论活动的顶峰;其次,是因为对这样一个方面的阐述,涉及对这一理论得以确立并从中进一步发展的政治命题、概念和思想的广泛研究,从而提供一种对毛泽东政治哲学全方位考察的视角。我决定通过探讨九个相互联系的论题来研究毛泽东这一方面的思想;采取论题的形式而不是历史的形式来描述毛泽东政治哲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尽管应当指出这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正如我们在下述章节中会看到的,毛泽东认识论的基本概念是,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间存在着必然的辩证关系。他多次明确指出,与实践相脱节的理论,既不合乎正统,又无益处。基于这一根本原则,脱离实践内容来探讨他理论上的结论,就有某种不合理性。历史地描述他的政治思想——即一种以其政治生涯的不同阶段作为描述其思想基本轮廓的研究——也许更接近他关于理论与实践必然联系观点的本意。另一方面,这种形式的不利之处在于难以避免赘述。由于我认为为理解毛泽东继续革命理论而值得探讨的各个论题都与他一生各个时期的各种事件相关,并随之而变动,因此历史的论述就必须抓住各个时期的各种线索,把它向前延伸一小段,然后再回到原话题上来。这在认识论上的准确性方面有所获,但在透彻性方面则明显有所失。确实,毛泽东在其政治生涯的各个时期都认为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特殊问题或矛盾——他称之为“主要矛盾”。理解这些问题是什么以及会对他的思想有什么影响,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联系我所选择的内容广泛的论题来讨论这些问题或矛盾,并且按照毛泽东在其整个生涯中形成的处理这些问题或矛盾的方式去讨论各个论题,而不是按照年月顺序来论述这些问题或矛盾。这样一种研究绝没有脱离历史内容,但它又确实是在这样一种假设的基础上展开的,即从毛泽东的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某些思想超出了其概念暂时的有限联系,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从而能够以这种方式进行有效的研究。由于本书采用这种框架,不熟悉这一时期历史的读者会发现,毛泽东传记或关于他的历史生涯的著作是本书有益的辅助读物。按时间顺序阅读毛泽东的著作本身是对本书更为重要的补充。事实上,即使对通晓这一时期历史的读者而言,本书也只是阅读这些著作的介绍和指南,无论如何也不能替代接触原始材料。阅读毛泽东著作的起点,是看官方出版的选集,它收集了毛泽东1926年至1957年的著作。[2]其他两本集子也已在北京出版。一本是毛泽东的军事著作[3];另一本是单卷本的毛泽东解放前后的著作“选读”[4]。不过,官方出版的选集,仅收集了这一期间毛泽东的部分著作。在东京,已编辑出版了毛泽东解放前著作的中文版原文全集,即《毛泽东集》。这是一个比较完整可靠的版本。[5]此外,我们得知还要出版毛泽东的全集。[6]斯图尔特·R·施拉姆的《毛泽东的政治思想》一书,收录了中国官方选集没收入的毛泽东解放前著作摘录的译文。[7]内有近300页是毛泽东从其走上社会开始直至“文化大革命”为止的著作的节录。施拉姆的注释特别有用,它指出了现行的权威版本出版前编辑和修订的毛泽东解放前著作种种版本的变动情况。我同南希·安妮·戴尔合作,参考中文来源和1949年至1975年近800件文献的英译本,编辑了基本上完整的毛泽东解放后著作的文献目录和索引。[8]最后,布朗大学目前正在开始一项工程,由高英矛(音译)主持编辑工作,目的在于用中、英文出版毛泽东的全集。这一研究始于10多年前。当时,我对“继续革命”观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观点认为,在成功地夺取国家政权后,革命能够而且应当继续下去。这种思想似乎与在多数西方社会科学家中流行的关于革命的基本理论相矛盾。作为研究解放后中国政治的学者,下面的事实引起了我的兴趣:虽然很明显毛泽东及其战友想在他们自己的实践中来实施这一理论,而且确实在“大跃进”时期论述了这样做的必然性,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他们仍然认为,他们的永远革命或不断革命概念与早在约半个世纪前就已论及这一问题的利昂·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毫无关系;在我作关于中国继续革命理论的学位论文期间,中国新闻界开始再次明确提到这一概念,称之为“毛主席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同时,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红卫兵组织出版了多种书刊,不仅在中国国内,而且在中国之外,人们都能够找到大量新的先前没出版过的毛泽东的讲话和著作。[9]有了这种新材料,我的论文就把重点放在较近的时期,把继续革命理论同“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它的实施联系起来。[10]在1971年的一篇论文中,我对有关观点作出了总结。[11]在最近的6年间,通过在伯克利和耶鲁大学讲授这一课程,我进一步发展了自己对毛泽东政治哲学的看法。这一经历使我经常与那些对毛泽东政治哲学感到新奇的人接触,这有助于我解决如何最好地从教学意义上探讨这些问题。而且,通过课堂辩论,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其哲学的理解和掌握:在一种真正的而且应当给予高度评价的意义上,我的学生始终是我的老师。我尤为感谢爱德华·弗里德曼、汉纳·皮特金、斯图尔特·施拉姆、约翰·瑟维斯和弗里德里克·韦克曼(即魏斐德)对本书初稿的精心指点,我同样感谢南希·莱文伯格在本书手稿的最后阶段所提供的编辑和研究方面的有益帮助。我最诚挚地感谢曾美霞(音译)在文字翻译方面的不厌其烦的指导,特别是她那为封面和词汇表增辉的书法。我还要对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当代中国联合会美国理事会1970—1971年的授权表示谢意,这使我能在中国香港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和思考。没有这一年的研究时间,我完成不了这一研究。最后,我特别感谢我的妻子玛里琳,她在困难时刻给我以坚定的支持,这非常重要,本书就是献给她的。毛泽东在其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扮演了许多角色:学生活动家、农民组织者、军事战略家、诗人、政治缔造者、国务活动家、政治理论家。此外,褒、贬者还以其他角色来描述他,对他们来说,毛泽东或是伟大的舵手,或是冷酷的独裁者;或是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新者,或是错误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当作他达到自己个人或民族目的的工具的庸医;或是无私的革命领袖,或是为了满足他自己一时的兴趣爱好,操纵其同僚和国民的不可捉摸的君主。毛泽东本人在自己即将走完一生时对自己的描绘,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他曾告诉他的传记作家和朋友埃德加·斯诺,他不想让人把他当成“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来回忆,他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他的这些称呼表示“讨嫌”而嗤之以鼻。相反,他说:“只剩下‘导师’这个词,就是教员。”[12]在谈话结束时,他告诉斯诺,他并不是一个复杂的人,而是真的很简单。[13]我奉献此书,是为了丰富我们对这位伟人的政治哲学的了解,为了给我们对其成就和缺点的有关评价提供基础。
-
中国人三书(美)阿瑟·史密斯、(日)桑原■藏、辜鸿铭保全面子看到“面子”这个词,就会感到用它来描述中国人的一种“特性”,再没有比这更贴切的了。在中国,“面子”这个词,并不单指人的脸,它是一个复杂的集合名词,所包含的意义,超出了我们所能描述或理解的范围。哪怕是部分理解“面子”的含义,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人有非常强烈的做戏的本能。戏剧可以说是唯一的全国性的娱乐活动。像英国人爱好体育、西班牙人爱好斗牛一样,中国人对戏剧充满了热情。只要稍加煽动,他们就会摆出演戏的姿势,或鞠躬行礼,或下跪叩拜,像模像样地扮演起某出戏中的某个角色。这在西方人看来,有些滑稽和可笑。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也是很戏剧化的。比如说某个人被人误解,在他要澄清事实时,即使只有两三个人在场,他也会大声地说:“我是当着你们的面说的,你们都在场。”给人一种面对众人的感觉。如果事情解决了,他会很骄傲地下了舞台;如果没有得到解决,他会觉得自己没脸面下台。其实仔细想来,就会发现这些与事实毫无关系,只是形式的问题。在一场戏中,要想获得喝彩声,只要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说出一句漂亮话。我们不需要去探询幕后是什么样子的,看尽世上所有好戏岂不更好。“面子”,是在现实生活中,一切依照戏剧化的样式行动获得的。也就是说,在他们投入剧情时,或不理、或小看、或喝倒彩,都是让他们很“丢面子”的事。“面子”所包含的意思,人们在正确理解之后就会发现,这个词本身就是一把打开中国人许多重要特性之锁的钥匙。附带说一下,就怎样做到有“面子”,这其中的方法和学问远远超出了西方人的理解力之外。西方人常常误入事实领域,而忘记了中国人生活中戏剧化的因素。对西方人来说,中国人的“面子”就像戒律一样,是一种不可否认的潜在力量。不同的是,它没有规则,视具体情况而反复无常,或取消或变动。从这个角度讲,必须承认中国人和西方人存在着差异,对同样的事情决不可能用同样的眼光来看待。在调节村庄间无休无止的争吵时,“面子”的平衡问题是“和事佬”。首先、必需认真考虑的,就像过去欧洲的政治家考虑力量均衡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一个东方人来说,要想公正地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即使从道理上来讲,他们抱有这种愿望,但实际上只能是按比例对“面子”进行分配。在诉讼的裁决中,这样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其结果多以不分胜负而不了了之。送人一份丰厚的礼物,算是“给他面子”。但是如果礼物是个人送的,受礼人应该只接受一部分,全部接受或统统拒绝的情况是很少见或者说从来没有的。一些人渴望保住面子的例子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因为自己犯错受到了指责,也算是“丢面子”,为了挽回,不管证据有多么的充分,也要一概否认。比如,网球不见了,有证据显示是被一位苦力捡到了,可当找到他时,他很生气地予以否认,然后走到丢球的地方,很快发现球就在地上(事实上,球是从他的长袖里掉出来的),并且理直气壮地说:“看,这是你‘丢’的球。”侍女把客人的铅笔刀藏在她主人的房子里,以后在桌布下面发现了,她会说是她找到的而得意洋洋。在这种情况下,都保住了“面子”。一个仆人不小心弄丢了主人的一件东西,他知道自己必须要赔偿的,或者从工钱中扣除相当的数目,于是他提出辞职,并故作清高地说:“用来赔偿那银匙子的钱,我不要了。”这样,他的面子没有受到损伤。一个人明知道有笔债款没有办法收回来,但还是找到欠债人,严厉地威胁恐吓一番,以此表明他胸中有数。虽然他没有要到钱,但是他保住了“面子”,这样才能保证将来不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一个仆人失职,或者拒绝履行他分内的职责,当他确定主人决定辞退他时,他会故意再次犯错,并主动提出辞职,保住他的“面子”。对我们来说,宁可死了也要保住面子,似乎是很不值得的,但是我们听说,中国的地方官在被杀头时,准许穿着官服是一种特殊的恩惠,并以此来保住他的“面子”!P8-9
-
不能承受之“亲”杨杨著她是恬静可人的海归女子,在华灯初上的夜酒吧里遇上了身为律师的他,暗生情愫。那是一段温存但始终朦胧的感情。他试图以他的法律知识和经验去保护她,帮她抵御来自上司的性骚扰。然而,不可预料的事情发生了,他妻子过往生活中最黑暗的一段经历突然被连根扯出,他的婚姻,他的生活几乎溃作一盘散沙。他是知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在受到女上司骚扰的同时,习惯性递向手下的漂亮女员工“伸手”。殊不知善恶终有报,他最疼爱的妹妹,一个涉世不深的年轻女孩也正在遭遇着来自其他男人的性骚扰……中国第一部反性骚性扰行为小说。公交车上、办公室内、手机里……性骚性如蛆附骨。一场场不堪忍受的“体贴”,一段段令人齿冷的“艳遇”,一次次“触”肤之后的切肤之痛……走不出阴影,忘不了的伤害,性骚扰,正在你身边发生!继续沉默,将可能陷入性侵犯的泥潭!小说的作者杨杨以女性细致入微的目光、朴实流畅的语言,讲述了围绕4个女人发生的曲折故事:打工妹出身的“富姐”任芳菲、“海归”女白领齐海蓝、刚走出校门的女大学生杨欣然、家庭主妇林青,在工作和生活中遭遇到性骚扰,她们对性骚扰的不同态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尴尬处境,让读者不由得生出一连串感慨:为什么性骚扰这种社会现象无处不在?为什么在某些地方容忍性骚扰甚至成了职业发展乃至保住饭碗的必然代价?屈服于性骚扰对家庭对事业真是后患无穷,可是,挺身而出反抗性骚扰在现实社会中必然是一场无法打赢的官司吗?小说鲜活生动地展现了性骚扰对妇女人格尊严、工作权利等方面造成的侵害,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品呼吁立法保护、鼓励依法维权反性骚扰的思想倾向。《不能承受之亲》里最具有反抗意识的“海归”白领齐海蓝,将骚扰者诉诸公堂,她取证时的艰难、维权时的无助、所承担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败诉的风险……“成本”不可谓不高,让人望而却步。在现实中有许多女性面对性骚扰时,主要是出于名誉的考虑,出于害怕繁琐的法律程序而宁愿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
经侦重案组之黑弈吕铮著本书的名字“黑弈”,也有一定的寓意,“弈”在古语中指围棋,同时“弈”既是名词也是动词,名词当棋局讲,动词更有对抗和下棋的含义。作者吕铮以“黑弈”为书名,表现了经侦民警与犯罪分子之间激烈的对弈斗争,也表现了侦办经济犯罪案件面临的重重谜团和陷阱。正如书中所说的:“该书透视经济犯罪案件黑幕,解析正义与邪恶的激烈对弈,追踪一条线索,破解一个谜局,是第一部揭露经济案件侦查办案生活的书籍。”让我们翻开《经侦经侦重案组》那充满神秘色彩的黑色封面,置身于干警林楠、探长赵光的办案故事中,体会那扣人心弦的智慧较量和平和诙谐的警察生活,随着作者吕铮的思路一步步地破获大案,抓获冷酷狡猾的犯罪分子。透视经济犯罪案件黑幕,解析正义与邪恶的激烈对弈,追踪一条线索,破解一个谜局,第一部揭露经济案件侦查办案生活的书籍。
-
猪头和鱼丸呆头著爱情来的时候,总有蛛丝马迹可寻。爱情不说出来,丘比特射再多的箭也没用。爱情是磨人的,是早也想,晚也想的思念。原来爱情是从“我在乎你”就开始了……猜疑,是毁来爱情的撒旦。
-
人文科学引论刘鸿武著<br>本书作者以一家之言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撰写了本书。他认为人类知识体系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部分。在对三部分进行相互比较之后,系统地阐释了人文科学的本质与学科特征、价值与意义、社会功能与作用、人文科学与其他科学的互动关系。可做为高校本科生素质教育的参考用书。
-
张之洞唐浩明著百余年来,历史老人仿佛将一个错觉刻意留给后人:一提起湖广总督,便函昌在说张之洞;一说起张之洞,便想到“湖广总督”在中国近代洋务史上的特殊地位。一个人能与一个职位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能给一个空洞的官司职填上如此充实而传之久远的内容,在中国两面三刀千余年的官场史上极为罕见,足以发人深思。张之洞为晚清重臣、学界巨擘。他走得举之路,获朝廷重用,在京为清流言官,外放也忠君勤政,更于维护满清统治之余,向往西方科技文明,开办实业。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他以旧意识、新思想交织复杂之身,力挽狂澜,提出著名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百余年来也是常说常新。
-
我把男人弄丢了李虹著“北大荒”是一个独生女人组成的小团体,含义是——北京、大龄女青年、处于没有固定老公和固定男友(还‘荒’着)的状态中。她们目前处于独身状态,大多数人是被动而非主动的选择独身,她们并非排斥幸福的婚姻家庭,但是她们由于各种原因“丢”掉了走进婚姻的契机。当然,这其中包括一些女人认为自己从来就没有过合适的机遇。这里的“弄丢了”其实更多出于对人生和命运的调侃。因为,丢失的东西,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候,会重新出现在她们的面前,那时,她们还会独生吗?
-
汉诗选译张永鑫,刘桂秋译注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