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总论
-
小县何能?陈雪主编“西畴精神”是地处西南边陲石漠化地区的西畴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深耕“红色资源”,造就自然资源禀赋“先天不足”条件下的边疆民族地区宝贵“人造优势”的精神。研究团队历时两年扎根田野,以“西畴”为基本观察单位,以县、乡、村三级作为调查维度,开展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在县一级,对县域治理机制与部门条块关系进行深度梳理;在乡一级,对西畴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进行调研回溯,关注各乡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中如何实现县乡有效衔接、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在村一级,对11个自然村的发展模式,地方精英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角色扮演进行研究,探索正式与非正式精英在县域现代化建设中的功能。本书认为,“西畴精神”是中华民族奋斗精神的具体化,它不仅具有在地凝聚和激励的价值功能,更有着广阔的共享性。
-
风险社会及其映像张康之著本书是一部阐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著作,在全球化、后工业化和风险社会的生成两条轴线上展开分析和论述,描述了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和社会治理的基本依据,提出了风险社会中的合作行动构想。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轴线上,展开社会治理模式构想;在风险社会生成的轴线上,确立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全书在宏观的意义上对工业社会的结构、运行以及构成要素进行了全景式考察,分析其资本主义性质以及在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表现,揭示其走向社会变革的必然性。风险社会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它对人类既有的生活方式、社会治理模式构成了挑战,也提出了在此背景下重建生活以及社会治理的要求。作者认为,合作行动以及以合作行动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治理,将开拓出风险社会中的生活、生存模式,使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消极共同体”转化为“积极共同体”。
-
反对个人主义章晓英“安乐哲儒学大家翻译中国”系列之一。部分致力于展示人类作为自由、独立和自主的个人的愿景,以及为什么这个愿景始终是海市蜃楼。它过去有着解放功能,但现在已经变得有害,甚至只是在清楚地思考时,更不用说实现社会和经济正义,或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环境和其他问题。在其他部分,罗思文提出了一种不同的观点,它是人类从古典儒家文本中收集到的,即我们首先是相互关联的,因而是相互依存的人,他们的独特性在于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多重角色。这导致了基于与个人主义道德形成鲜明对比的那些相互作用的道德规范,但却很好地反映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事实。本书后简要探讨了这一愿景的一些含义,即对政治、家庭生活、正义及以人为本的真实宗教的发展进行了不同的思考。
-
集体记忆与多维叙事胡洁 周晓虹任何个体的口述史及蕴含在口述史中的集体记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所亲历的时代进程和社会状况,以及个体在时代及其变迁下的个人经历、体验与反省。本书以上下两部之形式,遴选40篇学术论文,完整地呈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在口述史与集体记忆领域的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之概貌。上部以“理论、历史与方法”为经,分别交代了口述史与集体记忆的概念诠释与学科建构、研究历史与学术谱系、社会认同与集体心态,以及方法考量与效度分析;下部以“事件、经历与叙事”为纬,集中展现了当代中国宏大历史画卷中的诸多社会与文化事件。编者欲以紧迫的历史责任感和丰富的社会学想象力,辅以多种社会科学的比较视野,锻造中国研究的综合平台。
-
青年干部的成事之道王强等本书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第二个结合”的理论背景下,阐述了青年干部在工作中应该有的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改革攻坚、应急处突、群众工作和抓落实的理论思维和工作能力。全书包含引用大量史实典故、经典古训,是一部鲜活平实有较强可读性的通俗理论读物。
-
需求评估大卫·罗伊斯(David Royse)等需求评估》是“社会工作研究方法指导丛书”(11种)之一。该丛书是一套社会工作研究方法丛书,从牛津大学出版社引进,旨在提升社会工作者的研究方法素养,内容涉及:需求评估、质性研究、准实验研究设计、单一系统设计数据的统计分析、扎根理论、历史研究方法等主题,以实践为导向,将各种研究方法较好地结合到社会工作实践中去,对提升我国社会工作者研究方法素养具有借鉴参考作用。目前,该丛书已经出版1种(《干预研究》)。《需求评估》作者为大卫·罗伊斯、米歇尔·斯塔顿-廷德尔、卡伦·巴杰和J.马修·韦伯斯特,译者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曾守锤和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博士研究生莫腾飞。《需求评估》是一本简明而又系统地介绍社会工作需求评估的导论性著作,共7章44小节。这本书内容全面,涵盖了需求评估方案和操作的全过程,包括:什么是需求评估、需求评估第一步、设计需求评估、分析需求评估数据,撰写需求评估报告,员工培训需求评估,以及大规模需求评估。每一章都为读者提供了详尽的理论阐释和案例指导,达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效果。本书的出版,为我国社区心理服务队伍的建设提供专业支持,提升心理服务社工的业务能力,建设幸福社区。
-
国家记忆铁流《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讲述了大革命时期,一位年轻的女党员把一本书名被错印成《共党产宣言》的小册子带回了山东广饶刘集村。这本马克思、恩格斯写给世界工人的书,引起了农民兄弟的强烈共鸣,由此拉开了鲁北平原上的农民革命斗争的序幕。《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是关于《共产党宣言》首译本在中国流传的作品,记录了《共产党宣言》从国外流传到中国,并在中国迅速传播、星火燎原的真实历史细节,以及围绕它的翻译、传播,在艰苦的战争岁月和新时期建设中发生的传奇经历和感人故事。作品还原中华民族一个世纪政治革命的风云际会,塑造了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流血牺牲的共产党人群像,彰显了共产主义思想对20世纪中国命运的决定性影响。
-
同一性[美] 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认同机制)/政治心理学经典译丛》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是作者埃里克·H.埃里克森20年来有关同一性的文章整理、修订和汇编而来。作者在《同一性(青少年认同机制)/政治心理学经典译丛》中介绍了他自己著名的人格发展渐成说,对人的发展的八个阶段进行了详尽、系统的阐述;从临床的诊断、转变的分析、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背景以及人类学的调查等方面搜集大量资料,对其同一性理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论证;对我(I)、我的自身(self)和我的自我(ego)三者的区别和关系;对自我、集体自我和环境之间的特性和相互作用都有详尽的阐述、分析和独特的理解。作者对于假种的虚假同一性和未来同一性饶有兴趣,在书中不同章节出现了重复的讨论。 《同一性(青少年认同机制)/政治心理学经典译丛》是埃里克森有关同一性理论的重要著作。
-
现代秘书实务向国敏本书根据《信访工作条例》的相关内容对上一版进行了修订,同时调整了对部分概念的表述,补充了新的案例。本教材紧紧围绕秘书实际工作的需要,讲述了文书写作、文书处理、会议准备、会议服务、安排领导活动、接待工作、信访督查工作、危机管理、办公室日常事务等工作的方法和相关规定。本书吸收了秘书实务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引用国家最新颁布的相关规范,体现出了科学、规范、实用的特点。全书文字简洁流畅,配有大量实例、图表,浅显易懂、清晰易读,便于学生和从业人员学习掌握。通过学习本书,可以有效提高秘书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新世纪秘书工作发展的需要。
-
道家文化研究陈鼓应 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五辑)》主要按照“道教义理的当代视角”和“儒道思想研究”两个栏目,收录了陈鼓应《张载的理论建构及其道家观念丛》、卢国龙《贯通源流的道教核心教义》、章伟文《刍议道教教义的传承、创新之维》、王闯《近代城市发展中的道教变革》、吴展良《荀子的思想体系新探》等十二篇论文,以及沙畹、康德谟、贺碧来、沃尔法特四人分别有关《史记》、《列仙传》、《紫阳真人内传》、《老子》研究的四篇译稿和关于《齐物论释疏证》一书的一篇书评,从不同侧面对道家道教和儒家经典做出新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