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总论
-
协同构架下网络信息安全全面保障研究严炜炜,邓胜利,万莉 著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国家创新发展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数字化进程。然而,伴随着网络环境的广泛普及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升级应用,网络信息安全威胁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针对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也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方向。以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为目标,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和网络信息安全风险,本书立足于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围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保障需求与影响因素、协同保障层次架构、协同保障模块设计、协同保障服务组织、协同管理与控制等进行探究,旨在形成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从需求引发到全过程协同实施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指导,进而有效推进网络信息安全全面协同保障的实践进程。
-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国家形象和青年形象杨晶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年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本书就青年形象与国家形象关系是怎样的?青年形象对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能起到什么作用?国家形象对青年形象的构建主要影响在哪些方面?这种关系性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效能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书中提出要重点解决青年形象融入国家形象的路径,如国家形象体系是否有青年形象的传播与国际交流内容、是否有青年形象培育和传播机制、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关于形象的内容是否落实以及重点解决国家形象与青年形象中共同存在的问题,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问题。
-
数字智能背景下的用户信息交互与服务研究胡潜,曾建勋,周知,李静 著信息化发展中,信息资源的分布存储和交互利用已融入科学研究、产业运行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大数据、云计算与智能化技术不仅改变着网络信息环境,而且关系到信息用户的认知状态、交互需求和面向用户的服务组织。在这一背景下,本书在数字智能环境对信息服务组织的影响分析基础上,从用户认知、交互信息需求表达和信息资源利用出发,研究面向用户的信息内容揭示、数据关联展示、多模态信息融合与集成管理,进行面向用户的交互服务组织、以及国家安全体制下的基于智能交互的信息组织保障。
-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域高质量研修体系构建孙翠松“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障。面对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新形势、新任务与新要求,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以教研转型发展实践、教师发展等相关理论为依据,在全面梳理通州研修发展历史及教师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高质量教师研修体系。本书以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的相关工作为案例,从高标准的研修体系需求定位、高效率的一体化融合研修机制、丰富完善的个性化教师研修课程体系、运行保障系统等四个方面对教师研修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探讨,以期帮助其他地区加快构建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域高质量研修体系。
-
好生活如何可能江畅什么是好生活,如何构建好生活,这是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探讨的话题。本书针对好生活展开价值论探讨,从好生活的含义、意义、层次、维度、领域,以及好生活的美好愿景及其构建等方面回答了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能称得上好生活的问题;从好人格的含义、层次以及对于好生活的意义等视角回答了个人过上好生活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主观条件问题;从好家庭、好学校、好职场、好社会、好自然的含义、对于好生活的意义等方面回答了个人过上好生活需要什么样的家庭、学校、职场,需要什么样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自然环境等问题。
-
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研究杨振姣 著“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也是中国外交的新思维。“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是一种互利共生、合作共赢的新理念。北极海洋生态安全因气候变化而成为全球性议题。基于北极气候变化属于“全球共同关注事项”,目前的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机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功能不足,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北极利益攸关者,贯彻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尊重、合作与共赢”的理念,有责任和义务将北极海洋生态安全与全球“命运共同体”相联系,将北极海洋生态环境的变迁同当前我国积极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结合,完善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机制,维护全人类在北极共享的生态利益,推动构建和完善“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机制,为和谐北极做出应有的贡献,展现大国风范,实现人类的共同利益。
-
生态文明体系论黄承梁著生态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表征,当其(或有希望)以向生态社会全面转型的新文明形态出现,作为现社会形态构成要素的文化理念、经济基础、产业基础、国家治理、制度建设、社会面貌,等等,如何转型及以何种方式转型,便成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本书以“生态文明体系”为主轴,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从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文明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五个方面,探求了“生态文明体系”及作为其内涵的“五大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建设路径、发展目标,旨在为加快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
-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贾俊玲本书将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两个法学学科合并, 编成一本法学教材, 分为劳动法篇和社会保障法篇两部分。本书较为简练地论述了我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的基础理论, 内容包括调整对象、法律地位、法律体系、法律渊源、基本原则等, 对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历史发展也做了简要的介绍; 同时, 在论述基础理论的基础上, 还对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全面阐述, 包括就业促进和就业保障, 劳动合同, 工会和集体合同, 工时休假, 工资, 职业安全卫生, 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监察,养老、 失业、 工伤、 医疗、 生育保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军人社会保障, 住房社会保障, 农村社会保障, 社区服务,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管理等法律制度; 对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历史发展和国际立法也有论述。在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各项内容中,还适当地进行了国内外法律制度的比较性分析。本书内容系统简练,适合高等学校管理和法学专业师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人士为掌握有关政策和法律学习时的参考。
-
村主任眼中的乡村建设吴忠民,张登国 著乡村的巨大变革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时代缩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脉所在。为获取这样一段富有“质感”且真实的“时代截图”,以村主任的视角和眼光,开展叙事,终形成这样一部颇具时代价值的中国“故事书”。本书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有计划地抽取了山东省26位村主任作为访谈对象,重点围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社会的整体变迁、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等关键议题开展深度对话和故事叙述。访谈发现,乡村社会在村民生活水平、主观幸福感、职业结构、精神文化、社会治安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充分体现了动乡村建设的巨大努力以及农民谋求自身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同时也看到,乡村建设在集体经济发展、人才集聚以及留守老人照顾等方面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这正是中国乡村振兴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基于排队模型的多技能呼叫中心人力需求问题研究李春艳本书为作者的博士毕业论文。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呼叫中心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任何呼叫中心都希望在达到一定的顾客满意度的前提下把运营成本控制到,运营成本中一部分即人力成本,而计算出的人力需求量可以大大降低人力成本,因此,人力需求计算问题成为呼叫中心关心的问题之一。本书对当前广泛应用的多技能呼叫中心的人力需求计算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多技能呼叫中心服务水平的解析计算公式,建立了可以求出每个坐席组坐席数的人力需求计算模型并进行了求解和分析,进一步建立了带有不耐烦顾客的多技能呼叫中心人力需求计算模型并进行了求解。此外,研究了带有排队信息提示的多技能呼叫中心模型。本书的研究丰富了多技能呼叫中心的理论成果,可以为实际呼叫中心的人力需求计算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