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总论
-
河北蓝皮书康振海本书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牵头、法学研究所担纲,河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河北省委政法委员会提供大力支持,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编撰,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倾力推出的反映2022年河北法治建设实践的重要文献。本书立足于河北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河北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设置了总报告、地方立法、法治政府、司法建设、冬奥会法治保障、社会治理6个板块,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了河北法治建设面临的任务,阐明了前进的路径、方法与方向。
-
中共广东历史问题研究 第二辑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中共党史学会本书是广东省社科规划党史特别委托项目研究成果选编。本辑的主要内容是改革开放时期,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及十八大以来广东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实践研究。具体包括:党的十六大以来广东政治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等实践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对外开放新格局实践研究以及全面依法治省实践研究等7个课题成果。
-
中国人文社科成果的国际影响力研究杨思洛,于永浩,郑梦雪著本书以“国际成果态势-影响力形成机理-综合评价模型-实证分析与策略”为研究脉络,包含人文社科成果国际态势的系统把握、中国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的形成机理分析与评价模型构建、全面实证评价与总结展望三大主要内容,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中国人文社科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一方面,对新环境下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发表态势和影响力形成机理进行了重新阐释和演绎,从学术成果的利用与知识演化全过程出发,全面分析成果国际影响力的形成机制、产生动力与影响因素;另一方面,结合其特点从生命周期视角构建中国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综合评价模型,兼顾产出、学术、社会三大影响力维度。后,应用所构建的模型分析千万数量级的人文社科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术图书等类型成果的综合影响力,进行了国别、学科、载体维度的影响力评价实证,为我国人文社科评价体系的完善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实例。
-
文学民族志彭兆荣“文学民族志”是作者近三年提出的概念范式,即采用人类学的知识,借鉴民族志方法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作者在传统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基础上提出了“回于生活”的主张。“文学民族志"形制包括文学文本(即"文学作品”)、参与观察、现场取证以及乡土知识,即在精读文学文本的基础上,到作品的发生地去做深入的了解,体察作家在作品中“从生活中来”的细节,以及其所“收藏”的生活本真,并试图还原“乡土知识”与民间智慧”的本源。总体上中华文明有农耕文明的本色,所以作者首先选取乡土文学进行实验探索,并希望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民族志研究,可以在诸如文学评论的“索隐派”评点派”"题咏派"等基础上有所创新,突破文学研究“考证派”的方法而呈现人类学、民族学之于文学的方法论价值。此外,本书还收录了作者过去三十年所发表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成果。
-
国际应急医疗队标准解读与建设经验李正赤,沈彬,黄进本书邀请当前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全球的非军方别国际应急医疗队的主要负责人和核心队员进行编写,详细解析了世界卫生组织体系中的国际应急医疗队(第三类)建设的核心标准、临床技术要求、医疗保障和后勤保障要求,并介绍了全球非军方别国际应急医疗队的建设经验,对我国应急医疗队建设和灾难医学救援工作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
布金满地徐杉本书为四川地方文化普及读物,主要介绍了峨眉山报国寺、万年寺、伏虎寺等各大名胜古迹,以及与峨眉山有关的历史名人的来历和故事,故事生动有趣,文笔优美,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可读性,对展示峨眉山世界文化遗产和四川文化魅力具有积极作用。本书为再版。本次再版,以作者搜集的资料为基础,根据出版需要对初版内容进行了增删,修订了书中的个别错误,同时更改开本为小16开,重新设计封面,重做全书版式,与其他数种图书整体打造,作为《徐杉文集》版出版。
-
公共艺术与中国实践曾令香,欧阳甦公共艺术是一门以公共价值、人文关怀理念和当代艺术审美范式介入城乡公共空间需求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视觉美学重塑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场所的艺术形态为探求内核,具有公共性、互动性、艺术性、在地性表现特质,美术学与设计学等学科跨界融合的当代新型艺术。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八十年代概念引入与转译、城市雕塑本体即公共艺术、城市美化艺术、到与公众互动并介入地方重塑的艺术等各个阶段。当下,公共艺术正逐步表现出与日常生活越来越紧密的联系。社会现场与日常生活中丰富的肌理及问题成为公共艺术重要的创作动机基点及灵感来源。公共艺术力求在丰富的实践中,弥合艺术与社会的边界,深入社群,连接人际交往,有效地探索“关系美学”以及对话的社会效力与意义,促进艺术与社会创新的关系构建。《公共艺术与中国实践》尝试性地探索在中国当下的公共艺术,根植于中国场所空间和时代命题,从历史的维度、共生的社群、生态的未来、知识的方向四个路径出发,强调跨界融合、多元互通、青年力量,探讨中国特色公共艺术创作模式、应用模式以及田野创作的方法论,从而试图满足公共艺术、雕塑、景观艺术、生态艺术、艺术人类学等专业研究者及学生对中国公共艺术发展进行探索的需求。
-
知识产权研究 第二十八卷 数据保护与信息自由周林《知识产权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较早的一本学术集刊,聚焦现实生活,重点研究艺创、信息生产、传播和利用过程中的法律问题,追求学术旨趣,鼓励信息自由,摈弃论资排辈,设立“主题研讨”“司法前沿”“信息法研究”“经典案例”“研究生论坛”“书评”等栏目,刊登多种体裁的学术作品。本书为第28卷,聚焦于信息法领域展开研究,包括编者的话、主题研讨、信息法研究、研究生论坛、司法前沿、书评等栏目,内容充实,语言通顺规范,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
中国食品产业风险应对策略研究生吉萍等著本书从产业链视角系统介绍了中国食品产业链在面对外部风险冲击下,为高水平发展可采取的应对策略。主要围绕研究的理论基础及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安全监管和消费者行为等理论与实践的各个环节,结合理论支持和实践需要提出政策建议。本书可作为管理者制定政策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科研和教学的教材和参考书。
-
医疗社会史研究第Ⅶ卷 第2期张勇安,赵秀荣本书以“帝国的医学、知识与权力”为题,分为三个栏目,专题论文共计12篇文章,各位作者围绕近代英格兰解剖学、1871—1883年《海关医报》、16世纪末至17世纪西欧医学文本对相思病的书写、茶叶功效在近代英国的传播、克里米亚战争中的伦基伊医院、18—19世纪英国“老年痴呆”的医学化、1843—1870年驻华使领馆医官配设等内容,各篇从各自角度探讨了相关议题背后的大众认知、权力与社会关系等;档案文献1篇,选辑了浙江广济药学专门学校史料;学术书评1篇,评价了近代上海医疗社会史的研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