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总论
-
沈寅初院士学术年谱谢觅之、钱国莲 著本书为中国工程院沈寅初院士的学术年谱,立体、全面、系统地实录其从1938年至2018年80年间不平凡的人生轨迹与科研历程,展现其对中国生物化工产业尤其生物农药产业发展的巨大贡献。本书以克制却饱含崇敬的笔触,“平叙”了沈院士朴素的科学理想、深刻的科研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极具启示意义的人生故事,旨在挖掘其激情求解、平易大写的院士精神,呈现其奖掖后学、师心霁然的先生榜样,以“科学偶像”丰富时代偶像序列,以“院士精神”点燃人们“探索未知”的信念灯塔,引领当下教育与科研工作者的精神追求。
-
海峡两岸龙学比较研究李平,黄诚祯 著弁 言上篇 绪论:海峡两岸“龙学”的背景、思想与路径、方法第一章海峡两岸“龙学”的政治背景与指导思想第一节台湾“龙学”的政治背景与指导思想 第二节大陆“龙学”的政治背景与指导思想第三节有同、相济互动的宗旨与思想第二章海峡两岸“龙学”的研究路径与方法手段第一节台湾“龙学”的研究路径与方法手段第二节大陆“龙学”的研究路径与方法手段第三节、异中有同、相济互动的路径与方法 中篇总论:海峡两岸“龙学”的整体研究第三章海峡两岸“龙学”的发展历程第一节一脉相承两岸花香第二节中心转移一枝独秀第三节此起彼伏相呼第四节多元转向平稳拓进第四章海峡两岸“龙学”的空间分布第一节台湾“龙学”之垦拓第二节大陆“龙学”之谱系第三节海峡两岸“龙学”拓进中的黄侃门生第五章海峡两岸“龙学”的共同特征第一节从传统到现代的学术转型第二节术为第三节有共同的学术资源第四节关共同的学术议题第五节共同的术事业第六章海峡两岸“龙学”的不同特色 第一节两学界与外学术联系不同第二节两学内部的治学环境不同第三节两岸“龙学”关注的学术热点不同第四节两岸“龙学”学术争鸣的风貌不同第七章海峡两岸“龙学”的良性互动第一节海峡两岸“龙学”的优势互补第二节海峡两岸“龙学”的深人交流 下篇 分论:海峡两岸“龙学”的个案探究 第八章巴蜀“龙学”的授受谱系及其学术贡献第一节巴“龙学”的二水分流态势第二节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刘咸炘的“龙学”治学理念 第三节是正文字、倾心校雠:向宗鲁的治学倾向……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
施蛰存译文全集·散文 评论卷施蛰存 译;《施蛰存译文全集》编委会 编《施蛰存译文全集·散文 评论卷》,收录了施蛰存先生平生所译的各国散文和文艺评论文字,约计40万字。散文卷中,收录施蛰存先生20世纪30年代初翻译的《外国文人日记抄》,分别出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英国作家曼斯菲尔德、法国作家乔治·桑、法国画家高更等。评论卷中,收录英国艺术评论家里德的《今日之艺术》,述及对象为近现代西方绘画及雕刻艺术。集外散篇收录的有美国作家罗蕙儿的《我们为什么要读诗》、曼宁的《叶赛宁底悲剧》、康恩的《高尔基对于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的观念》,英国作家赫克斯莱的《新的浪漫主义》,法国作家纪德的《拟客座谈录》等。
-
午人新闻文存边江《午人新闻文存》是延安时期的新闻老前辈、《青海日报》的创始人午人先生的作品选集,共计60万字。午人一生笔耕不辍。书中收录了他有关延安时期及创办《青海日报》的回忆文章,选录了他先后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边区群众报》《群众日报》及《青海日报》上的部分新闻稿件,以及午人在做随军记者时,撰写的200多篇战地日记,这些文章比较完整地展示了一位从战争年代走来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或艰苦备尝,或惊心动魄,或苦中有乐的革命人生和新闻生涯。虽然全是老故事、老文章,但今天读来,如饮陈年佳酿,其味醇香且绵长。
-
申报馆剪报资料·上海卷上海报业集团 编申报馆剪报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持续到1949年5月末,前后近20年。申报馆剪报资料依托当时较具影响力的报纸,主要剪取《申报》《新闻报》《大公报》《中央日报》《时事新报》等数十种民国重要报纸的专题资讯,加以剪贴归类,装订成册,总量达13000册之巨,内容涵盖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为迄今规模的剪报类民国史资料库藏。其中已初步完成篇名、来源、时间和专题整理的“上海卷”部分,约计15万份,对进一步丰富民国时期上海地方史、社会史的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献史料。本书为《申报馆剪报资料•上海卷:地产住宅专辑》,专门选收1934年至1949年间有关上海地产、房屋建设、住房租赁纠纷等情况的剪报资料,大致分为“住房租赁纠纷”“减租运动”“兴建平民新村”“租界强拆棚户与搁楼”“兴建平民住宅”“房屋义卖”“房租标准问题”等专题,这批珍贵的剪报文献,对上海近现代房地产发展史、民生住房、房产纠纷、房屋租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路史校注王彦坤《路史》47卷,南宋罗泌撰,是一部记述上古以来传说、历史的集大成之作,备述历史、地理、风俗、氏族等方面的传说和史事。包括《前纪》9卷,述初三皇至阴康、无怀氏之事;《后纪》14卷,述太昊至夏桀之事;《国名纪》8卷,述上古至三代诸国姓氏地理,下及于两汉之末;《发挥》6卷、《余论》10卷,为单篇独立的辨难考证之文。此书征引材料浩繁,涉及文献近900种,保留了四部典籍大量佚文,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书中原有罗泌之子罗苹所作注,补充正文史料,训释文意。《路史校注》对《路史》原书和罗泌注文做了极详尽的校勘注释,成书篇幅数倍于原书。本书以明万历三十九年乔可传刻本为底本,参校《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南宋刻本残卷、明嘉靖洪楩刊本、明崇祯吴弘基刊本、清乾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详尽列出各版本异文,并予以辨析取舍。注释则考虑到《路史》难读难懂,以疏释原文、追溯出处为主,征引大量历史文献,务求详尽,纠正原书误说误记。书中还收入其他版本保留的相关插图,并附各版本序跋。
-
童年高尔基《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其中一部(其他两部为《在人间》《我的大学》)。讲述了阿历克赛(高尔基的原名)三岁到十岁期间,寄居在外祖父家的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语文课推荐阅读丛书”的《童年》,由著名翻译家沈念驹先生根据俄文原版精译,并撰写书前“导读”,介绍本书作者生平、主要内容、思想内涵、艺术风格等。根据小学生的阅读需求和能力,注释文中的疑难字词,扫清阅读障碍。书后附有“读书记录卡”,示范归纳好词好句、撰写读后感,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江藩集校注[清]江藩 著;高明峰 校注江藩为清代重要学术人物,对其集进行校注,作进一步的整理,对于推动江藩、扬州学派乃至清代学术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在校勘、题解、注释方面力求严谨、规范、周详;在诗文的辑佚方面也用力甚勤。尤其是附录部分其一同时将诸家关于江藩的传记资料选编在一起,让读者自行比较,更有利于拓宽研究者的视野。附录二的“江藩诗文评资料选编”以及附录四的新年谱等,不仅使关于江藩研究的史料渐趋完备、增强感性认知,也不乏新思考和新推进。本书的出版弥补、修正了前人整理研究的不足和缺欠,显示出作者较为深厚的文献学功底。
-
施蛰存译文全集·戏剧卷施蛰存 译施蛰存先生的“北山四窗”影响深远,在每一个领域都为后辈学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其翻译成果也见证了我国现代文学起步之初对于域外文学的引进与借鉴。《施蛰存译文全集》是我国出版界首次全面整理施译成果,将其以完整面貌展现在读者面前,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译文全集将成为研究施蛰存先生的文学思想、翻译实践的基础文本,也是研究中国现代翻译史、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参考。 《施蛰存译文全集》按照译作体裁进行分类,分为小说卷、诗歌卷、散文卷、戏剧卷、史传卷五种。其中《施蛰存译文全集•戏剧卷》1册,收录单行本《丈夫与情人》以及“外国独幕剧选”、“集外”。 其中,“外国独幕剧选”较为特殊。《外国独幕剧选》是上世纪80年代,在施蛰存先生推动、主编下,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大型外国独幕剧剧本选丛书,一共出版有六册(集)。这套丛书是国内次对“独幕剧”这种艺术形式进行系统介绍,在国内戏剧翻译领域有较大的影响。此六册《外国独幕剧选》共收录有施先生翻译的7篇作品。另外,集外部分收录独幕剧《室内》,以及多幕剧《李利昂》。《室内》的作者为比利时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他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青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尤其难得的是,《李利昂》录自施蛰存先生未发表的手稿,属于重大发现。其作者为好莱坞明星编剧费伦克•莫纳(Ferenc Molnar),这部《李利昂》也多次翻拍成电影。
-
李纲作品编年系地谱李欣本书是王兆鹏、陈冠明主编《唐宋文学编年系地谱丛刊》中的一种。宋南渡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李纲,平生勤于笔耕,有《李纲全集》一百八十卷传世,作品数量甚多。除《靖康传信录》《建炎进退志》《建炎时政记》外,现存诗一千五百七十四首、散文一千一百六十五篇、词五十四首、赋二十三篇。李纲作品大体编年排列,但具体创作时地,多模糊不清,故本书详征史乘方志,在考订李纲行迹基础上,一一考实其创作时地,为进一步研究李纲其人其作,提供知人论世之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