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读物
-
先秦道家人性论研究周耿道家以道论性的思维方式、人性异化与复归的思想对儒家、道教、佛教的人性论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道家对形神关系及人性复归的深入思考对社会现实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在道支配气生成人的过程中,道、气赋予并蓄养人的善性。然而,多欲多为的政治刺激了人的好恶之情,导致了人性异化。因此,从个体角度来说,道家主张去情复性,从社会的角度说,主张推行无为政治以复性。“反者,道之动”是人性异化与复归的形上根源。
-
论语学蠡测唐明贵本书在充分利用原始材料和广泛吸收前哲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郑玄《论语注》、皇侃《论语义疏》、韩愈及李翱《论语笔解》、邢昺《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张栻《论语解》、张居正《论语直解》、李贽《论语评》、蕅益《论语点睛》、林兆恩《论语正义》、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康有为《论语注》、简朝亮《论语集注补正述疏》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论语》诠释的嬗变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不同时期诸流派《论语》注本的学术特色与理论创新,梳理并阐述了《论语》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
内圣外王李智福当今学界已经理所当然地将“内圣外王”一语限定为对儒学特别是孔子——思孟学派之解释。但不可否认的是,“内圣外王”首先由《庄子·天下》篇提出,同时,“内圣外王”在道家思想史上特别是庄学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之角色。事实上,“内圣外王”一语为历来《庄子》注家所重视,郭象、王船山、章太炎三位思想大家是其中之翘楚,本书即着眼于此三家庄子传注而阐发道家式的“内圣外王”之道。魏晋之郭象、明清之际之王船山,晚近之章太炎,分别在他们的时代都是*流的思想者,他们对庄子“内圣外王”之道之揭橥颇具代表意义和普遍意义。郭象、王船山、章太炎皆认为庄子思想的核心是“内圣外王”之道,即将逍遥游放、高蹈世表的庄学进行了一种人间世的还原。郭象庄学意味着魏晋玄学的终结,其对庄学“内圣外王”之道的揭橥使得庄子由两汉的沉寂而走向中国思想的纵深之处。王船山庄学则意味着宋明理学在终结之处又有了来自道家的辅翼,他也将庄学进行一种“内圣外王”的改造,中国思想史上“以儒解庄”因为得到儒家思想巨擘的参与而更深入人心。章太炎认为孔老长于“外王”而“内圣”不足,佛学长于“内圣”而“外王”欠缺,《齐物论》则是“内圣外王”两全之道,其内涵在于对西方启蒙思想进行批判、补救和重建,他对庄子“内圣外王”之道的揭示使得庄子在启蒙语境下获得迥异于纠缠在儒释道三教中的新生。
-
心理学科学观的现象学批判与重建李瑾本书通过对心理学科学观念的产生背景、理论前提以及理论动机的考察分析,一方面在否定的意义上以现象学视角对主流心理学科学观念的合理性进行批判性考察,另一方面在肯定的意义上探讨了詹姆斯和胡塞尔心理学的现象学趋势,为心理学之科学观念的重建提供一种思想上的方向和可能性。本书作为心理学与科学哲学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澄清科学心理学诞生的逻辑起点并加深对心理学哲学基础和学科性质的认识,进而为促进心理学的统一与整合提供一种可能的方向。
-
义乌儒学研究程继红本书作为一个县邑的儒学史著作,只是尝试着初步建立了一个县邑的儒学精神档案、谱系,并寻找其传统,藉此希望为义乌商业与儒学这两个世界的打通做些基础性工作。
-
先秦道家德育思想探微樊建武《先秦道家德育思想探微》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从先秦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文子、庄子和黄老道家人手,对他们的德育主张进行了搜集梳理,逐一廓清了以哲学基础与理论依据、目标与内容、原则与方法等为重点内容的德育思想体系;并以老子、庄子的德育主张为对象,从“尊道贵德的理论统摄”“身重于物的价值判断”“外圆内方的处世态度”“深邃厚重的品德追求”“不计得失的道德襟怀”等6个维度构建了先秦道家德育思想体系的基本骨架,分析了它的基本特点以及在中国德育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指出了它的局限性和现代价值,并对现代价值转换的总体路径和方法进行初步探索。《先秦道家德育思想探微》可供道家德育思想研究的科研人员参考使用,亦可用作普通高校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
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田志亮本书从“马克思与政治哲学”“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历史背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思想语境”“重置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市民社会与资本逻辑”“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等方面对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进行了扼要梳理与诠释。
-
王阳明家训译注(明)王阳明本项目选取历代家训资料中的名著名篇,加以精心校勘整理,再加以导读、注释、白话翻译、实践提示,形成一个既有完整可靠的文本、又便于现代家庭教育实践参考的家训系列丛书。
-
重复克尔凯郭尔1840年克尔凯郭尔与美丽的瑞吉娜·欧尔森订婚,1841年解除婚约。这是克氏生活中谜一样的事件。他做出这个决定时内心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否因为其宗教性的沉郁使然?对此克氏留给我们《诱惑者日记》、《有辜的?——无辜的?》、《重复》三部作品。《重复》以文学的方式讨论了重复是否可能。这一重复既是婚约事件主题的重复,也是对生命和灵魂的存在方式的领会。在时间中重复不可能,在永恒中则没有重复。借助于重复悖论,克氏让我们隐约感知到了其生命中这一谜一样事件的意义。
-
中国儒学王中江,李存山《中国儒学》第十四辑内容包括心学的不同进路、阳明学的思想与实践、经学与政教、儒学史新研四个方面的内容,收录了包括束景南、唐文明、张学智、丁四新等学者的21篇文章,主要涉及张载、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牟宗三的哲学思想,也讨论三代王制度、道统与礼教、儒家的乐教和工夫论等问题,是一本关于中国儒学学术研究*前沿的理论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