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读物
-
给快节奏时代的简单哲学(英)阿兰·斯蒂芬 著你以为哲学是什么?曲高和寡、晦涩难解、枯燥无味?都不是! 哲学其实没有那么高深莫测,也远比我们想象的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本书作者阿兰·斯蒂芬是英国知名学者,他以人们普遍关心的幸福、科学、未来等主题作为切入点,结合快节奏时代下的现代人阅读习惯,从对世间万物的认知与思考,到个体生命存在的方式与意义,逐步探寻哲学的意义,教会读者如何运用哲学,找到自由与幸福的真谛。
-
网络空间下人的生存与发展研究王丽鸽网络信息时代,人们要积极正视自身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揭开网络空间的神秘面纱,探索人在网络空间下的生存发展规律。《网络空间下人的生存与发展研究》由六部分构成,分别阐述了网络空间下人的生存场域变迁、生存理论考察、生存样态呈现、生存问题梳理、生存问题省思和发展图景创设等内容。探究人的生存发展理论,为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回应网络空间下人的生存困境,力图获取解决问题的合理路径,积极建构网络信息化时代科学、健康、绿色的生存模式,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不懈努力。
-
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古希腊)柏拉图此书是选收的柏拉图对话录,共八篇。 *篇,《欧绪弗洛篇》是柏拉图早期的一篇对话录,内容记录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欧绪弗洛的对话,在柏拉图的记录下,苏格拉底采用了辩证法追问欧绪弗洛关于他指控其父亲这一行为,从中描述何为虔敬。 第二篇,《申辩篇》记录了苏格拉底接受审判时的个人申辩词,苏格拉底辩驳对于他“不信仰众神而新立神祇的种种控诉”。柏拉图在此篇中提到哲学便是由平和谦虚地接纳无知,智慧不过便是承认这个无知而已。篇中证明了苏格拉底卓越的辩论技巧。 第三篇,《克里托篇》是柏拉图所写的一篇著名对话,它描述了苏格拉底与其追随者,雅典的一位富翁克里托的对话。他们谈论了公民正义的准则。对话发生在苏格拉底的申辩后,苏格拉底因为不虔敬被判死刑,克里托在此篇对话中试图说服苏格拉底逃离监禁流亡。 第四篇,《斐多篇》描述了苏格拉底饮下毒药前的对话,斐多篇当中的叙述者是斐多,他是一个曾受过苏格拉底帮助的年轻人,在苏格拉底死亡时亦跟随在他身旁。在对话中,苏格拉底从多方面证明人的灵魂是存在的。本篇向世人展示了苏格拉底对哲学事业的坚持和爱。 第五篇,《普罗塔戈拉篇》描述的是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以及希庇亚斯和普洛迪库斯展开的辩论。辩论*后以“两败俱伤”告终。这篇对话启发我们思考美德是否可教,人类美德的本质是智慧或知识等问题,思考苏格拉底为何质疑这些问题等。 第六篇,在《美诺篇》中,苏格拉底对美诺的奴隶的对话说明了我们从出生起就已掌握了全部的理论知识。美诺篇试图确定美德的定义,这里的美德不是某些特定的美德(比如正义和节制等)。目标在于一个普适的定义,适用于一切特定的美德。 第七篇,《蒂迈欧篇》大概写于公元前360年,以苏格拉底、赫谟克拉提斯、克里提亚等哲学家的对话形式,试图去阐明宇宙万物的真理。其中提出了“造物主上帝”的概念。 第八篇,《克里提亚篇》中,克里提亚(雅典人)表示,如果九千年前的雅典在苏格拉底描述的城市制度统治下,如同他所听到的埃及神话那样,他将讲述古代雅典战争与亚特兰蒂斯居民的故事。克里提亚讲述了雅典和亚特兰蒂斯之间冲突的故事。
-
生命有何意义(英)培根培根的随笔,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读之犹如聆听高人赐教,令人受益匪浅。书中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彰显了作者的信念和价值观,展示了一种反省和思辨的力量。
-
价值论研究 2019年第1期 总第3期孙伟平,陈新汉,上海大学价值与社会研究中心,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价值哲学专业委员会《价值论研究》是由上海大学价值与社会研究中心和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价值哲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编撰的学术集刊。本辑为2019年第1期,所选内容既有关于价值哲学基础理论的探索,也有关于价值实践问题的解读;既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讨,也有对中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资源的发掘,还有对当今时代价值论研究使命的剖析,以及对价值论如何介入社会生活、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反思。
-
智者的自我修养(法)蒙田孟德斯鸠曾说:“在大多数作品中,我看到了写书的人;而在(蒙田的)这一本书中,我却看到了一个思想者。”本书内容丰富、旁征博引,既有古代先贤的哲思,更有蒙田自己的人生思考和生活经验,字里行间无不投射出积极和智慧的人生态度,堪称是“生活的哲学之书”。
-
与神作战蒂姆·惠特马什(Tim Whitmarsh) 著,陈愉秉 译无神论是近代的发明,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产物吗?其实,早在启蒙之光把疑神的种子播洒到欧洲这片基督教传统深厚的土地之前,无神论在希腊世界就是公众辩论的严肃话题。 作者蒂姆·惠特马什在这部《与神作战》中,把笔触深入古代地中海世界,勾勒出历经千年历史巨变的希腊无神论,再现众多哲人的思想风采。他们中既有或许是第一位坦承自己无神论立场的迪亚格拉斯,以及第一位唯物论者德谟克利特,又有伊壁鸠鲁及其追随者。在书中还可以看到早期基督徒如何撇清自己同无神论的关系,进而压制怀疑上帝的思想。
-
一位85后的马克思主义观陈先达陈先达教授年近九十,仍葆有童心,戏称自己为“85后”,保持着旺盛的学术生命力与高效的学术生产力,笔耕不辍。仅最近四年,他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主流媒体上就发表理论文章20余篇。《一位“85后”的马克思主义观》即从上述文章中精选整版理论文章编撰而成。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这位“85后”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体会到其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
-
哲学的改造(美)约翰·杜威《哲学的改造》一书,是实用主义的经典之作,杜威从科学方法论的历史、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科学真理与人生价值之间的矛盾等方面出发,寻找哲学改造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寻找他的哲学发展的生长点,并提出哲学改造的任务。杜威在实用主义的经验论立场上,力图把哲学改造为与自然科学及其方法论相一致的经验自然主义、工具主义,把它应用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中,从而把社会历史观变成为应付各种特定社会历史环境的行为方法。
-
敦博本六祖坛经甘肃人民出版社 编说起禅宗,人们自然会将它与初唐时的慧能(又作“惠能”)联系起来。慧能为禅宗的实际奠定者。作为慧能说法与行事记录的《六祖坛经》(以下略称《坛经》)成了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重要的禅宗经典,备受世人的注目。为进一步开展《坛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