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读物
-
强制阐释争鸣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重大项目出版中心“强制阐释”是中国当代文艺理论领域具影响力的概念之一。从2012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江教授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当代西方文论存在的问题和局限进行辨析。2014年11月,张江教授发表《强制阐释论》(《文学评论》2014年第6期)一文,在充分肯定西方文论创造性成果的基础上,对当代西方文论的理论缺陷进行了全面反思,并系统阐述了“强制阐释论”的理论观点。强制阐释是指,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以前在立场和模式,对文本和文学作符合论者主观意图和结论的阐释。其基本特征有四:一,场外征用。广泛征用文学领域之外的其他学科理论,将之强制移植到文论场内,抹杀文学理论及批评的本体特征,导引文论偏离文学。第二,主观预设。论者主观意向在前,前置明确立场,无视文本原生含义,强制裁定文本意义和价值。第三,非逻辑证明。在具体批评过程中,一些论证和推理违背基本逻辑规则,有的甚至是逻辑谬误,所得结论失去依据。第四,混乱的认识路径。理论构建和批评不是从实践出发,从文本的具体分析出发,而是从既定理论出发,从主观结论出发,颠倒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文章认为,“强制阐释”是当代西方文论的基本特征和根本缺陷之一。各种生发于文学场外的理论或科学原理纷纷被调入文学阐释话语中,或以前置的立场裁定文本意义和价值,或以非逻辑论证和反序认识的方式强行阐释经典文本,或以词语贴附和硬性镶嵌的方式重构文本。它们从根本上抹煞了文学理论及批评的本体特征,导引文论偏离了文学。其理论缺陷表现为实践与理论的颠倒、具体经过几年的学术探究和理论沉淀,我们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张江教授提出的强制阐释论仍然具有丰富的理论探讨空间,它所包含的批评实践价值、理论范式意义以及哲学方法论启示仍然有待进一步深入。鉴于此,我们组织编纂了《强制阐释争鸣集》。《强制阐释争鸣集》全书六卷,凡240余万字,收录中外学者围绕“强制阐释论”展开的学术论文200余篇。这200多篇论文,显然不是讨论强制阐释的全部论文,但是它们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显示着这场讨论的深度和广度。这些论文角度不同,观点各异,既有着各自的阐发和论证,又有着相互之间的对话和勾连,共同构成了这一“理论事件”的思想图景。第一卷《价值》,主题集中于强制阐释论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研究,包括四个部分:“从‘强制阐释论’到‘理论中心论”’“理论价值研究”“方法论研究”“研究综述”。第二卷《内涵》,主题集中于强制阐释论的理论内涵,包括四个部分:“关于理论内涵的对话”“理论内涵研究”“意义生成研究”“‘强制阐释’与‘过度阐释”’。第三卷《概念(一)》,主题集中于场外征用、主观预设、前见和立场等几个关键概念,包括三个部分:“场外征用”“主观预设、前见与立场”“场外征用和主观预设”。第四卷《概念(二)》,主题集中于作者意图、阐释模式、阐释边界等几个关键概念,包括四个部分:“作者意图”“阐释的前置模式”“阐释的边界”“批评伦理”。第五卷《反思》,主题集中于强制阐释理论的应用以及对西方文论的反思,包括三个部分:“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在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应用”“西方文论批判”。第六卷《重建》,主题集中于强制阐释理论对于中国文论重建的意义和启示,包括四个部分:“文学理论的未来”“文论重建的理论资源”“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自觉”“重建中国文论的可能路径”。我们期盼,《强制阐释争鸣集》的出版,既是历史性的回顾,也是可能性的开启——回顾这一“理论事件”的历程和启示,开启构建中国特色当代阐释学的新路径、新实践。
-
价值论研究 2019年第1期 总第3期孙伟平,陈新汉,上海大学价值与社会研究中心,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价值哲学专业委员会《价值论研究》是由上海大学价值与社会研究中心和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价值哲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编撰的学术集刊。本辑为2019年第1期,所选内容既有关于价值哲学基础理论的探索,也有关于价值实践问题的解读;既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讨,也有对中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资源的发掘,还有对当今时代价值论研究使命的剖析,以及对价值论如何介入社会生活、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反思。
-
弗雷格逻辑主义研究刘靖贤弗雷格是数理逻辑的创始人和分析哲学的奠基人,他的大部分工作都致力于一种被称为逻辑主义的数学哲学,即把算术还原为逻辑。为了执行逻辑主义方案,弗雷格设计了一种新的逻辑系统,它在实质上是由二阶逻辑与第五公理构成的二阶理论。然而,罗素在弗雷格的逻辑系统中发现了悖论。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罗素发现的这个悖论彻底瓦解了弗雷格的逻辑主义。但是,20世纪80年代,人们重新发现了休谟原则,由此引发了新弗雷格主义的兴起。本书的目的是对弗雷格的逻辑主义进行系统性研究,以当代新弗雷格主义及相关争论为出发点,返璞归真,还原弗雷格本人的逻辑主义思想的面貌。
-
沉思与批判燕宏远卢卡奇是匈牙利现代著名思想家,20世纪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本书是作者数十年广泛收集卢卡奇原始文本及其有关材料,深入细致研究的成果。作者依据大量第一手文献,通过卢卡奇走向马克思的艰难曲折复杂的沉浮历程,全面研究了卢卡奇-系列著名代表作,客观描述了卢卡奇的思想变化过程,及其一直到最后都始终笃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一生。
-
王充儒道思想评介颜莉王充哲学思想建立在广评诸子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一个既不属于儒家又不属于道家的独特的思想体系,抑或说继承了儒、道又超越了儒、道。本书以王充对先秦儒、道思想的评介为切入点,有别于学界常用的从史学、经学、文献学等维度研究王充思想,而是注重从哲学的角度考察、梳理王充对先秦儒、道思想的理解与评判、继承与发展。
-
科学哲学问题研究郭贵春“科学哲学问题研究专辑”作为“科学技术哲学文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年度专辑形式推出,专辑以具体问题研究为导向,涵盖一般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与数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论题,反映年度科学哲学前沿动态和热点领域研究现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第七辑)》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学术研究团队阶段性新研究成果的结集。
-
老子与海德格尔哲学美学思想比较研究李红霞《老子与海德格尔哲学美学思想比较研究》考察了老子思想与海德格尔的联系和对海德格尔哲学研究和思想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二者关联的一些基本主题、海德格尔对老子思想的吸收,以及老子思想对海德格尔的语言方式和思想方式的影响,尤其剖析了海德格尔对老子思想以及东亚思想的一些误解。《老子与海德格尔哲学美学思想比较研究》特别注重探析二者在具体概念和观念方面的细微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在审美和人生上表面相似、实则差异的态度。
-
敦博本六祖坛经甘肃人民出版社 编说起禅宗,人们自然会将它与初唐时的慧能(又作“惠能”)联系起来。慧能为禅宗的实际奠定者。作为慧能说法与行事记录的《六祖坛经》(以下略称《坛经》)成了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重要的禅宗经典,备受世人的注目。为进一步开展《坛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
先秦道家德育思想探微樊建武《先秦道家德育思想探微》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从先秦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文子、庄子和黄老道家人手,对他们的德育主张进行了搜集梳理,逐一廓清了以哲学基础与理论依据、目标与内容、原则与方法等为重点内容的德育思想体系;并以老子、庄子的德育主张为对象,从“尊道贵德的理论统摄”“身重于物的价值判断”“外圆内方的处世态度”“深邃厚重的品德追求”“不计得失的道德襟怀”等6个维度构建了先秦道家德育思想体系的基本骨架,分析了它的基本特点以及在中国德育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指出了它的局限性和现代价值,并对现代价值转换的总体路径和方法进行初步探索。《先秦道家德育思想探微》可供道家德育思想研究的科研人员参考使用,亦可用作普通高校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
孔子家语通解杨朝明,宋立林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