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读物
-
山乡的妈祖林善珂 著本书主要介绍了福建武平地区妈祖文化的历史脉络、传播特点、历史价值和散落于山间的妈祖庙的建筑形制、历史沿革及当代面貌等。书稿主要结构如下:“文物分布”主要介绍了武平地区分布的建筑各异、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的妈祖庙;“传说故事”主要介绍了妈祖从海神到水神再到山
-
中国神话研究初探茅盾 著本书是一本神话研究的专著。茅盾是我国新文学时期的文学巨匠,同时又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神话研究学者,是我国近代神话学研究流域里最早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之一。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茅盾在文学创作之余,陆续写下了不少神话研究文章,其1928年完成的这部《中国神话研究初探》,乃是茅盾研究中国神话成果的集成。书中作者以自己独特的神话观阐述了中国神话的本质、起源及发展,其中不乏西方神话学的观点和强烈的反思精神,称得上是一部我国近代神话研究的奠基之作。
-
哲学的安慰波埃修斯 著,陈越骅 译一位品行端正、学识渊博的罗马高官,却因人陷害而身陷囹圄。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这位罗马人的人生信条动摇了:如果好人不能获得幸福,我们还有必要积极行善吗? 一位代表智慧的哲学女神,悄然造访这位悲愤的囚徒。她安抚这颗悲痛的心灵:反复无常正是命运的本性。金钱、权力、名望,这些是命运的馈赠,也会随时被命运收回。只有美德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也只有从美德出发,才能通往真正的幸福……
-
列仙传注 著,林屋 译,林屋 注《列仙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系统叙述神仙的传记。共两卷,记载了自三皇五帝至汉代七十位神仙人物。 《列仙传》开创了神仙传记的先河。它按照传记体的叙事形式,以时间为序展开神仙个人的生平事迹。篇末一般交待升仙结局。这一神仙传记模式为后世神仙传记所沿用,陆续出现了《神仙传》《续仙传》《洞仙传》等著作。 《列仙传》讲述了修道成仙的基本方法。一是通过服食可以成仙,二是通过养气可以成仙,三是通过行善积德也可成仙,四是得奇遇和高人相助成仙。 《列仙传》叙事细致生动,语言文雅简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列仙传》中充满想象的离奇神仙故事,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深刻寓意,广为流传,成为后代文人经常引用的文学典故。另外,《列仙传》丰富了文学母题,给后代小说、尤其是神仙传记树立了基本范式,充实了中国小说的内容。同时,《列仙传》也开创了后代写仙人往往遁迹人间的叙述模式。
-
通往世界的禅[日] 铃木大拙 著铃木大拙是世界极富盛名的佛教学者,世界禅学代表人物。他将其一生都投入禅的研究,向西方弘扬禅宗的佛教思想和文化。他基于自己实际开悟的经验,运用圆熟的欧美语言,将禅的思想嫁接其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本书集结了铃木大拙面向欧洲世界所撰写的英文讲稿,以“何为禅”为主线,精心编纂,浅显易懂地解明了东方禅的概念与深厚内涵,是禅学入门之不朽名作。
-
一本书读懂哲学龚耘,彭克慧,陆杰峰 编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哲学的故事”,选择了哲学发展历程中**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作为端口,从苏格拉底时期的朴素哲学直到现今的流俗文化哲学,从柏拉图、奥古斯丁、洛克、尼采到萨特,近40个精彩故事独立成篇,连缀起来又共同组成一幅精彩的世界哲学画卷,清晰地呈现出哲学发展的脉络。下篇“生活中的哲学”,将哲学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灵活地联系起来,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明白深奥的哲学理论。既有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历史人物的剖析、社会之谜的解答,也有对思想面纱的揭示;既有真的弘扬、善的启迪,也有美的追求;既放射着西方哲学大师的理性之光,也进发着中国哲人的智慧火花。
-
《太上感应篇》活学活用刘余莉 著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构成。有当代大德指出,儒家的根是《弟子规》,释家的根是《十善业道经》,道家的根是《太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从各个方面讲述了善恶报应的原理、原则。何者为善,何者为恶?本书使阅者法法头头,有所仿效,心心念念,有所警惩。
-
宗教社会学段德智 著宗教社会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却从来没有像近一个世纪的哲学那样,涌现出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这样一类对当代文化产生深广影响的思想家,也没有像近一个世纪的哲学那样,对当代人类文化产生如此深广的影响。但是,学者们多把宗教社会学完全理解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把宗教社会学完全理解为一门“经验学科”或“实证学问”,一门完全基于实证主义或经验主义的学科或学问,他们所建立的充其量也就只能是一种“社会学的宗教社会学”。而作者则认为,宗教社会学摆脱理论困境的根本出路,则正在于把现时流行的“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的宗教社会学”提升为“作为宗教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的宗教社会学”,简言之,就在于把“社会学的宗教社会学”转换成“宗教学的宗教社会学”。唯其如此,它才能对宗教的社会性,对宗教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功能作出全面透彻的说明,它才能成为一门真正面向人类社会、面向人类大多数、面向大多数学者开放的人文学科,它才能为构建和谐的人类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为人之政治都岚岚 著,王宁 编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修辞与比较文学系马克欣??爱丽亚特讲座教授,是美国当代享有盛名的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女性主义理论家。她的学术思想对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电影研究、文学研究等多种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以巴特勒反实在论的主体观和性别述行理论、性别述行理论的政治维度、文学批评实践、生命政治观、世俗离散主义、非暴力伦理等主题为主线,按照巴特勒的主体哲思、性别述行理论建构、政治哲学领域的现实问题拷问及其伦理转向等方面,来讨论她对人的范畴的政治性这一哲学问题的思考。 本书不仅探究巴特勒的后结构女性主义思想,而且阐述和评价了她的政治和伦理转向,呈现了她思想的全貌,认为贯穿巴特勒全部著作的核心是思考人的问题,即如何让处于规范之外的人获得承认的可能性。
-
斯堪的纳维亚的皈依(瑞典)安德斯·温罗特 著,吴芬 译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