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读物
-
符启华夏熊承霞,韩良为 著本书第一章阐明的观点是作为人类符号母题的原型符号系统存在的普遍性意义。第二章和第三章,从符号与造物传播的精神范型到原型符号叙事中的物质范型进行论述。第四章通过“蛙娃哇”的音韵探索生命符号的演变。第五章通过文物符号在酒店品牌中的应用,探索文物在酒店品牌中的传播路径。第六章说明银行标志不仅具有明确传达信息的功能,而且还在艺术形象中展示了内在的精神意蕴。第七章对鸟的吉祥象征文化原型进行追溯,通过类比各处遗址中出土的鸟形符号,解读吉祥鸟与百雀羚品牌之间的文化原型关系,分析作为复苏的国货品牌,“百雀羚”不断将民族文化通过品牌进行传播的现代性重塑路径和模式意义。第八章通过人们耳熟能详的莲荷意象,解读莲荷的多维度生命视觉语义及其在造物中的视觉呈现。第九章对园林中的“花街铺地”进行文化原型视角的分析,解读其隐含的象征性思维。第十章通过对城市文字的缩写符号的论述来阐释城市被重新解码的现代传播特征,这意味着中国文字符号正在与城市文化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形象传播关系,在文字符号的传播下,城市的形象风貌更易于传播。本章以设计师石昌鸿的《魅力中国城市字体设计》为例阐述中国城市经典经由设计师的抽象提取而再次被激活。第十一章通过神话与品牌的关联表述品牌思维中运用神话语义传播民族品牌的重要作用,提出对于品牌形象的定位,要将神话原型理论引入中国,并加以中国化,建立起适用于中国的一套意义管理系统,为中国品牌的形象塑造服务。第十二章提出品牌原型的再生产,以世界****为例,阐述神话原型作为品牌文化传播的特殊性,通过企业文化将原型植入品牌,满足了人们对原型所蕴含的意义的认知渴望,开启了人类潜意识的欲望,以原型唤起消费者的持续性心理联结,从而使品牌成为一种社会单位。第十三章对文创产品的开发进行了思考。
-
黄帝世系及其神话传说研究刘晓 著本书围绕黄帝族群共祖和人文始祖身份形成的一系列神话传说,对其族群共祖和人文始祖身份的形成进行了探讨,同时利用历史学、考古学、哲学以及诸如世系、姓氏、文献生成等领域的近期新研究成果,对黄帝神话传说、黄帝形象演变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讨论,对黄帝及其神话传说进行了多维度、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同时作者立足于文学本位,对解决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黄帝形象的塑造等重要文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思考,对于黄帝神话传说研究乃至黄帝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启示意义。
-
华夏良能杨涛,熊承霞 著本书第一章探索文化原型基因是以“造物设计”作为推动文明进程的原动力,以造物设计解读人的精神信仰、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道德。第二章通过“玄黄”二元中隐喻的中国空间地理意象,揭示出人们对意象图示的认知决定了中国传统造物智慧的双向式思维的超越。第三章通过鲧禹治水创世神话,探索治水、建造和伦理的关系。第四章通过对《易经》“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分析,解读其隐喻的自然辩证关系,理解其中的造物设计与原始道德,而其核心在于演绎天地神秘的意象,以玄黄为色彩二元表征下的玉石象征,比拟天地阴阳思维原型所构筑的伦理指向,延递“立象以尽意”中的中华器物文化精神,在当代大力推崇传统文化之契机中,挖掘文化大传统时代的造物价值。第五章将神话思维与神圣建筑进行原型联系,沿着“建木”神话推溯人类追求“摩天大楼”式建筑形态的原型思维。第六、七、八章对建筑原型精神进行了分析论证,使其形态植入当代设计。第九章以原型基因为视角,探讨汉字原型对中国城市变迁的影响,研究隐喻在城市建筑中的与汉字有关的联系,从不同角度分析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原因,由此引出传统城市设计理念在现代城市规划理念中的应用实践,以及反思当代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第十章探索了农耕背景下的楼阁式高塔建筑的演变过程。从古代文献、文字原型、古代实物以及民间故事四个方面分析了自然环境、农耕文化与长江流域楼阁式佛塔建筑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了当代楼阁式佛塔建筑形态的发展与演变。最后得出了农耕文化与佛塔建筑形态的关系。第十一章尝试结合文学经典解读建筑空间,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隐喻的文化原型入手,选择作品中关键人物的三处居住空间“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的室内外环境进行分析,探索成熟表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原型意象。通过大观园中主要人物宝、黛、钗三人的住所分析居住者的性格及审美,既从总体上结合现代建筑理念对三座建筑所具备的建筑特色进行概括,又从建筑与人物的关系出发,解读建筑主人的性格特征与建筑空间之间的意象关系。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是以西江苗寨和蒙古穹庐式建筑作为原型进行分析。
-
广东金花夫人信仰研究及资料汇编石沧金 著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广东侨乡和海外华人金花夫人信仰研究,金花夫人信仰资料汇编。金花夫人信仰研究。广东金花夫人信仰的兴盛时期在明清两个朝代,此后逐渐走向衰落。粤籍华侨华人尤其是珠三角移民将金花夫人信仰带到了海外聚居地。在海外。供奉金花夫人的庙宇是在10世纪中后期陆续创建的,而且,以金花夫人为主神的庙宇很少,华侨华人大多是将金花夫人作为陪祀神敬奉。在海外,奉祀金花夫人的庙宇一般上属于粤籍华侨华人经管,但也有其他帮群(方言群)华侨华人的庙宇供奉金花夫人。尽管都已呈衰落之势,但广东金花夫人信仰的发展仍然出现了不同于海外华社的趋向。金花夫人信伸资料汇编。根据编撰者本人在广州市的实地调研,拍摄到60多家供奉金花夫人的庙宇照片:此外,通过其他方式,编撰者也收集到位于惠州、肇庆等多地供奉金花夫人庙宇的照片。书中也收集整理了主要由编撰者本人拍摄的海外奉祀金花夫人的10多家华人庙宇的照片。这些华侨华人庙宇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缅甸、越南、美国等多国。书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照片约400张,并配以简要的文字注解。
-
大鹏与署的争斗白庚胜 著本次出版的《大鹏与署的争斗》藏于哈弗燕京学社,全书主要讲述原始神族之战。全书以神话中所鞭挞的孽龙为代表的,反应上古社会的洪水恣意,是一种人格化的自然暴力。此神话是人类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颂歌,曲折地反映了古代纳西先民与大自然进行顽强斗争的生活图景。
-
南方民间创世神话选集赵晶,鲁钒,邓子宇,英《南方民间创世神话选集》是一本包含有中国南方民间多个少数民族有关各民族创世神话的故事集,以讲故事的形式,形象的讲述了少数民族,如何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很终开天辟地创造了人类。本书以《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选集》中文版为蓝本,在进行适当改编之后翻译为英文,对南方少数民族中的阿昌族、布朗族、佤族、独龙族、水族、仡佬族、侗族、布依族、仫佬族和高山族的创世神话经典进行翻译。本书不仅丰富少数民族文化典籍翻译的资料库,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空白,同时也可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美好前景下,为中国南方民间文化走向世界做出新的努力。
-
中日神话传说比较研究刘玉宏 著本书汇集了2019年“中日人文对话:神话传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日两国学者发表的关于两国神话研究的主要成果,分为三个部分:中国神话与日本神话、神话与文化、盘古神话。全书主旨在于通过神话溯源中日文化的特征,促进两国人文对话交流,加深对文化和文化传播、接受的理解,探明亚洲文化共同体的文化历史基础。这种溯源通过分别研究中日两国神话的特征,以及分析两国神话之间的渊源(尤其是日本神话对中国神话的吸收和融合)的方式实现。此外,本书关于中国神话部分不仅包括创世神盘古的研究,还包括中国地方神的相关介绍。
-
中华创世神 祖灵在天叶舒宪 著早在没有文明和国家的史前时代,偶像崇拜与造神行为就已经普遍开启。中国文明中的鬼神信仰及祭祀形式,存在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即偶像崇拜与非偶像崇拜总体均衡的现象。 本书通过能够充分体现宗教礼仪行为的史前玉礼器的大量出土情况,系统归纳出偶像崇拜与非偶像崇拜在玉礼器生产和使用方面的情形,找出玉人像所代表的偶像崇拜与玉柄形器所代表的非偶像崇拜的文化分布和文化传承情况,从中窥见中国宗教文化的史前之根与发展线索,并尝试解说中国文化中的祖先崇拜与玉石崇拜二者是怎样相融为一的。
-
西藏宗教概论索南才让 著针对西藏社会发展需要,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宗教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方法,对西藏宗教理论问题进行全面研究的理论成果。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西藏原始宗教、苯教、藏传佛教、民间宗教和外来宗教的历史发展、信仰观念、教义思想、信仰仪式、宗教组织、宗教活动和宗教文化艺术等内容。特别是对藏传佛教的形成发展及其各教派历史和思想,对西藏宗教的信仰仪式、组织形式、信仰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变迁做了系统考察,提出了一系列比较新颖的观点,力图反映出西藏宗教发展的历史、现状、规律和趋势。本书还对民主改革以来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西藏的实践进行了理论概括,并就依法管理西藏宗教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为依法管理西藏宗教和促进西藏宗教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
叔本华主体理论研究屈理兵 著本书主要论及叔本华的主体思想,认为叔本华哲学的整个思想系所要阐明的“单一的思想”就是他关于主体的思想。对这个“单一的思想”的主体,叔本华从其作为认识能力的先验主体、作为表象和意志的主体、作为纯粹直观的认识主体和作为自由、道德与“虚无”的主体的思维进程予以揭示。本书试图指明,叔本华对主体的探索经历了包括经验、自在、审美和弃绝(包含同情)四个环节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叔本华从设定主客体对立开始,逐步演进并取消这一对立,最终确立“认识”自身为唯一永恒存在的自由主体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叔本华关于主体的思想之旅,也是叔本华关于主体思想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