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读物
-
禅观影像论史文暂缺简介...
-
从德川到明治桂岛宣弘本书为日本思想学家桂岛宣弘教授2001年来有关近世、近代日本自他认识问题的论文作品选集。作者采用越境思想史学的方法,以自他认识为切入点,放眼东亚世界,通过对儒学、宗教、近代天皇制意识形态、日本民族主义等问题进行分析,清晰而全面地对日本思想史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日本思想史学及东亚思想史学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批判。同时,结合天皇制、领土问题等现实课题,从历史学家的立场出发,展望了东亚世界的未来。
-
《论语》广义华军经典诠释是当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中的重要基础理论环节。它同时内含历史性认知意义上的实事求是、文化发展与融合意义上的义理创新以及经世致用意义上的时代思考等三个方向的理论诉求。以上认识构成了本书写作的目的与具体指导原则。本书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部分为导论,主要是从中西文化传统之比较和中国文化传统内部架构这两个视角来深入考察当代视域下儒家经典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主要讨论儒家经典的结集历程和诠释方式,意在说明儒家经典诠释就是即文言而超越文言,将共文形式体贴于个人生命实践体验之中,凭借自由的心灵活动和真实的情感体验所达成的人文教养以实现对圣人得道之意的证悟;第三部分以《论语》为例,结合前述思想,从为学之道、情感与德性、为仁之道三个方面进行当代视域下的思想解读。
-
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培育研究王一平《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培育研究》力图从公民身份、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公民价值理念、公民行为能力和公民民族文化素养六个层面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培育规格进行理论探析,从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培育的理论依据、指导思想、基本内容、主要原则、路径选择与优化等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培育理论体系,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和“怎样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一基础理论问题。
-
21世纪美学热点问题乔学杰中国美学,自晚清民国进入世界现代进程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学人,初是王国维、蔡元培、刘师培、梁启超等,接着是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方东美、蔡仪等,再后来是李泽厚、高尔泰、马奇、蒋孔阳、杨辛、葛路、蒋培坤、刘纲纪、叶朗、曾繁仁等,他们的优秀论著,呈现出了中国美学波澜壮阔的演进历程。《21世纪美学热点问题》论文集就是《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育部名栏“美学·环境美学”2001—2017年问所发表的美学热点方面的论文选编。《21世纪美学热点问题(套装上下册)/名栏建设文丛》按主题和热点,分成四个部分:美学问题、美学新进展、美学史、美育。
-
环境美学基本问题研究乔学杰在美学领域中,环境美学是一个新的然而十分重要的领域。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学术界,并且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环境美学的研究广度与深度也在不断拓展。迄今为止,环境美学国际学术会议已经开了六届,论题从森林、水、湿地,到民居、农业、城市规划,几乎涵盖了人类外部世界的方方面面。在我国,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钱学森先生提出“建设山水园林城市”、陈望衡教授提出“培植一种环境美学”以来,关于环境美学的研究正在深入而广泛地开展。为了促进这个新学科的发展,《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从2006年第4期起,开设“环境美学研究”专栏,这本文集,就是本栏目十余年来持续推出的国内外新研究成果的荟萃,希望藉此推动学术界关于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什么是哲学 》雷克斯·巴特勒《什么是哲学?》的秘密就在于,这本书和它的主题、它的发生、它的评论都同时呈现在一个交互且不可分割的生成之中。这也就意味着它们每一个都不先于另一个,也都不能给出决定性的言说。正是出于这个理由,《什么是哲学?》这本书将永远向未来开放,德勒兹与加塔利将之定义为“一个从不终止,总是在产生之过程中的新世界”。
-
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及其价值意蕴研究李小珊在课题立项之前,《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及其价值意蕴研究》作者对列宁后期的经典文献,尤其是对列宁“后的书信和文章”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列宁在病逝前夕,通过口授,留下一组文献,出版界将这组文献合称为“后的书信和文章”,而学术界,多将其称为“列宁的政治遗嘱”。其中,列宁在《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这两篇文章中,就党和国家监督制度的改革问题,提出了诸多宝贵的建议和富有远瞻性的设想。围绕列宁的“后的书信和文章”,我以列宁加强执政党建设、加强党内监督、对国家机关改革的构建等为议题,探索了列宁的社会主义监督思想。课题立项后,《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及其价值意蕴研究》作者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以俄国历史发展为线索,结合列宁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探究了列宁的社会主义监督思想。时间跨度为从俄国二月革命直至列宁逝世前夕,文献始于《四月提纲》到“后的书信和文章”,这是从整体上研究列宁的社会主义监督思想。二是补充了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监督学说、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监督思想的研究。研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监督学说,是一个非常艰涩的过程:要从他们的代表作中收集他们分散的观点,要去总结各个时段空想社会主义者监督学说的特点。时过境迁,现在回想起来,更多的是一种恬淡,是一种虽艰辛但值得的感叹。三是以党内监督为视角,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监督学说中国化的历程。就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内监督、将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作出了探索,并对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这一问题作了相关研究。上述三块合在一起,不难看出,列宁的监督思想在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起着一种承上启下的桥接作用,而《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及其价值意蕴研究》作者研究的目的,正是如此。我们将历史和现实结合在一起,是为了更好地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
王阳明熊逸普通读者罕有知道,王阳明原是一个被翻案的奸佞。《明实录》里的王阳明不但奸邪,还很有几分色厉内荏的丑态,是一个墙头草一般的投机分子。他纵兵屠城,窃夺他人战功,散布异端邪说蛊惑人心,以邪教教主的姿态享受着信徒的阿谀与供奉。乃至清朝编修《明史》,才算是以新一代的官修正史为王阳明做了正式的翻案。而在王阳明弟子们谦卑写就的私史里,他又仿佛头顶光环的圣徒,有神鬼莫测之能,每每还有灵异的奇遇。于是我们每个人对王阳明的态度,往往取决于自己对史料的采信方式以及认知误区之有无或多寡。是的,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很耐人寻味的事情。
-
白云观志小柳司气太1.精核其文献,以明于真伪源委。 \n2.见闻现状,以证明信仰仪礼。 \n3.作者小柳司气太是日本“对道教真正研究的奠基者”。“在甚多陈腐的汉学者中,他是具有全球观念的研究者。” \n \n \n《白云观志(附东岳庙志)》记述了白云观和东岳庙各方面的情况。在卷一白云观小志中,作者引经据典考证了白云观从唐代建立到清代的发展历史。卷二白云观记事,记述了历代方丈、道士小传、斋日、道观之区别、授戒、道士之生活及宗规、方丈资格、经济的状况、道教分派。卷三诸真宗派总簿,共记八十六派。卷四白云观碑志,收录了明正统时至民国十七年的碑文。卷五为东岳庙志,分小史、碑志、方丈、东岳庙与白云观之异同四部分,并附七十六司说。卷六东岳庙七十六司考证,七十六司指的是俗传的地狱中的各衙门。卷七补汉天师世家,从五十代天师记起,到六十一代天师止。附录为白云观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