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读物
-
汉代焦氏林辞研究田胜利 著本书以焦氏林辞研究中的几个重点问题展开,从具体文本出发,通过系统梳理焦氏林辞的编撰与《周易》、先秦筮例的若干关联,考察一爻变林辞的引“史”语料排布等,从不同角度确认了林辞的生成机理,认为焦氏林辞不是一盘散沙,它的生成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书中亦对焦氏林辞的文学特征加以探讨,在比较的视野中,对林辞引《诗》说《诗》的文学价值,林辞的象征艺术,林辞中诸多物象与事象的义理蕴藉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全书以散点透视的专题形式结撰,是从易学与文学的双重角度对焦氏林辞研究的初步尝试。
-
为人之政治都岚岚 著,王宁 编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修辞与比较文学系马克欣??爱丽亚特讲座教授,是美国当代享有盛名的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女性主义理论家。她的学术思想对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电影研究、文学研究等多种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以巴特勒反实在论的主体观和性别述行理论、性别述行理论的政治维度、文学批评实践、生命政治观、世俗离散主义、非暴力伦理等主题为主线,按照巴特勒的主体哲思、性别述行理论建构、政治哲学领域的现实问题拷问及其伦理转向等方面,来讨论她对人的范畴的政治性这一哲学问题的思考。 本书不仅探究巴特勒的后结构女性主义思想,而且阐述和评价了她的政治和伦理转向,呈现了她思想的全貌,认为贯穿巴特勒全部著作的核心是思考人的问题,即如何让处于规范之外的人获得承认的可能性。
-
中印佛教艺术巡礼阮荣春 著,张晶,胡阳,顾平,罗宏才,姚义斌 编一片片绿洲,见证着西去的玉器、丝绸、瓷器、茶叶、指南针、火药、造纸和印刷术等等物质文明传播,也见证着东来的佛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等宗教文化传播。世界的古老文明——中国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亚文明、希腊文明,都曾在这里会集。本书以史诗般的气势,生动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璀璨辉煌的石窟艺术,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内涵丰富、历史厚重的中国佛教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
韦伯的新教伦理[美] 哈特穆特·莱曼(Hartmut Lehmann) 著,阎克文 译学者从历史、宗教、传记三个方面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展开了研究。虽然这三方面的人士都利用同一个文本作为出发点,但他们诠释文本的方式以及他们得出的某些结论,却大相径庭。而且,与欧洲的韦伯研究者相比,美洲的学者1920年以来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韦伯学术研究传统,因而韦伯的论文在他们讨论其意义和重要性时发挥了截然不同的作用。马克斯·韦伯赋予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种内在的联系。自《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出版以来,这一命题就一直是欧美学界热烈讨论的对象。一个世纪以来,历史学家、韦伯传记作家和宗教社会学家从各自的角度对这一文本进行了不懈的研究,但欧洲学者和美洲学者的诠释方式及研究结论却迥然不同。《韦伯的新教伦理:由来、根据和背景》收录了来自欧洲和美洲的18位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研究论文,集中展示了欧美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韦伯的思想提供了借鉴。
-
叔本华主体理论研究屈理兵 著本书主要论及叔本华的主体思想,认为叔本华哲学的整个思想系所要阐明的“单一的思想”就是他关于主体的思想。对这个“单一的思想”的主体,叔本华从其作为认识能力的先验主体、作为表象和意志的主体、作为纯粹直观的认识主体和作为自由、道德与“虚无”的主体的思维进程予以揭示。本书试图指明,叔本华对主体的探索经历了包括经验、自在、审美和弃绝(包含同情)四个环节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叔本华从设定主客体对立开始,逐步演进并取消这一对立,最终确立“认识”自身为唯一永恒存在的自由主体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叔本华关于主体的思想之旅,也是叔本华关于主体思想的全部内容。
-
心理现象与心灵概念江怡,马耶夏克,江怡 编《心理现象与心灵概念(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的主题)》为201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了12篇论文和一篇附录。《心理现象与心灵概念(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的主题)》主要内容包括对后期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的概览式分析和对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中的主要心理概念的考察,以及对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与认知科学关系的探索等。文集作者皆为国内外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专家、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及博士候选人等反映了国内维特根斯坦研究的新成果附录为国际著名哲学杂志《心灵》(MIND)于2015年发表的长文,由主编江怡主持翻译。
-
行动者网络理论刘鹏 著,刘鹏 编本文集汇聚了国内有关拉图尔研究的重要学者,从“拉图尔思想研究”“思想史及STS视野中的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应用性研究”三个方面,对拉图尔及其行动者网络理论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考察。本文集的出版,既是对国内拉图尔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也必将对国内学界的相关工作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
海德格尔的哲学、政治与虚无主义梁健 著书稿以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克服为线索,从哲学、对政治的理解和政治行为三个层面分析了这种克服的表现及其失败的原因:在哲学上,海德格尔将虚无主义归结为常人的沉沦、形而上学中从“真”到“真理”的转变以及作为其极端表现的技术性生活;在对政治的理解上,海德格尔强调决断的觉醒力量,将政治视“真”在历史性民族中的发生以及人的本质实现,以虚无主义危机中的德意志民族使命作为其政治诉求;在政治行为上,海德格尔在克服虚无主义这个根本目标下将纳粹视为德意志“觉醒”的希望而效忠,就任大学校长进行大学改革,最终对纳粹幻灭并加以批判。海德格尔在前述三个层次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不同角色之间存在着张力;角色间的紧张关系凸显出追求超越的“哲学之真”与维持秩序的“政治之力”间的本质性争执。海德格尔认识到西方文明陷入虚无主义的必然性与危害性,并提示了转向的可能,但他始终无法克服深植于西方传统的“虚无主义焦虑”。
-
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论丛吴根友 编本书是《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学术连续出版物的第15辑,该刊由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比较哲学与文化战略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哲学院联合主办,以倡导和推动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研究、促进中西文化对话与融通为宗旨,致力于对中外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的历史、概念、命题、理论、思潮、事件、研究方法论、研究动态等领域的研究,研究范围还包括中外哲学史上哲学家的比较思想与学术研究,以及借鉴西方理论与方法,对中国传统思想展开新的阐释。此次是相关新研究成果的结集出版。
-
人的自然善好[美] 亚瑟·梅尔泽 著,任崇彬 译“人的自然善好”概括了本书的主题。卢梭著作涉及题材极为广泛,形式多样,不同著作乍看之下相互矛盾。一直以来,卢梭著作的统一性问题是学界讨论的重要主题之一。在这本著作中,作者梅尔泽立足于卢梭本人的论述,亦即“人就其自然而言是善好的,只是社会使他变坏”,致力于论证卢梭著作是统一的。首先,作者论述了蕴含在卢梭著作中的根本原则“人的自然善好”到底是何含义;其次,作者指出,卢梭为证明“人的自然善好”所给出的内省层面的(introspective)以及心理学层面的(psychological)论证,为说明“恶是从何而来的”而给出的历史的(historical)论证,以及为说明“是社会使人变坏”所给出的社会层面的(social)的论证;最后,作者谈讨了卢梭对人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把重点放在了对《社会契约论》的讨论上,证明了《社会契约论》一书是从属于卢梭思想的整个体系,并不与卢梭的根本原则相矛盾,可以说作者解决了由来已久的所谓卢梭思想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相矛盾的问题。本书自出版以来,就得到卢梭研究专家和政治哲学学者的一致好评,是目前英语世界最好的卢梭研究著作之一。本书的出版对卢梭研究、对思想史、哲学思潮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及意义。作者亚瑟?梅尔泽(Arthur M.Melzer)是著名的卢梭思想研究学者;译者任崇彬,是卢梭政治哲学思想研究学者,故其译文既流畅、精确,表述也是表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