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读物
-
神话研究集刊向宝云 著本集收录学术论文二十二篇,分为“中国古代神话研究”“跨学科神话研究”“外国神话研究”“巴蜀神话研究”“少数民族神话研究”“青年论坛”等板块,内容涵盖了神话研究的各个方面,代表了神话研究的近期新成果,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
神话研究集刊向宝云 著本集收录学术论文二十二篇,分为 神话与中国思想文化“跨学科神话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研究” 道教育神话研究 “巴蜀神话研究”“少数民族神话研究” 外国神话与理论研究 “青年论坛”等板块,内容涵盖了神话研究的各个方面,代表了神话研究的近期新成果,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
千面女神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 著,黄悦,杨诗卉,李梦鸽 译1972—1986 年,坎贝尔做了超过20场关于女神的演讲和研讨会,探讨了神圣女性的形象、功能、象征以及相关主题。本书是对坎贝尔所有关于女神的演讲和研讨内容的汇集。在书中,坎贝尔对女神的缘起、发展、远遁与归返做出了系统性概述与研究,并得出了与知名考古学家马丽加·金芭塔丝(Marija Gimbutas)相同的核心观点:大女神是全世界神话zui早的核心神圣形象,是后世的神话和神圣传统中所发现的女神们的共同根源。 神话以文化为本,以文明发展为根基。女神崇拜的发展,同样围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数万年间,女性精神与女性经验被转化为原始的神话形式,成为了全世界神话的基础,更激发了各种创造性形式的潜能。在父权社会,女神被男神所压制,成为男神的附庸,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女性力量的崛起,同样带来了女神的归返。人类已进入21世纪第三个10年,社会文明的发展会将女性精神与女性力量带向何处?希望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千面女神》找到答案。
-
费希特早期政治哲学的第一哲学崔文奎 著本书运用“第一哲学”这一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范式,深入分析了费希特早期政治哲学的逻辑理路、核心理念、关键范畴,研究过程中,借鉴参阅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提炼,创新性地分类归纳了费希特对形而上学第一哲学与后形而上学第一哲学的贡献,透过费希特早期政治哲学,从第一哲学高度反思政治哲学的最基本范畴,从而为当代政治哲学提供反思的标准和路径,将政治哲学纳入到哲学反思的大道之上。
-
韦伯的新教伦理[美] 哈特穆特·莱曼(Hartmut Lehmann) 著,阎克文 译学者从历史、宗教、传记三个方面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展开了研究。虽然这三方面的人士都利用同一个文本作为出发点,但他们诠释文本的方式以及他们得出的某些结论,却大相径庭。而且,与欧洲的韦伯研究者相比,美洲的学者1920年以来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韦伯学术研究传统,因而韦伯的论文在他们讨论其意义和重要性时发挥了截然不同的作用。马克斯·韦伯赋予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种内在的联系。自《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出版以来,这一命题就一直是欧美学界热烈讨论的对象。一个世纪以来,历史学家、韦伯传记作家和宗教社会学家从各自的角度对这一文本进行了不懈的研究,但欧洲学者和美洲学者的诠释方式及研究结论却迥然不同。《韦伯的新教伦理:由来、根据和背景》收录了来自欧洲和美洲的18位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研究论文,集中展示了欧美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韦伯的思想提供了借鉴。
-
心理现象与心灵概念江怡,马耶夏克,江怡 编《心理现象与心灵概念(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的主题)》为201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了12篇论文和一篇附录。《心理现象与心灵概念(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的主题)》主要内容包括对后期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的概览式分析和对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中的主要心理概念的考察,以及对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与认知科学关系的探索等。文集作者皆为国内外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专家、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及博士候选人等反映了国内维特根斯坦研究的新成果附录为国际著名哲学杂志《心灵》(MIND)于2015年发表的长文,由主编江怡主持翻译。
-
海德格尔的哲学、政治与虚无主义梁健 著书稿以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克服为线索,从哲学、对政治的理解和政治行为三个层面分析了这种克服的表现及其失败的原因:在哲学上,海德格尔将虚无主义归结为常人的沉沦、形而上学中从“真”到“真理”的转变以及作为其极端表现的技术性生活;在对政治的理解上,海德格尔强调决断的觉醒力量,将政治视“真”在历史性民族中的发生以及人的本质实现,以虚无主义危机中的德意志民族使命作为其政治诉求;在政治行为上,海德格尔在克服虚无主义这个根本目标下将纳粹视为德意志“觉醒”的希望而效忠,就任大学校长进行大学改革,最终对纳粹幻灭并加以批判。海德格尔在前述三个层次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不同角色之间存在着张力;角色间的紧张关系凸显出追求超越的“哲学之真”与维持秩序的“政治之力”间的本质性争执。海德格尔认识到西方文明陷入虚无主义的必然性与危害性,并提示了转向的可能,但他始终无法克服深植于西方传统的“虚无主义焦虑”。
-
有限与超越金辛迪 著作者基于系统的生命科学、认知科学知识,构建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与知识的不可遗传性之“人存在的二重限制性”(亦称“二重限制性”),以及基于人之二重限制性的原初平等(亦称“二重限制性平等”)这对极具解释力的新概念。随文理逐层展开,作者首先对人际差异与平等进行了一般性哲学解释,对近现代平等理论进行了三阶段划分,并设定“四要素分析框架”论证了当代平等理论的主要特征,继而沿用该框架对“二重限制性平等”进行了理论定位。作者进一步论证了“二重限制性平等”的意义,并对基因工程、人工智能工程等前沿科技应用对人的“二重限制性平等”所带来的实在挑战和未来挑战做出了分析,提出了倡议和解决方案。
-
浮生三纪赵力行 著《浮生三纪:诗意栖居的艺术》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涵盖文史知识,蕴涵浓厚的文化气息,文字优美,趣味生动;二是与杭州的人、事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三是富含真情实意,读来让人感动和感慨。
-
六经皆心学刘玉敏 著宋濂以继承和光大婺学为己任,以《六经》为学术根柢,构建了一个心本体论思想体系,在历史、政治、文学、宗教等领域均有独特的理论建树。本书以宋濂哲学及其与浙东学术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宋濂哲学对浙东学术的传承和影响,重新审视了宋濂的理学地位以及元明清时期浙东学术发展的逻辑性与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