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
作者:唐晨光 著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2-01
ISBN:9787106034047
定价:¥5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当人们站在新世纪的门槛,回首100年来的风雨历程时,纪录片无疑给人们提供了一份生动翔实的历史资料。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中国纪录片也走出了一条色彩斑斓的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
唐晨光: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部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电影学博士后;研究方向:影视创作及理论。曾在电视台的文艺部任现场直播综艺节目编导、总编导、导播。编导过多台优秀的文艺晚会、综艺节目。后又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栏目任纪录片编导、总编导十余年。拍摄了80多部纪录片,并获得最佳编导奖,摄像、编导金奖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颁发的优秀电视节目一、二等奖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奖等20多个奖项,代表作品有《一路阳光》、《青春的你》、《为了理想》、《感受坚强》、《高山邮路》、《壮壮七岁》、《驿动的心》、《天下父母心》等;曾执导电视剧,动画片、科教片、广告片等;并在各类一级期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总序 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
第一篇章 诞生和萌发
序言:纪录片的传入及其萌发(1896—1905年)
一、纪录片的传入
二、中国的第一部纪录片
第一章 早期纪录片映照社会的动荡(1905—1931年)
第一节 早期纪录片:一幅斑斓的民族奋争史
一、1905—1921年的发展概况
二、1922—1926年的发展概况
三、1927—1931年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早期纪录片的形态特征:初始的新闻纪录
一、简单再现
二、纪录片的初始形态
第三节 早期的社会与纪录片:真实的映照
一、近现代文化演进的轨迹
二、五四运动带来的生机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一:从“杂耍”起步
一、从“杂耍”起步
二、电影成为艺术
三、中国电影的独特体系
第二章 与时代共舞的抗战纪录片(1931—1945年)
第一节 抗战纪录片:一幅抗日战争烽火图
一、1932—1937年:划时代的变革时期
二、1937—1945年:抗日战争烽火图
第二节 抗战纪录片的形态特征:用事实说话
一、形态特征
二、典型作品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一、左翼电影运动的影响
二、聚焦抗战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二:鼓动民众
一、左翼电影运动的缘起
二、苏联电影理论的引进
三、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
第三章 新时代的曙光——解放战争(1945—1949年)
第一节 解放区纪录片:一首由千千万万人民英雄书写的历史叙事长诗
一、共产党领导下的制片活动
二、国统区的纪录片创作
三、台湾的纪录片创作
第二节 时代变动中的纪录片形态特征
一、解放区纪录片的形态特征
二、以《民主东北》的形态特征为例
三、以《百万雄师下江南》的形态特征为例
第三节 时代变动中的社会与纪录片
一、国民党政治上独裁、经济上独占使得民怨载道
二、国民党撕毁停战协议,学生抗议示威,社会一片混乱
三、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进步电影摇旗呐喊
四、配合战争,解放区电影鼓动宣传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三:记录胜利
一、国统区电影美学特征之成因
二、解放区电影美学特征之成因
第二篇章 发展和扭曲
序言
第四章 新中国“十七年”纪录片(1949-一1966年)
第一节 纪录片的走向:在曲折中行进
一、继续完成民主革命未竞任务的1949—1953年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953一1966年
第二节 社会背景与纪录片形态特征
一、创作的指导思想
二、关于真实性问题的讨论
三、纪录片形态特征
四、再次讨论真实性,制止拍摄中的浮夸现象
第三节 变革中的社会与纪录片
一、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之
二、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二
三、抗美援朝战争
四、镇压反革命运动
五、“三反”、“五反”运动
六、开门整风运动
七、“大跃进”运动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四:形象化政论
一、苏联电影的影响
二、美学特征之成因
第五章 “文革”时期的纪录片(1966—1976年)
第一节 纪录片的艰难跋涉
一、新影厂和八一厂摄制的新闻纪录片
二、伊文思与《愚公移山》
三、电视纪录片
第二节 纪录片的主要特色及创作经验
一、主要特色
二、创作经验
第三节 “十年浩劫”中的社会与纪录片
一、历史与影像交织回放
二、“文化大革命”起因的探究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五:为政治服务
一、“三突出”、“四句话”成为主要的创作原则
二、为政治服务成为主要的创作目的
第六章 转折时期的纪录片(1976-一1989年)
第一节 在徘徊中前进的纪录片
一、新闻纪录电影
二、电视纪录片
第二节 艺术复兴的最初实绩
一、创作特点
二、新闻片、纪录片、专题片的区别
第三节 转折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影像中的历史在眼前回放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六:政论性回归
一、纪录片创作中的时代特征
二、美学特征之成因
第三篇章 突破和局限
序言
第七章 迈向新世纪的纪录片(1989—2000年)
第一节 与时代同步 与世界对话
一、关于主流纪录片
二、关于精英纪录片
三、关于大众纪录片
四、关于边缘纪录片
第二节 纪录片的发展与繁荣
一、纪录片形态上的改变
二、关于中国电视专题节 目的分类
三、《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探索
第三节 全方位描绘大时代的风采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情况
二、“与时代共舞”的中国纪录片
三、20世纪中国社会出现的四次大转型
四、20世纪中国的文艺学发展趋势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七:走向多元化
一、回顾与比较
二、美学特征分析
结束语 纪录片与历史,在互动与交流中整合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篇章 诞生和萌发
序言:纪录片的传入及其萌发(1896—1905年)
一、纪录片的传入
二、中国的第一部纪录片
第一章 早期纪录片映照社会的动荡(1905—1931年)
第一节 早期纪录片:一幅斑斓的民族奋争史
一、1905—1921年的发展概况
二、1922—1926年的发展概况
三、1927—1931年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早期纪录片的形态特征:初始的新闻纪录
一、简单再现
二、纪录片的初始形态
第三节 早期的社会与纪录片:真实的映照
一、近现代文化演进的轨迹
二、五四运动带来的生机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一:从“杂耍”起步
一、从“杂耍”起步
二、电影成为艺术
三、中国电影的独特体系
第二章 与时代共舞的抗战纪录片(1931—1945年)
第一节 抗战纪录片:一幅抗日战争烽火图
一、1932—1937年:划时代的变革时期
二、1937—1945年:抗日战争烽火图
第二节 抗战纪录片的形态特征:用事实说话
一、形态特征
二、典型作品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一、左翼电影运动的影响
二、聚焦抗战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二:鼓动民众
一、左翼电影运动的缘起
二、苏联电影理论的引进
三、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
第三章 新时代的曙光——解放战争(1945—1949年)
第一节 解放区纪录片:一首由千千万万人民英雄书写的历史叙事长诗
一、共产党领导下的制片活动
二、国统区的纪录片创作
三、台湾的纪录片创作
第二节 时代变动中的纪录片形态特征
一、解放区纪录片的形态特征
二、以《民主东北》的形态特征为例
三、以《百万雄师下江南》的形态特征为例
第三节 时代变动中的社会与纪录片
一、国民党政治上独裁、经济上独占使得民怨载道
二、国民党撕毁停战协议,学生抗议示威,社会一片混乱
三、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进步电影摇旗呐喊
四、配合战争,解放区电影鼓动宣传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三:记录胜利
一、国统区电影美学特征之成因
二、解放区电影美学特征之成因
第二篇章 发展和扭曲
序言
第四章 新中国“十七年”纪录片(1949-一1966年)
第一节 纪录片的走向:在曲折中行进
一、继续完成民主革命未竞任务的1949—1953年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953一1966年
第二节 社会背景与纪录片形态特征
一、创作的指导思想
二、关于真实性问题的讨论
三、纪录片形态特征
四、再次讨论真实性,制止拍摄中的浮夸现象
第三节 变革中的社会与纪录片
一、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之
二、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二
三、抗美援朝战争
四、镇压反革命运动
五、“三反”、“五反”运动
六、开门整风运动
七、“大跃进”运动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四:形象化政论
一、苏联电影的影响
二、美学特征之成因
第五章 “文革”时期的纪录片(1966—1976年)
第一节 纪录片的艰难跋涉
一、新影厂和八一厂摄制的新闻纪录片
二、伊文思与《愚公移山》
三、电视纪录片
第二节 纪录片的主要特色及创作经验
一、主要特色
二、创作经验
第三节 “十年浩劫”中的社会与纪录片
一、历史与影像交织回放
二、“文化大革命”起因的探究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五:为政治服务
一、“三突出”、“四句话”成为主要的创作原则
二、为政治服务成为主要的创作目的
第六章 转折时期的纪录片(1976-一1989年)
第一节 在徘徊中前进的纪录片
一、新闻纪录电影
二、电视纪录片
第二节 艺术复兴的最初实绩
一、创作特点
二、新闻片、纪录片、专题片的区别
第三节 转折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影像中的历史在眼前回放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六:政论性回归
一、纪录片创作中的时代特征
二、美学特征之成因
第三篇章 突破和局限
序言
第七章 迈向新世纪的纪录片(1989—2000年)
第一节 与时代同步 与世界对话
一、关于主流纪录片
二、关于精英纪录片
三、关于大众纪录片
四、关于边缘纪录片
第二节 纪录片的发展与繁荣
一、纪录片形态上的改变
二、关于中国电视专题节 目的分类
三、《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探索
第三节 全方位描绘大时代的风采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情况
二、“与时代共舞”的中国纪录片
三、20世纪中国社会出现的四次大转型
四、20世纪中国的文艺学发展趋势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七:走向多元化
一、回顾与比较
二、美学特征分析
结束语 纪录片与历史,在互动与交流中整合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