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影像变革:欧洲电影摄影1960-1980
作者:张燕菊 著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5-01
ISBN:9787106034757
定价:¥3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影像变革:欧洲电影摄影1960—1980》是作者张燕菊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博士论文,原题是《欧洲电影摄影与新好莱坞的影像变革》。全文以比较详实的数据和大量史料展示了1960—1980年代世界电影摄影创作耐人寻味的独特景观,这就是欧洲电影摄影随着新浪潮运动和电影技术的进步进入了一个活跃期,在电影影像的写实和表意上不断有新突破,其新鲜而又富于内涵的视觉魅力获得了世界电影特别是美国电影的充分认同,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一再将奥斯卡最佳摄影奖颁发给欧洲电影摄影师。与此同时,欧洲的摄影观念向美国渗透,欧洲人或欧洲元素的介入使好莱坞电影显现出了崭新面貌,在美国,欧洲电影影像的先锋探索被发展为时尚。这一过程可以用一个轻松的比喻来描述——“当代电影影像变革的种子在欧洲开花,在美国结果”。本书正是这一过程的梳理和解析。
作者简介
暂缺《影像变革:欧洲电影摄影1960-1980》作者简介
目录
序
绪论
第一节 本书视点:世界电影影像变革进程中的欧洲电影摄影
第二节 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 难点与突破
第一章 欧洲电影摄影的艺术传统
第一节 先锋精神
第二节 写实探索
第三节 艺术底蕴
第四节 诗意追求
第五节 作者情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经典时期的电影摄影创作
第一节 经典好莱坞的摄影观念与技巧
一、摄影器材
二、照明观念
三、技术技巧
四、局限
第二节 经典时期欧洲电影摄影的多元发展
一、意大利电影影像的史诗传统和新现实主义
二、苏联电影摄影及其"情绪"技巧
三、法国经典电影影像的画意与诗情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浪潮与新影像
第一节 迎接新技术
一、便携式摄影机及同步录音技术
二、高感光度胶片技术
三、彩色电影技术
四、宽银幕技术
第二节 新浪潮电影摄影的技巧变革与美学突破
一、拉乌尔谷达尔与反射光照明
二、手持摄影与摄影机的解放
三、超常焦距的使用
四、新浪潮技巧总汇:路易马勒与《地铁里的扎齐》
五、改良--亨利德卡的摄影创作在新浪潮电影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 和电影一起成长:"新浪潮"前后的欧洲电影教育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欧洲电影摄影的写实探索
第一节 从摹写真实出发的摄影探索
一、"阿尔芒都们"的影像真实观和自然光效理念的形成
二、精致内敛的真实美学
第二节 电影摄影真实观念的演变
第三节 电影摄影写实探索中的技巧变革
一、光线造型技术与技巧的演进
二、色彩造型手段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影像表意及气氛营造
第一节 光线的书写
一、用光影制造的迷乱和恍惚:《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二、时代和人性的隐喻:《随波逐流的人》
三、倦怠与忧郁的诗情:《蜂巢的幽灵》
第二节 色彩的隐喻与象征
一、工业文明图景的色彩建构:《红色沙漠》
二、红、白、黑:人性的多面色彩
三、以色光营造极致恐怖:《阴风阵阵》
第三节 摄影机运动的情绪张力
第四节 特写:从脸孔到内心
第五节 景与物的表现力
第六节 抽象意念和先锋影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好莱坞时期欧美电影摄影的交汇与融合
第一节 欧美电影的互动发展和欧洲电影人的好莱坞移民潮
第二节 美国电影体制变革以及新一代电影人对欧洲电影影像的认同
第三节 欧洲摄影师在美国的作为和影响
第四节 好莱坞对欧洲电影摄影元素的吸纳与转化
一、摄影观念与技巧的新旧融合
二、技巧强化与气氛营造
三、寻找写实与唯美、叙事与表意的契合点
第五节 橘化为枳--融入美国电影制作的欧洲摄影师
一、写照--阿尔芒都、斯托拉罗、尼克维斯特与《纽约故事》
二、巴尔豪斯:从法斯宾德到马丁西科塞斯
三、菲利普鲁斯洛:从《歌剧红伶》到《大河恋》《查理的巧克力工厂》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1960年之后奥斯卡最佳摄影奖获奖片目和摄影师
附录二 近年欧洲电影奖最佳摄影获奖(提名)影片片目(资料来源:IMDB)
附录三 近年Camerimage电影节 获奖影片片目(资料来源:IMDB)
绪论
第一节 本书视点:世界电影影像变革进程中的欧洲电影摄影
第二节 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 难点与突破
第一章 欧洲电影摄影的艺术传统
第一节 先锋精神
第二节 写实探索
第三节 艺术底蕴
第四节 诗意追求
第五节 作者情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经典时期的电影摄影创作
第一节 经典好莱坞的摄影观念与技巧
一、摄影器材
二、照明观念
三、技术技巧
四、局限
第二节 经典时期欧洲电影摄影的多元发展
一、意大利电影影像的史诗传统和新现实主义
二、苏联电影摄影及其"情绪"技巧
三、法国经典电影影像的画意与诗情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浪潮与新影像
第一节 迎接新技术
一、便携式摄影机及同步录音技术
二、高感光度胶片技术
三、彩色电影技术
四、宽银幕技术
第二节 新浪潮电影摄影的技巧变革与美学突破
一、拉乌尔谷达尔与反射光照明
二、手持摄影与摄影机的解放
三、超常焦距的使用
四、新浪潮技巧总汇:路易马勒与《地铁里的扎齐》
五、改良--亨利德卡的摄影创作在新浪潮电影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 和电影一起成长:"新浪潮"前后的欧洲电影教育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欧洲电影摄影的写实探索
第一节 从摹写真实出发的摄影探索
一、"阿尔芒都们"的影像真实观和自然光效理念的形成
二、精致内敛的真实美学
第二节 电影摄影真实观念的演变
第三节 电影摄影写实探索中的技巧变革
一、光线造型技术与技巧的演进
二、色彩造型手段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影像表意及气氛营造
第一节 光线的书写
一、用光影制造的迷乱和恍惚:《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二、时代和人性的隐喻:《随波逐流的人》
三、倦怠与忧郁的诗情:《蜂巢的幽灵》
第二节 色彩的隐喻与象征
一、工业文明图景的色彩建构:《红色沙漠》
二、红、白、黑:人性的多面色彩
三、以色光营造极致恐怖:《阴风阵阵》
第三节 摄影机运动的情绪张力
第四节 特写:从脸孔到内心
第五节 景与物的表现力
第六节 抽象意念和先锋影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好莱坞时期欧美电影摄影的交汇与融合
第一节 欧美电影的互动发展和欧洲电影人的好莱坞移民潮
第二节 美国电影体制变革以及新一代电影人对欧洲电影影像的认同
第三节 欧洲摄影师在美国的作为和影响
第四节 好莱坞对欧洲电影摄影元素的吸纳与转化
一、摄影观念与技巧的新旧融合
二、技巧强化与气氛营造
三、寻找写实与唯美、叙事与表意的契合点
第五节 橘化为枳--融入美国电影制作的欧洲摄影师
一、写照--阿尔芒都、斯托拉罗、尼克维斯特与《纽约故事》
二、巴尔豪斯:从法斯宾德到马丁西科塞斯
三、菲利普鲁斯洛:从《歌剧红伶》到《大河恋》《查理的巧克力工厂》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1960年之后奥斯卡最佳摄影奖获奖片目和摄影师
附录二 近年欧洲电影奖最佳摄影获奖(提名)影片片目(资料来源:IMDB)
附录三 近年Camerimage电影节 获奖影片片目(资料来源:IMDB)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