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对话:殷双喜艺术研究文集
作者:殷双喜 著
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01
ISBN:9787531025498
定价:¥83.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对话:殷双喜艺术研究文集》以一种批判意识与问题意识,又以呈现事实、建立实证的历史态度,描述和记述了中国当代艺术在不同时段所走过的不寻常的发展道路。内容侧重艺术思潮与现象、艺术热点与当代艺术理论的深度论述,涵盖了:一、当代艺术研究;二、现代水墨研究;三、雕塑与公共艺术;四、艺术市场与产业文化四个领域,为读者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文本。
作者简介
殷双喜,江苏泰县人。1991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获艺术批评理论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中外美术比较研究专业博士学位。1989年参与组织“中国现代艺术大展”。1991年、1993年参与组织第一、第二届“中国油画年展”。1993年参与组织“90年代广州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任鉴定委员会副主任。1993年至1996年多次参与“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1991年至1996年,参与组织第一、二、三届“中国美术批评家提名展”任执行委员。1996年组织策划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任组委会副主任。1999年策划组织成都现代艺术馆“世纪之门:1979-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同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和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共同编辑出版的《1979-1999中国当代美术》大型画册的副主编。1999年应邀担任《今日中国美术》大型画集编委,为主要撰稿人之一。2000年参与策划深圳何香凝美术馆“第3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2001年应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组委会邀请。参加“深圳国际水墨论坛”。2002年担任首届广州艺术三年展雕塑与装置部分的特约撰稿人。2003年参加第一届深圳美术馆批评家论坛。同年参与策划在巴黎举办的《东方既白:20世纪中国美术作品展》。2004年参与策划在巴黎举办的《想象中国:中国当代雕塑邀请展》,策划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精神的维度:朝戈、丁方画展》。2005年参与策划第2届成都双年展、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06年策划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北京中华世纪坛)、第三空间: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展(上海美术馆)、展开的现实主义:中国当代油画展(台北市立美术馆)等。2007年担任澳门艺术博物馆“超以象外:抽象艺术展”评审委员。2008年参与策划“中国姿态:海峡风首届中国雕塑大展”。曾应邀担任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设计高级顾问、北京国际奥运邀请展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世博会园区雕塑评审专家,以及青岛、烟台、哈尔滨、郑州、长沙、台州等多个城市的公共艺术项目的评审委员及雕塑展览的策展人。自1981年以来,在国内外专业报刊上发表美术理论及美术批评文章200余万字。曾参与组织在欧共体、日本、香港等地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并撰写画册评论文章。1990年作为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家被收入意大利出版的《ARTDIARY》。出版有专著《永恒的象征:人民英雄纪念碑研究》、《现场:殷双喜艺术批评文集》、《对话:殷双喜艺术研究文集》,主编《吴冠中全集·油画分卷》、《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文献》、《雕塑50年》、《20世纪中国雕塑学术论文集》等。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美术》杂志编委、《中国雕塑》
目录
第一辑 当代艺术研究
艺术风格的运动
当代美术中的哲学侵入
深化艺术创新
灵魂的生命激情在何处显现——对艺术语言的追问
转折时期的中国现代艺术
面对接受: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四种类型
当代艺术与广义媒介
开放之门:1976-1989中国美术
世纪转折:从写实到具象
开放的空间——198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概述
电子时代与卡通
都市意识与都市人格
物象·意象·心象——风景画的创作方法
影像与图像
边缘状态与文化关注——90年代以来的装置艺术与实验雕塑的创作与展览
80年代后期中国油画中的古典意向
影像的阅读与批评
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
现实与理想——从朝戈、丁方的绘画看当代艺术的人文精神
断裂与转型:版画与社会
大众文化与微观政治——当代艺术中的社会学切人
霜叶红于二月花——90年代以来的吴冠中油画艺术
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样的现实主义?
前卫与现代性
当代艺术:差异与差距
不尽长河——90年代以来的中国抽象艺术
“当代艺术”与“当代性”
关注现实与走出地域——90年代以来的西南当代艺术
第二辑 现代水墨研究
山水精神与现代性
水墨之道:拓展与延伸
虚拟空间:当代水墨画中的空间与结构
实验水墨的文化意义及收藏
城市·水墨·现代性
20世纪中国水墨画中的自然——艺术与自然散论
水墨·文心·现代性
开放与延伸:当代文化中的实验水墨
写生与写意
从岭南画派的革新看现代中国画中的“革命”与“现实”
第三辑 雕塑与公共艺术
蓦然回首:半个世纪的足迹
设计与民主
自由与交流——当代艺术中的公共性
雕塑的开放与开放的雕塑
开放的空间——20世纪90年代中国雕塑概述
纪念碑及其作为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刘开渠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组织工作——纪念刘开渠诞辰100周年中国美术馆学术研讨会论文
公共艺术的组织与实施
转型期的学院与公共艺术教育
真正的艺术——刘士铭雕塑艺术研究
公共性与公共艺术
大道沧桑——曾竹韶先生雕塑艺术研究
第四辑 艺术市场与文化产业
开拓中国的复数性艺术品和复制艺术品市场
我们仍要学——关于双年展与策展人
大型展览:90年代中国艺术走向市场之路
艺术品拍卖(artwcrk auction)
艺术市场(Art Market)
艺术与复制
迟到的追尾
双年展制度与非盈利文化事业
博物馆与美术馆
后记
艺术风格的运动
当代美术中的哲学侵入
深化艺术创新
灵魂的生命激情在何处显现——对艺术语言的追问
转折时期的中国现代艺术
面对接受: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四种类型
当代艺术与广义媒介
开放之门:1976-1989中国美术
世纪转折:从写实到具象
开放的空间——198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概述
电子时代与卡通
都市意识与都市人格
物象·意象·心象——风景画的创作方法
影像与图像
边缘状态与文化关注——90年代以来的装置艺术与实验雕塑的创作与展览
80年代后期中国油画中的古典意向
影像的阅读与批评
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
现实与理想——从朝戈、丁方的绘画看当代艺术的人文精神
断裂与转型:版画与社会
大众文化与微观政治——当代艺术中的社会学切人
霜叶红于二月花——90年代以来的吴冠中油画艺术
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样的现实主义?
前卫与现代性
当代艺术:差异与差距
不尽长河——90年代以来的中国抽象艺术
“当代艺术”与“当代性”
关注现实与走出地域——90年代以来的西南当代艺术
第二辑 现代水墨研究
山水精神与现代性
水墨之道:拓展与延伸
虚拟空间:当代水墨画中的空间与结构
实验水墨的文化意义及收藏
城市·水墨·现代性
20世纪中国水墨画中的自然——艺术与自然散论
水墨·文心·现代性
开放与延伸:当代文化中的实验水墨
写生与写意
从岭南画派的革新看现代中国画中的“革命”与“现实”
第三辑 雕塑与公共艺术
蓦然回首:半个世纪的足迹
设计与民主
自由与交流——当代艺术中的公共性
雕塑的开放与开放的雕塑
开放的空间——20世纪90年代中国雕塑概述
纪念碑及其作为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刘开渠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组织工作——纪念刘开渠诞辰100周年中国美术馆学术研讨会论文
公共艺术的组织与实施
转型期的学院与公共艺术教育
真正的艺术——刘士铭雕塑艺术研究
公共性与公共艺术
大道沧桑——曾竹韶先生雕塑艺术研究
第四辑 艺术市场与文化产业
开拓中国的复数性艺术品和复制艺术品市场
我们仍要学——关于双年展与策展人
大型展览:90年代中国艺术走向市场之路
艺术品拍卖(artwcrk auction)
艺术市场(Art Market)
艺术与复制
迟到的追尾
双年展制度与非盈利文化事业
博物馆与美术馆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