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宗教
-
东西文化碰撞中的人雷永生 著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西方人道主义思想进入中国。一些相关的译作和研究作品以及当时出版的工具书,使国人知道了人道主义这个词。不过从总体看,对于西方人道主义,我们是陌生的。近百年来,几乎没有出现过系统的研究。我们以为,人类不同的种族之间是有文化差异,但是,涉及人类深层的东西,不同文明之间有相当程度的共识。为了使国人能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明,从中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我们决定共同撰写“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史”。本课题组成员来自不同的单位,但共同的责任感,共同的研究课题,把我们组合在一起。我们的想法是:把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发展的脉络,尽可能完整地献给读者。西方人道主义传统有几千年的历史,与此相关的作品浩如烟海,从中勾勒这一思想的历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课题组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西方人道主义,历时lO余年。古人云,十年磨一剑。此剑如何,尚不知晓。如果能让读者从中享受到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我们将不胜欣慰。
-
图说中国三百神马书田本书介绍了影响中国传统文明和现代人心灵的三百多位神祗,按民间俗神、仙界诸神、佛国诸神和冥界鬼神等分门别类,并为每位神祗选配了古代木版神画、绘画或者雕塑图片。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上,道教、佛教盛行,再加上民间传说,中国的神话历史也显得特别丰富多采。本书介绍了影响中国传统文明和现代人心灵的三百多位神衹,按民间俗神、仙界诸神、佛国诸神和冥界鬼神等分门别类,并为每位神袛选配了古代木版神画、绘画或者雕塑图片。通俗优美的文字,跌宕起伏的情节,或粗犷或细腻的美术作品,使我们透过香烟缭绕的神秘气氛,看到神性与人性的完美交融,看到中国人在“人生”之路上的苦苦追求。
-
藏族宗教文化论文集嘎·达哇才仁 著目录
-
韦伯作品集XI古犹太教(德)韦伯 著,康乐,简惠美 译一个令所有对世界历史特别是对宗教文化感兴趣的人觉得难以理解的问题就是:古犹太教的神耶和华,不仅不保卫自己所选择的民族(以色列)来对抗敌人,反而把以色列推向羞辱与奴役的境地,但这神却更加受到敬拜和拥戴。韦伯从古犹太教处于西方和近东整个文化发展的交汇点这一角度,重新审视这一宗教问题,摒弃以往神学研究的保守主义原则和借外部条件探究此宗教从诞生到衰变的各种因素,首次从古犹太教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理路,揭示这一古老宗教衍生出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两大对立宗教文明之间的难解因由。韦伯出色的宗教社会学方法,让这一宗教问题研究充满现代学术意义。韦伯在本书中对古犹太教有难以定性之苦,而这困难则隐藏了对新教伦理学说的挑战。韦伯将古犹太教的许多关键发展归诸不可解释的偶然事件,暗示了韦伯学术思想中社会学与史学的复杂关系。
-
犹太哲学与宗教研究傅有德著本书选录了傅有德教授10多年来先后发表的16篇论文、2篇随笔和4篇英语论文,全书内容涵盖了犹太哲学的定义、希伯来《圣经》、《塔木德》、迈蒙尼德等哲学家的主要哲学思想,犹太教的起源和沿革、信仰、习俗、主要特征,与基督教的分歧,以及犹太哲学与宗教对于当代中国哲学和文化建设的启示。书中具体包括了:《试论犹太哲学及其根本特征》、《希伯来《圣经》哲学思想初探》、《迈蒙尼德的先知论及其根本特征》等文章。
-
博伽梵歌原意(印度)帕布帕德 编著,嘉娜娃 译《博伽梵歌》是一本对现代生活充满生活启示的古老经典,其中告诉阿尔诸纳如何解决他所面临的危险,而这种危机比大多数人所面临的任何事情都更加令人绝望。《博伽梵歌》并不是小说,而是阿尔诸纳和他的朋友奎师那在古印度战场上的对话。奎师那给予的教导使阿尔诸那解决了比当时即将发生的战争更可怕的思想冲突。五千多年过去了,奎师那的话语包含的智慧曾给予千万人战胜各种困难的力量,不管问题是不是小,是物质还是灵性的。奎师那能预见到未来岁月的人们所碰到的问题。在当今世界上,所有人都面临着生活和工作上的各种压力,而奎师那对工作艺术的教导可以使现代人战胜这些压力。无论是在工作单位,还是在家庭中、寺庙里,研习《博伽梵歌》涵盖一切的教诲是使人们思想明确、心灵平静的必由之路。《博伽梵歌》由A.C.巴克提韦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由梵文译成英文,并加以评注。帕布帕德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梵文学者和奉爱瑜伽灵性导师。《博伽梵歌原意》在美国首版以来,已被译成五十多种语言,发行量达一千多万册。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德)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著;康乐、简惠美 译本书收录了韦伯“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第一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第二部《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而其长度接近正文三分之二的注释,则全面反映了韦伯十年来对所论述问题持续思考的研究心得,是目前内容最完整的中文对本。《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宗教社会学论集》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出名和最有争论的专著。韦伯试图从比较宗教学的角度去说明貌似合乎理性的资本主义的运作制度背后却由一套极为不合理性的新教伦理所支撑,即近代资本主义合理经营的态度是由新教,尤其是加尔文教派的宗教伦理所驱使而形成的。 台湾韦伯研究权威康乐教授等翻译,集德、英、日、中各种译本注释之大成,费时多年终于完成此一权威的版本。
-
论摩西的生平(古罗马)斐洛斐洛是希腊化时期犹太哲学的代表性人物。他生活在犹太人的散居地亚历山大里亚,惯于“谈古”(摩西五经)以“论今”(公元一世纪前后的地巾海世界),借助于诠释希伯来经典,使之既为地中海世界其他民族(希腊、罗马和埃及)所认同,也为犹太人生活在异乡确立合法的思想空间。本书由斐洛的三篇作品(《论亚伯拉罕》、《论约瑟》和《论摩西的生平》)构成。它们既体现了一世纪犹太人如其列祖那样生活于埃及并且出埃及的历史形态。又更新了此种叙事的话语内涵,以普世主义视野诠释摩西五经本有的犹太民族身份,把犹太律法置于优先地位,强调犹太宗教、道德、生活习俗之于希腊罗马文化的优先价值,为散居于万邦的犹太人的身份持守作辩护。
-
论律法(古罗马)斐洛 著斐洛是公元前后希腊化犹太教的主要思想家。他除了沟通希腊和希伯来思想外,更从希伯来视野诠释希腊思想,这成为西方后来理解希腊思想的主要方式之一。《论律法》包括了“论十诫”和“论特殊的律法”(四卷)。如果说摩西率领犹太人第一次出埃及是用律法塑造其民族性,而律法主要体现为“ 内聚”的功能,那么希腊化时期犹太人的散居则有第二次“出埃及”的意味,他们离开巴勒斯坦,遍布于整个地中海。斐洛的著述是要使一个陌生的世界能够接纳希伯来传统,使犹太律法为世界万民理解、信任,进而成为地中海文明的根基,律法充分表现出其“外展”的形态.斐洛的写作使得希伯来经典具有普世主义的精神气质。
-
一种生态时代的世界观曹敬 著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揭示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表明,人类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单一未来的共同体,生态运动的兴起和各种生态保护组织的诞生,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力量;生态常识的普及使大众的环境意识逐渐增强;流派纷呈的生态思想和生态伦理纷纷主张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道德关系。但是,作为一种需要从根本上转变人类生存模式的运动,只有从终极或超越的角度,才能阐明人与自然作为一个共同体的必然性,提出这种转变所需要的世界观基础。在此情况下,生态神学成为生态运动深化的必然。在生态神学中,作为基础的上帝观决定着不同的生态神学建构。以“ 管家派”为代表的一派,维持传统的上帝观,着重在经文中寻找支持生态生存的教训作为现实行动的依据;以莫尔特曼与科布为代表的一派,则以信仰的生态化为前提,通过对传统上帝观的重构,建立了一种崭新的生态神学。其中,莫尔特曼与科布的生态神学以一种互补的关系,形成了一种较完整的生态时代的世界观,为新的生态生存模式的建立提供了人生信念、宇宙论和价值体系的综合性支持。但是,由于学术研究滞后于思想创新,至今对他们的生态神学仍以介绍为主,尚无系统研究,更缺乏对二人生态神学的比较研究。本论文按照生态神学中上帝一自然一人三大观念的内在逻辑关系,分别从莫尔特曼与科布生态神学的基石、主干和核心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能够较系统地展现他们各自生态神学的全貌和相互间的互补关系。( 一)以生态思想重构的上帝观是他们生态神学的共同基石。莫尔特曼以相渗互寓描述三位一体上帝在区别中合一的内在团契关系,并把这种关系作为上帝所创造的一切关系的本质和终极目标;以神圣自限描述三位一体上帝创造活动的根本规则,显示出上帝超越性与内在性的统一,以及所有关系达到团契关系的根本途径;以安息日作为创造的冠冕,既说明了人类与其他创造物同属一个内在联系的创造物共同体,也表明了上帝与世界的关系是一个历史过程,说明了这个过程自身不同阶段的内在联系。科布在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基础上,以创造一回应之爱描述上帝的特征,显示出上帝与世界的这种引导与回应的合生过程是世界历史的根本内容。虽然莫尔特曼采取启示神学进路,科布采取哲学神学进路,但是,他们都是从上帝的创造活动中理解世界的生态整体性质,并恰好从这一活动的启示和经验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二)为生态生存提供一个神学宇宙论是他们生态神学的共同主干。莫尔特曼以圣经中天和地的双重世界为基本图景,阐述了上帝以成全世界为目的的由天向地的运动,由此,宇宙呈现为一个指向创造终末目标的时空有限的历史过程,进化是这个历史过程的表现形态。科布以世界进化为描述对象,显示了上帝创生由混沌到秩序的过程,表明世界是在上帝引导下不断成为现实的过程,走向更大的综合是这个过程的基本趋向和规则。尽管莫尔特曼与科布从不同角度对世界进行阐述,但是,结论却是一致的,即世界不是走向毁灭,而是成全,未来是一个具像世界的永恒。(三)表明人类的天职即服侍自然是他们生态神学的核心。莫尔特曼在创造史中显明了人既代表世界也代表上帝的双重身份,指出人具有上帝的形象是一种关系的对应,即在男人与女人区别中合一的关系上与三位一体上帝的内在团契关系相对应,所以,人类只有在与世界区别中合一的关系中,在参与上帝成全世界的服侍自然的过程中,才能彰显出上帝的荣耀。科布从世界进化过程中,显示出人的存在结构产生于世界的生成过程中,人类的超越能力所表现的是一种实现世界进化更大综合的特殊职责。由于他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坚持区别中合一的原则,所以,莫尔特曼从上帝创造活动角度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必然依赖和相互成全关系,科布则从人类经验角度说明了人既不能与自然分离又对自然承担着责任。为此,他们都强调人的主体建设的基本任务是自身的灵肉统一,科布还就生态所需的社会变革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莫尔特曼与科布的生态神学内容丰富,不仅对生态运动而且对神学建设以及思想方法的生态化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但是,他们的生态神学的最大贡献是在互补中形成了一种生态时代的世界观,为处在由一般号召转向持久的生态生存模式建构的生态运动,提供了包括人生信念、宇宙论、价值观在内的综合思想基础。同时,他们在共同信仰追求、不同进路探索中形成的生态神学,以一种内在关联、不可分割、相互加强的互补关系,成为一个生态生存的范例。这样两种互补的生态神学,一方面把生态生存的探索扩展到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引发了众多需要认真探索思考的课题,比如,本论文尝试探讨的与生态运动现实关系较密切的课题,包括交往知识、生物地区性、伦理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主体建设等问题;另一方面,对于尚处在现代化建设之中的中国的生态思考,也极具启发意义,比如,在对生态危机的认识、对现代主义思想的批判、建立世界共同体的观念、关于生态思维的方法以及生态责任等方面,都提供了积极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