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宗教
-
东巴教通论杨福泉 著纳西族东巴教(也多称为“东巴文化”)是一种少数民族民间信仰与文化,《东巴教通论》对东巴教进行了全面系统客观的论述,分析了东巴教的多元宗教因素,将其与纳西族的历史、社会和民俗结合起来进行论析,剖析了东巴教对纳西族社会、民俗等的影响以及二者互动的关系。
-
仪式、信仰与村落生活黄彩文 著《仪式、信仰与村落生活——邦协布朗族的民间信仰研究》作者黄彩文以云南省西南部一个布朗族村寨的民间信仰为个案,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在对民间信仰及其仪式活动如何在一个布朗族社区的反复操演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布朗族集体记忆中的民间信仰是如何影响其历史及当下的社会生活,以及面对社会变迁,社区民众是如何利用他们的民间仪式与地方政府发生互动,争取民间信仰的生存发展空间的过程。作者指出,1950—1970年,邦协布朗族的民间信仰曾一度退出了社区民众的生活舞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政治环境的宽松、布朗族本土知识分子的成长和布朗族族群意识的增强,邦协布朗族的民间信仰及其仪式不仅得到了复兴,而且逐渐成为布朗族争取社会资源和生存空间的文化象征符号,开始参与到地方政府组织的相关活动中,充分展示了民间信仰面对社会变迁所表现出来的极强的适应性。从田野调查的资料来看,民间的力量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并不总是处于被动地位,而是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努力寻求并实现与地方政府的对话。应该说,这一方面是地方文化精英为了拓展民间信仰在社会变迁中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而进行的种种努力的结果,是社区成员在新的环境下为争夺社会资源而采取的一种应对策略;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也为民间信仰的延续与传承提供了相应的生存土壤和发展空间。从这一层面来考察,布朗族的民间信仰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不断再生和不断创造的,是地方政府、文化精英以及民众生活动力等多种因素互动的结果。《仪式、信仰与村落生活——邦协布朗族的民间信仰研究》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
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王淑英 著这本《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主要在甘肃省洮岷地区这一多元文化空间中考察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的展演、运作方式与社会功能。通过田野调查明确指出:洮岷地区的湫神信仰通过迎神赛会、祭祀仪式与口头传统等形式实现了自身的展演;围绕湫神信仰,汉族、藏族、回族、土族等族群之间实现了不同层面上的认同与互惠。汉族、藏族、土族之间因共同的湫神信仰而引发了族际间的全面交流与合作;汉族、回族之间因信仰不同,不能进行仪式上的合作,只能进行生产层面的合作,但仍有某些“意识”上的默认。《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并不仅仅是对洮岷湫神崇拜仪式的本体研究,更侧重于对崇拜仪式中语言崇拜的残留(神词、祭文、祈祷词等)及其以语言为载体的口头传统所发挥的功能的分析。这对于我们分析社会文化认同的复杂性和族群文化的多样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为多元文化空间中的人类学、民俗学口头传统和民间信仰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地方性的民间经验。除“绪论”和“结语”外,《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主体部分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着重描写洮岷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多样化的生存方式及多元化的民间信仰。恶劣的生态环境与不同族群的多样化生存方式为洮岷湫神信仰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性与族群问文化“互化”的基础。第二章主要从历史角度考察洮岷地区18位湫神信仰的形成过程。明清时期,朝廷加强了对洮岷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控制,18位湫神信仰的形成是国家与地方社会共同建构的结果。第三章从洮岷地区的庙会与演剧活动中考察湫神信仰仪式与观念的综合展演。洮岷庙会活动既是民众对自身传承及移民历史的一种叙述,也是对历史上多元文化并存、多族群交流这一“事实”的再现。洮岷演剧与湫神祭祀仪式紧密相连,始终呈现出一种浓厚的仪式色彩。第四章描述分析洮岷地区湫神信仰的仪式专家、祭祀组织与仪式实践。仪式专家“马角”、“水头”对于仪式知识是“全知”的,是青苗会组织的核心人物。青苗会是洮岷地区的湫神祭祀组织,具有仪式与生产方面的职能。围绕各自的湫神,青苗会举行的一系列禳雹、祈雨仪式是人类企图用文化、仪式手段影响自然环境的积极生存策略,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第五章中笔者首次对与湫神信仰相关的传说故事、神奇叙事、“神花儿”、神词等口头传统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深入分析,并指出:与湫神信仰有关的传说、故事、神奇叙事的讲述,起到了解释、维系、强化湫神信仰体系的作用;而在仪式上使用的神词和祭文则是一种沟通人神、显示湫神权威的仪式语言,保证了仪式展演的神圣性。总之,《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通过对洮岷地区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的描述与分析,指出洮岷地区的湫神信仰仪式和口头传统打破了家庭、宗族、村落和族群的边界,在汉族、藏族、土族、回族等多族群共存的时空中实现了不同层次上的文化交流与认同。
-
西藏宗教之旅(意)图齐 著,耿昇 译《西藏宗教之旅》是中国藏学出版社《发现西藏书系·关于西藏的名著》系列丛书之一,由国际著名藏学家意大利科学院院上图齐(GiuseppeTucci,1894-1984)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耿升译审汉译。 《西藏宗教之旅》(原名《西藏的宗教》)最早在1970年于德国的斯图加特以德文版刊行,系图齐与海西希(WaltherHessig,德国著名的蒙古学家)合著的《西藏和蒙古的宗教》一书的前一部分。该书刊行后立即轰动了国际学术界,各国学者竞相翻译。法文版由法国哲学家博士萨耶(R.Sailley)译成,并于1973年在巴黎出版;英译本则分《西藏的宗教》、《蒙古的宗教》两册单独刊行,于1980年在伦敦出版;1986年意大利译本在罗马面世;我国曾在1989年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耿升的汉译本,此次又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刊行图齐的《西藏的宗教》单册。 全书共分7章。第一章吐蕃的前弘期佛教介绍了前弘期佛教在吐蕃的传播以及从印度、汉地两处传入的佛教在吐蕃的冲撞。第二章吐蕃的后弘期佛教阐述了佛教在吐蕃的复兴,藏族大泽师仁钦藏卜和印度高僧阿底峡对佛教在吐蕃传播的贡献以及后弘期吐蕃出现的大寺院。第三章西藏喇嘛教的基本特点则就藏传佛教的教理基础、重要教派、教派之争以及喇嘛的个人行为进行阐述。第四章西藏主要教派的教理,先分五部分介绍藏传佛教的曼陀罗、受度、灌顶仪式、法身。幻身、智慧身以及心、光明等佛教概念及教理;再就觉囊派、噶举派、宁玛派、断派以及密宗的教理加以分析;最后总结了藏传佛教解脱教理的特征。第五章重点介绍藏传佛教寺院僧众的组织、等级、职能、宗教历法、节日,以及寺院的财产和管理。第六章则对一般学者较少关注的西藏民间宗教加以分析。图齐认为,藏传佛教中存在的诸如仪轨、信仰、口头传说等结构系西藏民间宗教的遗产。图齐着重就人类和房宅的保护、灵魂、死亡、神香及焚香、预兆、财产和畜群的保护等西藏民间宗教的重要表现形式进行了阐析。第七章则扼要介绍了本教。 本书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世界名著,文图并茂,可读性很强。初读起来显得繁琐,但这正是其详细深入论述的特长之处。虽然图齐是一名典型的西方藏学家,他的许多观点值得我们作深入研究,具有很大参考价值。图齐教授是国际藏学界权威中的权威,名家中的名家。《西藏的宗教》又是倾注了其毕生精力的藏学世界名著,在国际藏学界的地位相当高,影响相当大,是研究藏传佛教必不可缺的参考书。
-
湖湘文库湖南图腾与图符左汉中 著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中独具地域特色的重要一脉。特别是近代以来,一批又一批三湘英杰,以其文韬武略,叱咤风云,谱写了辉煌灿烂的历史篇章,使湖湘文化更为绚丽多彩,影响深远。为弘扬湖湘文化、砥砺湖湘后人,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决定编纂出版《湖湘文库》大型丛书。
-
奥古斯丁论善恶与命定(加)李锦纶 著,石敏敏 译关于奥古斯丁的研究,过去多从柏拉图思想传统切入问题,很少注意奥氏早年所接触的摩尼教带来的背景性影响,所以这个领域仍是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与此关联又极具研究价值的是追踪其早期思想的发展轨迹,以理解其定型观念的历史条件。《奥古斯丁论善恶与命定:摩尼教的影子作用》专注于他四十六岁前的著作,以“善”为主轴,分别探讨至善、个人的恶、与命定三个相关论题;它们分属于上帝论、罪恶论、与救赎论范围。这将交代摩尼教宇宙善恶二元观如何成为奥氏预定论形成的背景因素。《奥古斯丁论善恶与命定:摩尼教的影子作用》由李锦纶编写。
-
古典时代犹太教导论(美)科亨 著,郑阳 译《古典时代犹太教导论》在国外是畅销的学术经典作品。通过这部作品,科亨教授对第二圣殿时代的犹太文明进行了全景式的分析,探究了第二圣殿时代犹太教向拉比犹太教的转变以及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分离。他综合研究了第二圣殿时代的宗教、文献、历史,对这一时期犹太文明的性质,包括犹太人与外邦人的关系、犹太宗教在更大社团中所发挥的功能、犹太宗派主义的发展等,提出了真知灼见。此外,科亨教授对圣经正典的形成过程和拉比犹太教的根源也提供了清晰的解释。《古典时代犹太教导论》内容丰富,文字流畅,注释精炼,既适于对此段历史感兴趣的一般读者,也适于专业学者研究之用。
-
四大菩萨与民间信仰李利安 等著“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是一个跨学科的课题,它涉及宗教学、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五个学科。《四大菩萨与民间信仰》主要分四个专题: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
-
日月潭边邵人社会宗教文化唐卫青 著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基地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问题研究中心“民族发展与民话关系问题”实证研究高级讲习班田野调查报告选
-
辽宁地区妈祖文化调查研究孙晓天 著《辽宁地区妈祖文化调查研究:以东港市孤山镇为例》是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辽东妈祖文化的专著,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比较全面地梳理出妈祖信仰在辽东传播的历史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