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宗教
-
婆罗门教姚卫群 著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的主要宗教,教义繁复,思想玄奥精微,在印度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佛教等宗教派别有较大影响。佛教最初的不少理论就是在批判改造婆罗门教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当代世界中影响极大的印度教的主要理论成分也是以古代婆罗门教的思想为基础的。姚卫群所著的《婆罗门教》对婆罗门教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论述了婆罗门教的历史发展、文献、理论、分支、人物等,并分析了与其他宗教派别的关系。《婆罗门教》涉及内容广泛丰富,展示了东方文化的重要特色。
-
沈氏玄空学(清)沈竹礽 编,姚国华,柯誉 整理玄空风水学是堪舆学中的一种,其历史悠久。它源于河洛理数,以干支、阴阳、九宫、八卦为依据,经过先贤千百年不断的演绎升华而形成了结构严谨、逻辑性很强的一门系统的学问。《沈氏玄空学》是清代玄空风水学家沈竹扔从章仲山《阴阳二宅录验》中,以其智慧悟出的玄空学大作。《沈氏玄空学》是沈竹扔辞世后,由其长子沈祖绵与沈氏门生.将沈氏生前留下来的手稿整理成四卷本出版的。后再版时,沈氏长子及门生又从沈氏生前手稿、信函及笔记中搜集了更多的相关内容,增补入书二卷,四卷本增为六卷本,更名为{增广沈氏玄空学》。此书发前人不传之秘,引导后学玄空风水于正路,在玄空风水学上功绩卓著,成为玄空风水学研究者必读之书,也成为风水学上的划时代名著。
-
古犹太教(德)韦伯 著,康乐,简惠美 译《古犹太教》原为《古犹太教》第一篇第一章的注。在《宗教社会学论文集》一书里,韦伯习惯在各书的首章里说明他在处理此一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重要参考文献以及更重要的研究史的回顾。韦伯的作品集:学术与政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法律社会学·非正当性的支配、支配社会学、中国的宗教、印度的宗教、古犹太教、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世界。
-
阿维斯塔(伊郎)贾利尔·杜斯特哈赫 选编,元文琪 译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20世纪50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为此,我们从1981年着手分辑刊行,至2010年已先后分十一辑印行名著460种。现继续编印第十二辑。到2011年底出版至500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得更好。
-
传统与变迁刘大可 著《传统与变迁:福建民众的信仰世界》在掌握大量文献与田野调查双重资料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对福建民间信仰活动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生动描述,从中总结了福建民间信仰的诸多特点,揭示了福建民间信仰活动的社会功能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对于正确、妥善地处理当前中国民间信仰普遍存在的散漫状况,将民间信仰活动纳入政府的管理轨道,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普遍的实用价值。
-
魂灵(美)玛丽·罗奇 著死亡是永远的终结,还是另一段生命的开始?永生是否存在?这是长久以来困扰人类的难题。在本书中,作者玛丽.罗奇记述了历史上人们对灵魂的探索历程,并亲自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探索,从印度农村到英国灵媒学校,从剑桥大学图书馆到杜克大学医学院,从劳伦森大学意识研究试验室到北卡罗来纳州的乡村,再到弗吉尼亚大学手术室。作者以极大的智慧和不倦的好奇心将读者带上了一段奇异的旅程。
-
中国古代民间信仰马新,贾艳红,李浩 著《中国古代民间信仰:远古—隋唐五代》卷分别由山东大学教授马新、天津师大教授贾艳红、山东大学副教授李浩撰写。该卷作者注重对古代民间信仰的整体性和贯通性研究,从基本问题做起,筚路蓝缕,“且耕且耘,走出一条自己的研究道路”。在民间信仰起源的问题上,作者认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民间社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民间信仰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精神世界,其主体就是发?于民间社会或主要传承于民问社会的各种信仰与崇拜。民间信仰来源于原始信仰与崇拜,以及文明社会演进过程中首先发生并流传于民间社会的信仰与崇拜。作者吸纳了远古社会的最新研究成果,论述了在文明社会诞生过程中,城乡分野出现,上层社会与民间社会分别形成,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国家,而民间信仰是伴随着民间社会的形成而形成的。该书还深入考察了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从远古至隋唐五代长达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历程,探寻在不同历史时期民间信仰发展的轨迹与特征,力图予民间信仰以整体性和贯通性研究。
-
季羡林全集·第二十一卷·译著二季羡林 著我感到我们现在似乎存在一种“偏食”现象,就是只关注介绍英美的,图书、影视几乎都是这样。先进文化绝不是只有英美有。从文学翻译来讲,其实古与今、东方与西方、高雅与通俗,乃至不同门类、不同体裁,都应该择优翻译,协调介绍。
-
季羡林全集·第二十五卷·译著六《季羡林全集》编辑出版委员会 编本卷收入作者译作《罗摩衍那》第四篇《猴国篇》。作者翻译《罗摩衍那》全书始于1975年,完稿于1983年,历时十载。译文依据印度巴罗达东方研究所出版的《罗摩衍那》精校本(1960一1975年),包括《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后篇》七篇。目录中对每一章的内容概述文字出自译者之手,在正文标题中不再出现。《猴国篇》于198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经修订收入江西教育出版社《季羡林文集·第二十卷》(1995年)。此次编入((季羡林全集》,特请黄宝生、郭良鋆两位先生重新审读,,改正了少量文字与标点的错讹,在此致谢。
-
季羡林全集·第二十六卷·译著七季羡林 著,《季羡林全集》编辑出版委员会 编第五篇《美妙篇》主要是显示悉多的贞洁和哈奴曼的英勇。对哈奴曼的描写却有点弄巧成拙。火烧楞伽一场,作者本意是显示哈奴曼的机智,但显示的却是愚蠢。诗歌本身也有点难以自圆其说。即以艺术性而论,这一段是拙劣的。有人认为这一段是后人窜入的,这是很精辟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