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宗教
-
中国宗教论卓新平 著暂缺简介...
-
反思与会通卓新平 著暂缺简介...
-
南方民族原始信仰文化胡晨 著《南方民族原始信仰文化》突破了以往研究多注重单一区域、单一民族历史的局限,从我国南方民众的生存环境、原始的灵魂观念、神灵崇拜、图腾与祖先崇拜、巫傩之风、日常生活中的信仰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索,并力图从文化人类学、神话学、哲学、文化心理学等多重角度,展示南方乡间群落的发展历史,诠释其民间文化的丰富内涵。笔者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南方民众的原始信仰文化,其内核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这就厘清了南方民间原始信仰文化研究的当代社会意义。
-
信仰但不从属(英)格瑞斯·戴维(Grace Davie)著《英国的宗教——信仰但不从属》是宗教社会学的经典,已被翻译为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但尚没有中文译本。格雷斯 戴维以英国的情况,研究了欧洲国家的世俗化,在本书的*版《1945年后英国的宗教:信仰但不从属》中,她提出“信仰但不从属”的概念,该概念成为描述西欧北欧世俗化的核心概念,该书也奠定了她作为国际级学者的地位。在这一版中,她提出“代理式宗教”概念,这是国际世俗化理论的*进展。本书的引进,将弥补国内对欧洲世俗化理论经典著作引介出版的不足,具有很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
周氏冥通记校释释 著,陶弘景,撰,王家葵 校《周氏冥通记》,陶弘景撰,共四卷,由周子良传记、周子良冥通记,以及陶弘景进呈给梁武帝的启事并梁武帝诏答三部分构成,前两者是本书的核心。传记主要叙述周子良的生平、性格,交代了周子良师从陶弘景的经历,尤其是他在二十岁突然去世前的一年多的时间内神秘莫测、不可理喻的怪异行为;冥通记则是陶弘景根据周子良“遗留”的与神仙沟通的文字材料编排、注释而成,揭示了周子良从梁武帝天监十四年(515)五月二十三日至次年十月二十七日之间,以冥通的方式(神仙“入梦”或“现身”)奇遇神仙,直至最后解化升仙(自杀)的故事。《周氏冥通记》是研究南北朝时期的神仙道教、佛道关系、文学创作、语言词汇等问题的珍贵文献。 此次校释,以《正统道藏》本为底本,以《秘册汇函》本为校本,并参考了《津逮秘书》本、《唐宋丛书》本和《说郛》一卷本。书末附有《周氏冥通记创作发覆》和《周氏冥通记文本解析》两篇文章,抽丝剥茧般地解析了陶弘景杜撰《周氏冥通记》的背景、动机和创作技巧,引人入胜。本书是一部校释质量上乘,且极富学术创见的古籍整理著作。
-
边缘职业群体的自我建构李耕 著《边缘职业群体的自我建构:以术数从业者为例》讨论术数从业者在灰色地带寻求职业合理性的过程即自我建构的过程。田野调查发现,从业者的自我合理化过程从知识体系、制度组织、效果动机等层面展开,以文化民族主义、传统主义、心理咨询作为意义依托,并积极效仿专业化等现代社会组织特征。术数从业者的自我建构过程,印证了各个地方的文化均会遭遇的一个经典命题,即在市场、理性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与科学理性相违背的民间信仰活动及信念自身会有更新演变的过程。其自我赋权一方面受制于主流,另一方面又紧密攀附正统话语、借用现代性的体系。民间实践活动灵活地重建与主流社会的关系,对这个过程的研究启发我们反思哪些社会文化因素支持了术数的横行,有助于我们出台有效的管理措施,以规范诸多民间信仰实践。
-
中国古代的婆罗门教和婆罗门文化影响严耀中本书是关于中国古代所受到的婆罗门教和婆罗门文化影响的研究性著作。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作者从数以千计的文献和文物中钩沉出婆罗门教和婆罗门文化在中国古代存在的种种证据。这些证据包括一个成熟宗教所应该有的全部元素,如神职人员及其传教活动、宗教场所、经籍、信徒墓葬等等,以及文化的各个领域。作者用“碎片分合”、“借瓶送酒”等机制来说明婆罗门教及婆罗门文化是如何输入中国的。为此,该书还在理论上阐释了一种宗教文化传播到异地或异文化领域的标准及标界,并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充分进行了图像和文献的相互释明。这些工作都是以往学者很少甚至没有做过的,对于中国宗教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的完整和准确有着重要意义。
-
唱诵瑜伽﹝印﹞斯瓦米,·希瓦南达《唱诵瑜伽》是近代瑜伽及吠檀多哲学大师斯瓦米 • 希瓦南达关于唱诵瑜伽的专著。本书不是简单对唱诵词句及诵法的解析,而是从瑜伽修习的角度深入地阐释了唱诵的概念、唱诵的意义、如何通过唱诵进行修习、唱诵作为瑜伽修习方式如何与其他瑜伽习练结合,以及唱诵修习的规则和纪律。本书还详细介绍了数十个印度传统的经典曼陀罗,力图使瑜伽习练者深入理解瑜伽唱诵,并通过唱诵提升瑜伽修习的质量。
-
香港全真教研究李大华本书以香港全真道教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处境为研究对象,采取了哲学、历史学和宗教社会学的交叉学术视野,多方面地透视这一宗教历史现象。该书广泛搜罗方志、碑刻、传记、著作,对于全真道教究竟何时传入广东这个学术悬案,展开小心的论证;对清末、民国时期,在华南地区发生的一场以扶鸾结社为基本内核的社会慈善运动进行解析,指出道教世俗化运动的轨迹。本书还对全真教对于现代香港社会的服务做了调研,指出其因慈善而起又回归宗教团体的过程,其在慈善与社会关怀方面,承担了内陆地区道教所不曾承担的社会责任,故此,其在办学兴教、敬老养老、抚恤安慰以及生死关怀等方面做出了大量业绩。全书还保留了有价值的深度访谈内容,这部分既支持了该项研究,又有着超乎该研究的价值,许多的内容是书籍和文献都不曾保留、却是研究香港宗教历史与现状的不可或缺的。
-
萨满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陈佳基于萨满艺术的发展现状,从艺术学视角,进行北方民族萨满艺术类非遗的艺术规律形成与表现、传承方式、当代延伸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核心部分是回答萨满艺术的艺术规律问题,从萨满艺术与社会历史关系方面、萨满艺术与仪式活动关系方面、萨满造型艺术个案三方面,全方位地总结萨满艺术规律的形成与表现。在理清萨满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回答了萨满艺术有效传承的问题。并从当代美术创作的角度深化萨满艺术研究,研究当代艺术家在萨满艺术领域的探索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