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
-
大公会议史纲菲利普·休斯 著在西方文明的沿革脉络中,自古典晚期开始,便恒亘着世俗与宗教这两条持久而强劲的脉线,二者既相对独立,又紧密交织。就宗教脉线而言,影响**、地位**者莫过于天主教传统,而对这一传统提供“神理”及“法理”支撑的,除了《圣经》之外,最为重要的便是由历次“大公会议”( General Council,亦译“公会议”或“圣公会议”)制定并颁布的各种教规、教令及改革法令。在早期基督教以及后来的天主教会历史上,被天主教会认可的“大公会议”有21次,其中有18次是在古代各个历史时期(4世纪—16世纪初,涵盖上古晚期和中世纪)召开的。那么,什么样的宗教会议方可被称为“大公会议”?基督宗教各派别在大公会议认定标准上存在什么样的分歧?每次大公会议是在什么状况下召开的?代表性人物有哪些?主导性的思想是什么?在会议进程中,共识是如何形成的?对于分歧有是如何处理的?前一次大公会议与后一次大公会议之间的关联性如何?《大公会议史纲》将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给予解答。本书中文版依据Philip Hughes, The Church in Crisis: A History of the Twenty Great Councils (London: Burns & Oates, 1961) 译出,并由中译者增补“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1962—1965年)”一章。本书系陈文海主持的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近世以前“大公会议”文献研究 ((14AZD066))成果之一。
-
致巴黎大主教博蒙书[法] 卢梭 著,李平沤 译1762年5月24日,《爱弥儿》一书在法国初版发行,但这部“呕心沥血的”作品却给卢梭带来了无尽苦难。同年6月9日巴黎高等法院正式签发逮捕令缉拿卢梭,并当众焚毁收缴的《爱弥儿》。此后,卢梭受到一系列迫害,被迫流亡长达八年之久。在对卢梭的诸多攻击中,卢梭一向敬重的博蒙大主教以主教之尊发表了一篇针对卢梭《爱弥儿》中“一个萨瓦省的牧师的自白”的《训谕》,指摘卢梭亵渎宗教,是一个反基督的、不信神的魔鬼。本书即是卢梭针对博蒙大主教的《训谕》发表的一篇回应之文,写于1762年11月。在该书中,卢梭阐述了自己的宗教观点,声明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但他不是教士们的门徒,而是耶稣基督的门徒。
-
基督宗教研究卓新平 编《基督宗教研究》第28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所编。其学术性及时代感强,栏目板块灵活多样,纵横适宜,为读者提供了知识上的巨大信息量和阅读上的弹性选择性。本辑分为八大板块,即“历史回溯”“思想探讨”“经典解读”“交流互鉴”“交叉学科”“焦点论坛”“研究综述”等内容,所发表的研究论文连贯、系统地反映基督宗教研究领域学者的学术心得,捕捉学术走向的动脉,发现热点、焦点和亮点问题。而且,这些成果还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是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对话、交流、沟通的学术硕果和思想结晶;是政、教、学三界研究和了解基督教文化和动态的有益参考资料。
-
时间、恶与意志石敏敏 著,石敏敏 译本卷著作收录了奥古斯丁三篇作品:《八十三个问题汇编》(388-395年)、《答辛普利奇的问题汇编》(396-398年)以及《杜尔西提乌斯的八个问题》(425年)。这三篇作品涵盖了奥古斯丁早期、中期和晚期三阶段。对于有兴趣了解奥古斯丁整体思想脉络的读者们来说,这实在是不可错过的一部作品,可以从中得见奥古斯丁从早期到中晚期思想的重要转变,尤其在有关神圣恩典在人的活动里面的地位方面。奥古斯丁的中晚期作品主要围绕神圣恩典诠释人的存在状况,并且他凋整了早期有关自由意志的论说,更明晰绝对地阐释了人的恶和罪,进而演化出了预定论。本卷著作是读者们进入奥古斯丁浩繁的思想和抽象的思辨的方便路径。
-
基督教学术张庆熊,徐以骅 著《基督教学术(第二十四辑)》收录的文章包括圣经研究、基督教的神学和哲学、中国语境下的基督教研究等方面,我们依照这样的内容分类并结合时间次序进行编排。其中有关圣经研究的文章只有两篇,但有必要提一下圣经研究的重大思想意义和学术价值。按照基督教的正统教义,圣经是神圣启示的记录,基督教神学应以圣经为依据论证基督教的信仰。然而,阅读了这两篇有关圣经文章的读者会发现,圣经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编撰起来的,且可以按照新的历史发展情况加以解释。对圣经编撰过程的研究和经义的诠释是圣经学的重要课题。西方的经学如同中国的经学一样在古往今来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主宰着人生意义的认识和社会政治思想的大方向。希伯来圣经中的历代志(以《撒母耳记》《列王纪》为主)有点像儒学经典中的春秋三传。历代志的作者称为“文士”,是大卫以来以色列王国所设立的官僚机构中的“史官”与“书记”,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也有类似的机构设置和文士阶层。历代志的内容决非仅仅是史料,更重要的是带有褒贬的“微言大义”,这在圣经中被视为上帝通过历史所展示出来的神圣启示的内容,在中国的儒家思想中被认为是天道和天理的体现。这样的对历史意义的阐发和人物功过的评价有的是当时的“史官”与“书记”本来就加上的,有的是在后来的编撰过程中添加上去的。圣经学的研究旨在阐发其中的思想意义和揭示它们实际发生的过程。那么如何对此加以研究呢?找出各种相关的文本,梳理它们演变的谱系,寻找它们共同的“底本”,再加上考察带有时代烙印的文士阶层的“集体意识”和为某种政治目的或信仰认同而编撰的思路。近代以来西方圣经学研究与圣经批判相结合,构成西方启蒙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现当代它又与民族解放运动和对后殖民主义的批判相结合。可见,圣经学决非一家之言,而是呈现出左与右、革新与保守的百家争鸣的局面。有关基督教的神学与哲学的关系也同样是丰富多彩的。在本辑收录的诸多相关文章中能够看出基督教神学与哲学的互相影响和历史演变的过程。在《康德(万物的终结)中的末日审判思想考辨》那篇文章中能够看到,康德对基督教末日审判教义的理性诠释在当时的保守派眼中是对基督教信仰的大逆不道的恶毒亵渎,但在今天的某些接受了理性启蒙的基督教神学家那里却被视为对基督教伦理价值观念之精髓的“抽象继承”。
-
何西阿书坎伯·摩根 著,巩咏梅 于国宽 译《何西阿书》是“摩根解经丛卷”系列之十二,该系列中文简体版已经出版了《以赛亚书》《耶利米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使徒行传》《罗马书》《哥林多书信》《希伯来书》《诗篇》。
-
终极关怀杨慧林 编《基督教文化学刊》由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主办,也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的成果之一。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性,可供相关人士参阅。
-
基督教思想评论[加] 许志伟 编本书本着严格的学术规范、深入细致的研究宗旨,收录了当前国内学者关于基督教神学、圣经、基督教与文学艺术、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中国基督教、书评、研究综述等方面内容的研究。《基督教思想评论(总第24辑)》收录了《克莱门特不动情思想探析》《论中国基督教界对于非基运动的民族主义回应》等文章。
-
《以赛亚书》研究姜宗强 著《研究》为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以赛亚书》研究的结项成果。《研究》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主要是对《以赛亚书》1-39章的核心主题研究,包括和平、公义、弥赛亚、以马内利的记号等。中卷主要是对《以赛亚书》40-66章的研究,这一卷的中心主要集中在对40-66章中持续争论的社群冲突的性质给出一个解答和论证,旁涉其他主题。下卷《以赛亚书》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跨文本诠释,主要运用“跨文本诠释”这样新的方法论跨越解读圣经《以赛亚书》与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主题,包括跨文本诠释《以赛亚书》与杜甫诗篇中的“和平”主题;跨文本诠释《以赛亚书》与《列子》中的“环保”主题;跨文本诠释《以赛亚书》与《礼记》中的“社会理想”主题等等。通过这种跨越中西文化语境的解读,笔者希望强调从中华民族自身固有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创新圣经文本诠释的动力和资源,强调中国文化传统与圣经文化传统的互动,可以贡献中国圣经学者不同于西方圣经学者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域,也可以发现和探索中国圣经学者学术创新的动力与突破口,这是《研究》,也是本项研究尤具价值和启发的地方。
-
宗教与历史陶飞亚 著本辑共收入15篇文章,分为主题演讲(2篇),文本、思想与诠释(4篇),舆图、书籍与文献(4篇),人物、礼仪与文化交流(5篇)四个版块。1.主题演讲刊载了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主任、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教授,以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李天纲教授的两篇演讲文稿。两位教授分别以提纲挈领的方式介绍了中欧之间的书籍、文化传播。2.文本、思想与诠释栏目,中山大学梅谦立教授对卫方济《中国哲学》有关“天”的属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上海大学肖清和教授以马若瑟《三一三》为中心探讨了三一论思想及其发展源流,复旦大学蒋硕博士对珍稀文献《狮子说》的底本进行了考证,中南大学谭杰博士详细梳理了晚明时期西方文艺复兴伦理学在中国的译介情况。3.舆图、书籍与文献栏目,分析了艾儒略刻印的地图、北堂藏汉文古籍,信仰与家谱编修之间的关系、利玛窦对中西文献交流史的贡献等问题。4.人物、礼仪与文化交流栏目,讨论了李问渔的生平事迹与著作数量类别、中国礼仪之争被抑制的祭礼、明末清初反教运动中的反教权主义、澳门在中欧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上海伯大尼孤儿乐园的发展源流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