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

作者:(英)斯密 著,何丽君 编译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5-01

ISBN:9787200092936

定价:¥23.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西方经典悦读系列·大师经典·通俗阅读:道德情操论》探讨人类追求财富的原因,让你深刻认识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着的道德与财富之间的矛盾。《西方经典悦读系列·大师经典·通俗阅读: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从道德心理学角度,对人的行为动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认为人的自爱动机天然地受到“同情”机制的平衡和制约,从而使人的求利激情得到抑制和缓和,使人的逐利行为合乎道德规范和正义的基本要求,“求富有道”也就达到了基本的美德标准,因而《道德情操论》对人的行为动机的探索,实际上是对“理性经济人”行为的道德约束机制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理性经济人”的求利行为寻求道德基础或者说进行伦理上的辩护。据此,我们认为,尽管《西方经典悦读系列·大师经典·通俗阅读: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这两部著作的内容各有所侧重,但其精神实质基本上是一致的,彼此之间不存在矛盾和冲突,因而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所提出的著名的“亚当·斯密问题”——即《西方经典悦读系列·大师经典·通俗阅读: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对比悬殊、相互矛盾的问题——实际上不称其为真正的问题。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1723年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Univeity ofGlasgow)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1740-1746年间,赴牛津大学(Colleges atOxford)求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1750-17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授。还兼负责学校行政事务。这一时期,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而后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3年时认为《国富论》己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饰此书,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1778-1790年间亚当·斯密与母亲和阿姨在爱丁堡定居,1787年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荣誉校长,也被任命为苏格兰的海关和盐税专员。1784年斯密出席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任命仪式,因亚当·斯密之母于1785年5月去世所以迟未上任。1787年他才担任校长职位至1789年。亚当斯密在去世前将自己的手稿全数销毁,于1790年7月17日与世长辞。享年67岁。
目录
编者的话
导读求富有道即合德
第一卷 论行为的合宜性
第一篇 论合宜感
第一章 论同情
第二章 论彼此同情的快乐
第三章 论感情的一致性是我们用以判断别人行为是否合宜的标准
第四章 续前章
第五章 论可亲可敬的美德
第二篇 论各种适宜的激情
第一章 论源于肉体的激情
第二章 论源于习惯的激情
第三章 论不友好的激情
第四章 论友好的激情
第五章 论自私的激情
第三篇 论幸运与否对判断行为合宜性以及情景差异与对赞同态度的影响
第一章 论对悲伤和快乐产生同情的激情程度的比较
第二章 论野心的起源及社会阶层的区别
第三章 论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风气对道德情操的败坏
第二卷 论优点和缺点,或奖赏与惩罚的对象
第一篇 论对优点和缺点的感觉
第一章 论报答应该感激的人,惩罚应该愤恨的人
第二章 论感激或愤恨对象的合宜性
第三章 论赞同施恩者才能同情受益者的感激和赞同损人者就不能同情受难者的情形
第四章 对前几章内容的概述
第五章 对优点和缺点感觉的分析
第二篇 论正义与仁慈
第一章 两种美德的比较
第二章 论对正义和悔恨的感觉,以及对优点的自觉
第三章 论这种天性结构的效用
第三篇 论涉及行为的优点或缺点时命运对人类情感的影响
第一章 论命运产生影响的原因
第二章 论命运影响所及的范围
第三章 论这种情感不恒定的根本原因
第三卷 论评判自我的情感和行为的基础,以及责任感
第一章 论自我认同和不认同的原则
第二章 论对赞扬以及值得赞扬的热爱,对谴责以及该受谴责的畏惧
第三章 论良心的影响和权威
第四章 论自我欺骗的天性,以及普遍原则的起源和作用
第五章 论被视为上帝的法则的道德普遍原则的影响和权威
第六章 论责任感对我们行为的影响
第四卷 论效用对赞许感的意义
第一章 论效用赋予一切艺术品以美,及这种美所具有的广泛影响
第二章 论效用赋予人的品质和行为以美,及这种美所获得的影响
第五卷 论习惯和风气对道德赞许情感的影响
第一章 论习惯和风气对美丑评价的影响
第二章 论习惯和风气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第六卷 论有关美德的品质
第一篇 论个人品质对自身幸福的影响,或论谨慎
第二篇 论个人品质对别人幸福的影响
第一章 论天性使我们关心个人所依据的次序
第二章 论天性使我们关注社会团体所依据的次序
第三章 论博爱善行
第三篇 论自我控制
结论
第七卷 论道德哲学体系
第一篇 论应在道德情感理论中考察的问题
第二篇 论对美德本质的各种说明
第一章 论体现为合宜性的美德体系
第二章 论体现为谨慎的美德体系
第三章 论体现为仁慈的美德体系
第四章 论放荡不羁的体系
第三篇 论关于赞同本能的各种体系
第一章 论从自爱推断出赞同本能的体系
第二章 论将理性作为赞同本能根源的体系
第三章 论将情感视做赞同本能的体系
第四篇 论道德实践准则的不同论述方式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