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丁福保大德文汇
作者:丁福保 著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4-01
ISBN:9787508068978
定价:¥7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丁福保(1874-1952),字仲祜,号畴隐居士。江苏无锡人。自幻入家塾就读国学,曾受学于江阴南菁书院,后乃潜心医学,师从赵元益。因赵元益博通中西医学,丁福保遂亦精通中西医。1909年参加医科考试,获优等内科医士证书,开始行医。后被派往日本考察进修,回国后在上海办医院、疗养院,并设医书局刊行医书。1910年创办《中西医学报》,致力于编译日文西医书,向我国医界介绍西医知识,对中西医学的传播均有贡献。曾译述和编著的医书籍达160余种,编有《说文解字诂林》正续篇、《佛学大辞典》、《古钱大辞典》等巨著。先生热心收集整理古籍。曾编印不少善本古籍,诸如《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历代诗话》及其续编、《清诗话》、《文选类话》等。编辑整理时,\误者正之,伪者删之,阙者补之\。1904年偶读《释氏语录》,开始接触佛教,后从杨仁山居士学习佛学。1914年起,他信奉佛教,宣扬佛学,编写了一系列佛学入门读物,笺注了《金刚经》、《六祖坛经》等十多种佛经,合之以《佛学丛书》予以出版。1912年起,丁福保先生开始编纂《佛学大辞典》。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他呕心沥血。至1919年完成了编纂工作。1922年《佛学大辞典》正式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新式佛学辞典,此书辑录佛学词条3万余,360多万字,内容广泛,基本上囊括了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佛学大辞典》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如名数、物名、地名、书名、人名、术语、杂语、譬喻、故事、仪式、图象等,然后解释其词义,征引其出处。凡一词多义的,则依次列出,间或作必要考证。对于翻译的重要专有名词、术语、人名、佛典等,均注明梵文与巴利文。此外,全书还编有详细的辞条索引,便于检索。1952年逝世,享年79岁。一生著述等身,除《佛学丛书》以外,流传最广、最为人所称道的,则为他主持编纂的《佛学大辞典》。本书是丁福保居士著作的精选集。
作者简介
王志远,字正斋,号沛溪。祖籍山东省海阳市盘石镇佐定山城。1948年农历四月十五日生于北京。文学博士、哲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文化艺术研究室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宗教学系客座教授、中国佛学院客座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宗教艺术史》主持人、北京大通智胜景观规划设计院院长。担任绍兴会稽山兜率天宫景区、上海金山东林寺景区、广西上林金莲湖金珂玄雷景区等处的总策划设计师。少年时代,书法绘画分别受教于中央文史馆馆员书法家彭八百和北京画院院长国画家王雪涛。1993年后,为各地著名佛寺题写楹联匾额,书法作品被海内外多处收藏,多次发表并收入书法集。曾主办《中日佛教书画大展》,《首届中国宗教书画巡回展》。以“今世达摩”美名享誉各界,中国艺术家联盟网列入名家栏目,设立书画艺术馆。2008-2011年出任中华佛教文化院副主席、《宗风》杂志社社长兼主编、“中华佛教宗风论坛”秘书长、中国书画禅研究院院长、山东省海阳市沛溪书院院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高级研修中心主任。
目录
六祖坛经笺注
序
后序
笺经杂记(十四)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略序
坛经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笺注
行由品第一
般若品第二
疑问品第三
定慧品第四
坐禅品第五
忏悔品第六
机缘品第七
顿渐品第八
护法品第九
付嘱品第十
跋
六祖能禅师碑铭
曹溪第六祖赐谥
大鉴禅师碑
大唐曹溪第六祖
大鉴禅师第二碑
历朝崇奉事迹(附录)
佛经精华录笺注
序
笺经杂记八
总纲
忏悔
伦理
五蕴
四谛
十恶十善
十二因缘
六度
达观
无我
归向
佛性
净土
附录
静坐法精义
自序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静坐法之基础
第三章静坐之方法
第四章静坐法最上乘之境界
第五章杂论
序
后序
笺经杂记(十四)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略序
坛经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笺注
行由品第一
般若品第二
疑问品第三
定慧品第四
坐禅品第五
忏悔品第六
机缘品第七
顿渐品第八
护法品第九
付嘱品第十
跋
六祖能禅师碑铭
曹溪第六祖赐谥
大鉴禅师碑
大唐曹溪第六祖
大鉴禅师第二碑
历朝崇奉事迹(附录)
佛经精华录笺注
序
笺经杂记八
总纲
忏悔
伦理
五蕴
四谛
十恶十善
十二因缘
六度
达观
无我
归向
佛性
净土
附录
静坐法精义
自序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静坐法之基础
第三章静坐之方法
第四章静坐法最上乘之境界
第五章杂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