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民事科技证据研究

民事科技证据研究

作者:王继福 等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5-01

ISBN:9787513012737

定价:¥4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民事科技证据研究》分为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从界定民事科技证据的概念和分析民事科技证据的法律性质、基本特征入手,分别阐述了国内民事诉讼和国际民事诉讼中科技证据的适用规律,分析了美国科学证据可采性标准的变迁对我国的启示,介绍了世界科技证据制度改革的探索情况,最后对中国科技证据的立法进行了展望。分论部分则论述了几种具体的民事科技证据,包括鉴定意见、视听资料、电子证据、测谎结论。通过对上述民事科技证据问题的研究探讨,希望能对更好地运用科技证据开展民事证明活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民事司法公正,加强科技证据立法有所助益。
作者简介
  王继福,男,1967年生。1989年从辽宁大学法律系毕业后从事过八年审判工作。1996年到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主攻民事诉讼法。1999年到燕山大学任教,现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诉讼法专业硕士生导师。本书系其主持的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事科技证据研究”(项目编号:HB10HFX077)的最终研究成果。
目录
总论
第一章 民事科技证据概述
第一节 民事科技证据的概念
一、科技的含义
二、民事科技证据的界定
第二节 民事科技证据的法律性质
第三节 民事科技证据的基本特征
一、民事科技证据的基本特征探究
二、探究民事科技证据基本特征的启示
第二章 国内民事诉讼中科技证据的适用
第一节 民事科技证据的取证
一、民事科技证据取证的概念
二、我国民事科技证据取证制度的现状
三、我国民事科技证据取证制度的完善
第二节 民事科技证据的质证
一、对民事科技证据质证的必要性
二、我国民事科技证据质证制度的现状与缺陷
三、我国民事科技证据质证制度的完善
第三节 民事科技证据的认证
一、民事科技证据认证的必要性
二、我国民事科技证据认证制度的缺陷
三、我国民事科技证据认证制度的完善
第四节 民事科技证据的证据规则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二、意见证据规则
三、证据补强规则
四、平视科技证据规则
五、在采用常识证据无法或很难查清案件事实时才使用科技证据原则
六、惟科技证据不得定案原则
第五节 民事科技证据的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一、民事科技证据的证据能力
二、民事科技证据的证明力
第三章 国际民事诉讼中专家证据(科技证据)的适用
第一节 专家证据的含义
第二节 专家证据领域里的法律冲突
一、有关专家的法律冲突
二、有关专家证言的法律冲突
第三节 专家证据的定性对法律适用问题的影响
一、将证据问题定性为程序问题的国际私法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
二、对程序问题适用法院地法原则的检讨
三、对专家证据的合理定性
第四节 解决专家证据法律冲突的方法
一、实体性证据规则法律冲突的解决方法
二、程序性证据规则的法律适用
第五节 对证据规则法律适用的限制
一、公共秩序保留
二、反致
第四章 美国科学证据可采性标准的变迁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美国科学证据可采性标准的变迁
一、美国科学证据可采性标准的演变历程
二、对美国科学证据可采性标准的演变的评论
第二节 美国科学证据可采性标准的演变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的相关立法应定名为科技证据立法
二、我国应加快科技证据立法的步伐
三、我国的科技证据立法应重视优先确立审查科技证据科学可靠性的科学标准
四、我国法庭应加强对科技证据的质证
第五章 世界科技证据制度改革的探索
第一节 两大法系国家科技证据制度改革的趋势
一、英美法系国家科技证据制度的优点与缺点
二、大陆法系国家科技证据制度的优点与缺点
三、两大法系国家科技证据制度的互相融合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科技证据制度改革的典型:意大利的“技术顾问制度”
一、意大利“技术顾问制度”的创立背景
二、意大利“技术顾问制度”的内容
三、意大利“技术顾问制度”评析
第三节 中国的科技证据制度改革:专家辅助人制度
一、有关专家辅助人的立法、司法解释及其本意
二、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缺陷和完善
第四节 我国司法鉴定人制度对专家证人制度的借鉴
一、专家证人制度概述
二、专家证人制度的评析
三、我国司法鉴定人制度完善中的借鉴
四、结论
第六章 中国科技证据立法的展望
第一节 科技证据立法的含义
第二节 域外法治国家科技证据立法的考察
一、域外法治国家的科技证据立法对象
二、域外法治国家的科技证据立法模式
三、域外法治国家的科技证据立法内容
第三节 我国科技证据立法的设计
一、立法思路
二、立法模式
三、立法内容
分论
第七章 我国争议鉴定意见的解决机制
第一节 争议鉴定意见概述
一、争议鉴定意见的概念
二、争议鉴定意见的影响
三、对争议鉴定意见的理性认识
第二节 我国争议鉴定意见出现的原因
一、我国鉴定意见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二、我国鉴定的实施制度不完善
三、我国鉴定意见的适用制度不完善
第三节 我国争议鉴定意见解决机制的构建
一、去除争议鉴定意见产生的不良土壤
二、制定减少争议鉴定意见的配套制度
三、构建解决争议鉴定意见的质证和认证制度
第四节 结论
第八章 民事诉讼视听资料证据制度研究
第一节 民事诉讼视听资料证据制度概述
一、民事诉讼视听资料的称谓与概念
二、民事诉讼视听资料的特征
三、民事诉讼视听资料的分类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视听资料证据制度的现状
一、我国民事诉讼视听资料的立法及实践情况
二、目前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两大法系民事诉讼视听资料证据制度的考察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相关规定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规定
三、两大法系相关规定的共通之处
第四节 我国民事诉讼视听资料证据制度的完善
一、明确民事诉讼中私录视听资料的证据能力
二、正视民事诉讼视听资料的证明力
三、完善民事诉讼视听资料的审查判断制度
第五节 结论
第九章 民事电子证据研究
第一节 电子签名的民事证据法考察
一、电子签名的概念、基本功能
二、电子签名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三、电子签名作为证据的定位
四、电子签名作为证据的举证、质证和认证
第二节 手机短信的民事证据法考察
一、手机短信的概念与特点
二、手机短信的证据能力
三、手机短信的证明力
四、手机短信的证据属性
五、手机短信的举证、质证与认证
六、手机短信作为证据时的证据规则
第三节 我国民事电子证据立法的完善
一、民事电子证据的基础理论
二、国外电子证据立法的考察
三、我国民事电子证据立法的现状与不足
四、我国民事电子证据立法完善之构想
五、结论
第十章 测谎结论的民事证据法考察
第一节 测谎仪、测谎原理与测谎结论
一、测谎仪
二、测谎原理
三、测谎结论
第二节 测谎结论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一、测谎结论的证据能力
二、测谎结论的证明力
第三节 测谎结论的证据定位
第四节 我国测谎结论民事证据规则的构建
一、自愿规则
二、测谎人员严格准入规则
三、程序法定规则
四、专家证据规则
五、严格限制规则
六、有限采用规则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