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道德意识现象学:情感道德篇

道德意识现象学:情感道德篇

作者:(德)哈特曼 著,倪梁康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5-01

ISBN:9787100085366

定价:¥17.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爱德华·封·哈特曼编著的《道德意识现象学:情感道德篇》是从作者的伦理学主要著作《道德意识现象学》中抽取出来关于情感道德的部分予以重新出版。作者在于苏格兰的启蒙道德哲学相衔接,尤其是与哈奇森和亚当·斯密想衔接,并且设想了一门后基督教的伦理学。这门伦理学产生于公约的权威道德与素朴的利己主义的无意识萌动中,在审美的、道德的品味与各种具有道德特征的情感中春花自身,成为自律的道德,它被理性道德所补充,并系统地被一门形而上学的和泛神论的宗教伦理学所完善。
作者简介
暂缺《道德意识现象学:情感道德篇》作者简介
目录
引论
情感道德篇
第一章 道德情感的原则
作为情感的“道德感”。——道德激情与狂热激情。——男人的情感与女人的情感。——道德情感作为对具体情感之总合而言的抽象公式
第二章 道德自身情感的原则
伦常骄傲。——伦常荣誉感。——伦常羞耻感。——骄傲与卑谦。——尊严。——伦常骄傲的阴暗面
第三章 道德追复情感的原则
伦常自身感受的水平变动。——利己主义的智性后悔。——本性性格学的后悔。——伦常后悔。——从伦常自律立场出发针对后悔的顾虑。——后悔的危险以及从它律立场出发对后悔的滥用。——后悔的利与弊
第四章 道德逆向情感的原则(回报欲)
报复作为本能情感反应。——报复作为道德义务。——个人回报的危险。——将回报转用到国家上。——感激。——回报本能的益处。——针对感激的顾虑。——回报与宽恕。——克服刑法回报理论及其本能基础的必要性
第五章 结群欲的道德原则
动物中与人类中的结群本能。——结群欲作为在利己主义本能与道德本能之间的中间物。——结群欲作为格劳秀斯的道德原则
第六章 同情的道德原则
同情相对于前几个道德原则所处的位置。——同情的产生与表现。——怜悯中的快乐作为道德上无价值的和危险的组成部分。——“好心”。——同苦[怜悯]与同喜。——行为的目标、动机与本欲动力。——怜悯的正义。——怜悯与爱的义务。——怜悯易感性的可变性。——怜悯的感触作为持续的意志方向的心理学辅助因素。——关于叔本华《道德基础》的结尾评价
第七章 虔敬的道德原则
在与怜悯、感激和爱的关系中的虔敬,——虔敬与敬重。——虔敬作为它律伪道德的无意识自律之根。——因为错误的精神管教而对虔敬所做的篡改。——虔敬的伦常危险以及与此危险所做的斗争。——虔敬与道德自身情感。——虔敬的道德价值。——虔敬作为道德原则的不足
第八章 忠诚的道德原则
意志的恒心与非恒心。——对个人与实事的忠实感。——忠诚作为传统宗教的支撑。——保守与进步。——契约忠诚。——犹太教的和基督教的宗教性作为针对旧约与新约的契约忠诚。——分封制中的忠诚与抒情诗中的忠诚。
……
附录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