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
李成海 书 金刚经 心经李成海 书写《李成海 书 金刚经 心经(魏碑)》为李成海个人法书作品集。《李成海 书 金刚经 心经(魏碑)》以介于汉晋隶书和唐楷间的魏碑体,书《金刚经》《心经》。其行次规整,峻峭潇洒,截切流变,时出新意,结体和用笔取意精妙,显现出端方峻整的艺术风格。
-
中国传统佛菩萨画像大典释心德 编《中国传统佛菩萨画像系列——诸佛菩萨圣象大典》全五册。收录了作者释心德所绘制的中国传统佛菩萨画像约一千幅。对于研究和学习佛教绘画艺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者释心德毕业于中国佛学院,专攻佛菩萨画像艺术创作。
-
纪念十世班禅大师圆寂30周年论文集公保扎西 编本书从2019年1月28日青海省召开的纪念十世班禅大师圆寂30周年研讨会上提交的纪念文章中遴选了二十多篇文章,内容主要是回顾十世班禅大师爱国爱教的一生经历,学习他光明磊落、爱憎分明、一生为民谋利益的光辉形象和高尚品格,学习他毕生为西藏及涉藏工作重点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以及和谐稳定而奋斗的光辉形象,进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新时代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不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努力奋斗。
-
观世音菩萨三十三法相郁生宏 绘《观世音菩萨三十三法相》一书是一本三十三观音的绘画集。中国历代以来多有艺术家作观音菩萨造像,如唐之阎立本、吴道子,宋之牧溪,明之丁云鹏,清之丁观鹏、金农,以及近代徐悲鸿、张大千等,都曾创作了具有极高艺术水准的观世音菩萨造像,成为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稀世珍品。本书作者用现代理念绘画观世音菩萨。三十三观音是依据经典记载观世音菩萨化身救度的理论和事迹逐步演化而来。郁生宏先生所绘的“三十三观音”图,采用朱砂丹绘,仅仅作线条勾勒而不另外着色,简洁明快,要而不繁。如此寥寥数笔之勾勒,便将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宛然呈现。这三十三幅观音画像中每个观音菩萨的面容都各不相同,神态各异,画风也有区别。
-
雪域经轮尕藏加 著“人文西藏”丛书旨在通过新手法、新视角,点面结合,立体呈现,讲好中国西藏故事。全套丛书分为两辑:一是“西藏风情”系列:包括《雪域经轮——西藏宗教考释》《藏地风土——西藏民俗趣谈》《物华天宝——西藏艺术掠影》《高原华章——西藏文学撷英》《流年乾坤——西藏历史述略》,全方位描绘西藏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风貌,向国内外读者展示西藏魅力和时代亮色;二是“西藏历史文化名人”系列:包括《松赞干布》《元朝首任帝师八思巴》《九世班禅传》《首席代表阿沛·阿旺晋美》,通过西藏历史人物形象侧面反映西藏社会的演进和转折,让历史人物走进新的历史方位。 千百年来,生活在西藏雪域高原的先民,在与自然的和谐融合中,孕育了具有浓郁高原特色的精神世界。西藏宗教产生、衍化和流布,呈现了宗教文化品性与世俗文化特征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
文本与研究周利群 著,江晓原 编《虎耳譬喻经》讲述了一个旃陀罗种姓摩登伽部族的女子本性追求佛弟子阿难,最后为佛陀所度化的故事,该故事中包含了丰富的星宿占卜内容。这部譬喻经,自公元三世纪始出现汉文译本,九世纪出现藏文译本,十九世纪陆续发现梵文写本,目前连同译本在内的不同版本存世共计十余个。《文本与研究:中印间天文、历法和文学的交流》从《虎耳譬喻经》梵藏汉文本中的二十八宿星占史料出发,分别对前世今生的故事、梵藏汉多语文本、岁时历法、计时仪器、星宿特性、占卜预言等方面进行研究。藏于英国和俄罗斯的中亚梵本,可以作为平行文本修订精校本的书写,比如,两分两至的星宿值日、望日时分的知识性错误,也可以回溯若干汉译星宿名称出现别宇的路径。作为传八中国的印度天文史料。《虎耳譬喻经》的研究,不仅有文献学研究方面的意义,亦有助于从天文、历法、佛教文学多个维度来考察中国与印度文化交流。
-
陇东北朝佛教造像研究董华锋 著,郑炳林 编《陇东北朝佛教造像研究/敦煌与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为“敦煌与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第二辑)之一。通过对陇东北朝佛教造像题记等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识读、梳理和分析,探讨了陇东北朝石窟和造像龛的窟型、龛型及各石窟寺的分布状况。同时结合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时代审美风尚,对陇东北朝佛教造像艺术特征作了一定的探究和总结。《陇东北朝佛教造像研究/敦煌与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所涉相关研究,对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亚洲佛教研究嘉木扬凯朝 著2018年6月29至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文化与艺术研究室和辽宁阜新海棠山普安寺承办的首届“一带一路”与亚洲佛教文化论坛暨海棠山佛教专题论坛在北京召开。100多名学者共聚一堂,讨论挖掘亚洲佛教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海棠山摩崖造像的艺术意义。本书系首届亚洲佛教论坛文集,共收入一篇序言及24篇文章。论文集以“一带一路”与佛教文化的传播为主题,分为 “一带一路”与亚洲佛教(6篇)、佛教文化的南亚渊源(8篇)及佛教文化的东亚流变(10篇)三大版块。“一带一路”与亚洲佛教版块在“一带一路”的视域下讨论了阿底峡尊者、佛教音乐、佛教文化遗迹等内容,南亚渊源版块可细分为区域性研究、文本研究两个子类,对孟加拉、尼泊尔、纽瓦的佛教特点做了简述,文本则分析了佛教梵文、藏文文献的版本、校订情况。佛教文化的东亚流变则重点讨论了佛教在斯里兰卡、泰国、韩国、中国的传播及发展变化。
-
中华大藏经·续编《中华大藏经·续编》编委会 编《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由任继愈先生倡议并担任主编,是继1997年中华书局出齐《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之后的又一重大编纂工程,从《嘉兴藏》、《卍续藏》、《频伽藏》、《大正藏》、《普慧藏》等各版大藏经及敦煌文献、房山石经中,挑选《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未收之重要佛教典籍,网罗遗珍,点校流通。《续编》规模宏大,收书约两千余种,八千余卷,分列十部。 汉传注疏部分十二辑,收入汉地及古代朝鲜、古代日本与汉地佛教有交涉的著述中有关印度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典籍的注疏及复疏713种。本书为汉传注疏部第二辑,《续编》全书之19至31册,收录法华类解经著作共34种,包括竺道生《妙法莲花经疏》、吉藏《法华玄论》《法华义疏》、栖复《法华经玄赞要集》、智旭《妙法莲华经玄义节要》等重要文献。
-
中华大藏经·续编《中华大藏经·续编》编委会 编《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由任继愈先生倡议并担任主编,是继1997年中华书局出齐《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之后的又一重大编纂工程,从《嘉兴藏》、《卍续藏》、《频伽藏》、《大正藏》、《普慧藏》等各版大藏经及敦煌文献、房山石经中,挑选《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未收之重要佛教典籍,网罗遗珍,点校流通。《续编》规模宏大,收书约两千余种,八千余卷,分列十部。 汉传注疏部分十二辑,收入汉地及古代朝鲜、古代日本与汉地佛教有交涉的著述中有关印度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典籍的注疏及复疏713种。本书为汉传注疏部第三辑、《续编》全书之32至43册,收录以法华类为主的解经著作共40种,包括憨山德清《妙法莲华经通义》、蕅益智旭《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一松《法华经演义》、元晓《金刚三昧经论》等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