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理论与研究
-
玄参道德经[春秋]李耳原文;[汉]河上公原注;李安纲白话、玄参;王无骄漫画本书以中国文化传统的根基之一《道德经》为研究对象,采用文图的形式解释其做人、为学的经文内容,并进行点评。
-
近现代居士佛学黄志强本书对中国近现代居士佛学的代表人物的佛学思想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同时对中国近现代居士佛学进行了总结,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张践著本书的结构是分成上下两篇,上篇为中国宗教与政治,下篇为中国宗教与民族。在上篇中,行有一个简单的历史陈述,概述中国政教关系的基本走向,给读者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再分门别类地探讨宗教与政治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制。在下篇,则从中国原始宗教的基本特点入手,解释宗教与中国民族多元一体结构的关系,此后再系统研究宗教对民族的诸要素的影响。最后,在每一篇都有一个小小的结论,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教关系与宗教与民族关系,进行总体上的概括。笔者试图运用历史和逻辑,历时态与共时态相互交叉的方式,对这样一种复杂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本书系统论述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教关系的演变,中国宗法家族社会中的宗教与政治的关系。论述了中国原始宗教形态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社会政治结构,探讨了中国宗教与民族关系的历史特征及发展趋势。
-
黑格尔的宗教哲学赵林著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研究黑格尔宗教哲学的学术专著。它从中世纪和近代西欧神学思想发展的逻辑线索入手,历史地考察了黑格尔宗教哲学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深刻地揭示了黑格尔宗教哲学的精神实质,说明了理性与神秘主义、知识与信仰在黑格尔宗教哲学中的辩证关系,为更加全面地理解黑格尔哲学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该书逻辑严谨,视域开阔,资料翔实,语言精炼,堪称西方哲学研究的上乘之作。
-
人类的宗教(美)约翰·B.诺斯(John B.Noss),(美)戴维·S.诺斯(Daved S.Noss)著;江熙泰等译本书为美国各大学广泛采用的一部宗教学参考教材。本书初稿在出版前,就作为教材在大学里试用了11年;在出版后的40年间,又经过7次修订。真可谓一部精心打造、与时俱进的力作,并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本书作者本着不偏不倚的客观主义立场,全面系统、广泛深入、史论结合并富有同情心地探讨了史前文化及原始文化中的各种宗教、已经消亡但在西方留下痕迹的各种宗教,以及印度教、耆那教、佛教、锡克教、中国的本土宗教与道教、孔子与儒教、日本神道教、琐罗亚斯德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起源和发展,理论和实践、教义和教派、历史现状。本书配有大量的相关插图和地图,以及详细的索引,读者检索十分方便。著名宗教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何光沪指出:“这本书兼有工具书、百科全书和学术性宗教史的性质,在国内宗教教学领域的译著中,若非首屈一指,亦为别具一格。”
-
理性与宗教信念(美)麦克·彼得森(Michael Peterson)[等]著;孙毅,游斌译作为这类著作中最有可读性的一种,《理性与宗教信念——宗教哲学导论》现在已经发行了第三版。这本书探讨了一些宗教哲学的恒久问题。作者们从古典及当代的讨论出发,考察了宗教经验、信仰与理性、有神论论证、恶的问题、改革宗认识论、神迹以及宗教语言。他们还涉及了流行教材中不常包括的一些主题,如过程有神论、宗教多元论、宗教与科学以及宗教与道德的关系等。本书前言总序宗教学,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近年来似乎正在成为“显学”。在西方学术界,面对着伊斯兰教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内的勃兴,穆斯林和清真寺在西方许多城市中的涌现;面对着佛教和印度教乃至某些中国宗教不单在亚洲继续存在,而且在西方扩大地盘的事实;面对着基督新教在中国和东亚、基督正教在俄国和东欧、基督公教和基督新教在亚非拉广大地区迅速复兴和发展的现状;面对着形形色色的新兴宗教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此消彼长的局面;面对着社会生活世俗化与宗教信仰多元化齐头并进的形势……学者们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与宗教相关的问题,不得不尽力采用多学科的方法(包括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化学、人类学、现象学、哲学等学科的方法),去研究宗教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甚至不得不时时更新研究的方法、重新思考以往的结论。凡此种种,都使得宗教学不但在学生众多的大学课堂上经久不衰,在种类繁多的学术会议上热闹兴旺,在自成一类的学术出版中日益发达,而且在从上帝存在的证明这样古老的传统哲学问题,到新兴宗教的作用这样紧迫的当代社会问题上,在从精神生活的趋势这样普遍的社会人生问题,到宗教对话的基础这样现实的文明共处问题上,都继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因此之故,宗教学在西方,以130岁的高龄(就宗教科学言),甚至2500岁的高龄(就宗教哲学言),而呈现出蓬勃生长的态势。在中国学术界,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各宗教的迅速复苏和发展,对学者们的工作提出了纷繁多样、层出不穷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提出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步发展以适应宗教形势和社会形势的现实要求。而研究宗教的学者们尽管来自不同的领域,尽管面临缺少资料、缺少资金、缺少语言训练、缺少社会理解等等困难,仍然依靠自发自愿的、艰苦卓绝的努力,继承了前辈们中断30年的宗教学术事业,使中国宗教学在短短20余年间,获得了琳琅满目的丰富成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进展。现在,对于宗教学研究的迫切性、重要性,社会各界已有了越来越多的理解,一些政府机构和宗教团体,已经越来越重视宗教学的研究,不少社会科学院和高等院校,也越来越关心和支持这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这种情况,作为中国宗教学界众多学者20年努力的可喜结果,不但是中国学术全面发展之福,也是中国社会健康发展之福。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的宗教学发展还面临一些具体而重大的困难。除了需要社会上下各界的进一步理解和思想解放,以便进一步消除研究禁区和填补研究空白之外,曾经夭折而新生不过20余年,因而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很弱小的中国宗教学最需要的,一是培养人才,二是积累资料。在前一方面,现在已有一些高校设立了宗教学系,更多的高校设立了名称各异、侧重不同的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尽管这些机构在培养人才方面,总体上说还存在“倒金字塔”(即研究生多于本科生)或类似现象,但毕竟已在开始扭转人才缺少的困境。在后一方面,现在国内在资料的翻译引进方面依然十分零散,在发达国家宗教学百花齐放、分支细密、大师辈出、名作如林的状况下,我们可以找到的资料更如一鳞半爪,少得可怜。这不但使研究者难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扩大视野,难以从前人的成果中吸取自己成长所需的养分,大大拖了现有研究工作的后腿,而且使有关专业的老师和学生难以得到教学所需的资料,难以了解基本的(更不必说最新的)学术进展情况,直接拖了人才培养工作的后腿。有鉴于此,我们不惮能力薄弱,组织创设这套译丛,希望得到学术界、教育界新老朋友、耆儒新秀们的参与和支持,一起来开始扭转中国宗教学资料缺少的困境,一起来为中国宗教学的人才培养做一些资料积累的工作。在初创阶段,为了适应我国宗教学需求的特点和我国宗教发展的特点,拟设立宗教学研究(包括描述性研究、规范性研究和对话性研究)、佛教研究和基督教研究三大系列;为了适应学术研究、教学参考和广大读者层次不同的需要,拟采取概论专著和经典名著兼收并容的方针。我相信,零散的力量若能相对集中,累积的效果必将十分可观。我还相信,很多朋友都有推进学术、造福社会的美好愿望,让我们共勉,把这愿望变成行动吧!
-
宗教艺术论蒋述卓著作者运用宗教人类学、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将宗教艺术置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坐标中加以定位。本书关涉到宗教艺术起源学以及宗教艺术主题学、形象学、叙述学的研究,对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艺术也进进行了比较研究,从崭新的角度给我们提供了看待艺术的立场与方法。作者还对宗教艺术的未来路向进行了预测与展望。是一部具有开创新的学术著作。<
-
多名的上帝(英)约翰·希克|主编《多名的上帝》重新考察了道成肉身的教义,断言与上帝的真实关系可以在各大宗教中存在,描绘了基督教对待世界诸宗教的态度的三个不同阶段,并提出其在未来的发展朝向;亦勾勒了一个理论,让人既看到世界各大信仰的相似之处,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差异;最后还对各大宗教之间的相互关系构丰收了一种全球观念,在它们对一个超越的实在的共同肯定上寻求统一。
-
宗教的意义与终结(加拿大)威尔弗雷德·坎特韦尔·史密斯(Wilfred Cantwell Simth)著;董江阳译特色及评论任何想要探究那隐含在世界各种宗教传统之下的宗教实在之本质的人,都将发现威尔弗雷德·坎特韦尔·史密斯的著述是学识渊博的、饶有意味的和富有启发性的。——美国芝加哥大学约瑟夫·基塔噶瓦《宗教的意义与终结》是宗教研究的一部经典著作。就像他惯常所做的那样,威尔弗雷德·坎特韦尔·史密斯在审查那属于他所考虑的资料范围内的内容广博的历史与哲学信息之时,运用了一丝不苟、细致入微的审慎的思索、其结果则是对宗教传统与人的信仰的一种深思熟虑的、卓有成效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探索。——美国赖斯大学乔治·鲁普本书的原创性就在于它使我们能够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理解宗教现象。因为坎特韦尔·史密斯我们意识到了那由我们自己的文化所形成的,并透过它来观察宗教生活的理智性的“眼镜”的情况下,来尝试着重新观察这一切。——美国克莱尔蒙特研究生院约翰·布克内容简介本书从范畴与观念发展演化史的角度,考察了人类迄今几乎一切高级文明形式有关各自宗教生活的名称、指涉、术语、范畴、观念与自我理解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关联。作者指出要真正描述和理解在人类宗教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就应当放弃使用不论是一般意义上还是个体意义上的“宗教”这一概念,而代之以“累积的传统”与“个人的信仰”这两上独立的概念。本书前言总序宗教学,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近年来似乎正在成为“显学”。在西方学术界,面对着伊斯兰教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内的勃兴,穆斯林和清真寺在西方许多城市中的涌现;面对着佛教和印度教乃至某些中国宗教不单在亚洲继续存在,而且在西方扩大地盘的事实;面对着基督新教在中国和东亚、基督正教在俄国和东欧、基督公教和基督新教在亚非拉广大地区迅速复兴和发展的现状;面对着形形色色的新兴宗教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此消彼长的局面;面对着社会生活世俗化与宗教信仰多元化齐头并进的形势……学者们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与宗教相关的问题,不得不尽力采用多学科的方法(包括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化学、人类学、现象学、哲学等学科的方法),去研究宗教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甚至不得不时时更新研究的方法、重新思考以往的结论。凡此种种,都使得宗教学不但在学生众多的大学课堂上经久不衰,在种类繁多的学术会议上热闹兴旺,在自成一类的学术出版中日益发达,而且在从上帝存在的证明这样古老的传统哲学问题,到新兴宗教的作用这样紧迫的当代社会问题上,在从精神生活的趋势这样普遍的社会人生问题,到宗教对话的基础这样现实的文明共处问题上,都继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因此之故,宗教学在西方,以130岁的高龄(就宗教科学言),甚至2500岁的高龄(就宗教哲学言),而呈现出蓬勃生长的态势。在中国学术界,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各宗教的迅速复苏和发展,对学者们的工作提出了纷繁多样、层出不穷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提出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步发展以适应宗教形势和社会形势的现实要求。而研究宗教的学者们尽管来自不同的领域,尽管面临缺少资料、缺少资金、缺少语言训练、缺少社会理解等等困难,仍然依靠自发自愿的、艰苦卓绝的努力,继承了前辈们中断30年的宗教学术事业,使中国宗教学在短短20余年间,获得了琳琅满目的丰富成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进展。现在,对于宗教学研究的迫切性、重要性,社会各界已有了越来越多的理解,一些政府机构和宗教团体,已经越来越重视宗教学的研究,不少社会科学院和高等院校,也越来越关心和支持这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这种情况,作为中国宗教学界众多学者20年努力的可喜结果,不但是中国学术全面发展之福,也是中国社会健康发展之福。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的宗教学发展还面临一些具体而重大的困难。除了需要社会上下各界的进一步理解和思想解放,以便进一步消除研究禁区和填补研究空白之外,曾经夭折而新生不过20余年,因而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很弱小的中国宗教学最需要的,一是培养人才,二是积累资料。在前一方面,现在已有一些高校设立了宗教学系,更多的高校设立了名称各异、侧重不同的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尽管这些机构在培养人才方面,总体上说还存在“倒金字塔”(即研究生多于本科生)或类似现象,但毕竟已在开始扭转人才缺少的困境。在后一方面,现在国内在资料的翻译引进方面依然十分零散,在发达国家宗教学百花齐放、分支细密、大师辈出、名作如林的状况下,我们可以找到的资料更如一鳞半爪,少得可怜。这不但使研究者难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扩大视野,难以从前人的成果中吸取自己成长所需的养分,大大拖了现有研究工作的后腿,而且使有关专业的老师和学生难以得到教学所需的资料,难以了解基本的(更不必说最新的)学术进展情况,直接拖了人才培养工作的后腿。有鉴于此,我们不惮能力薄弱,组织创设这套译丛,希望得到学术界、教育界新老朋友、耆儒新秀们的参与和支持,一起来开始扭转中国宗教学资料缺少的困境,一起来为中国宗教学的人才培养做一些资料积累的工作。在初创阶段,为了适应我国宗教学需求的特点和我国宗教发展的特点,拟设立宗教学研究(包括描述性研究、规范性研究和对话性研究)、佛教研究和基督教研究三大系列;为了适应学术研究、教学参考和广大读者层次不同的需要,拟采取概论专著和经典名著兼收并容的方针。我相信,零散的力量若能相对集中,累积的效果必将十分可观。我还相信,很多朋友都有推进学术、造福社会的美好愿望,让我们共勉,把这愿望变成行动吧!
-
宗教文艺与审美创造蒋述卓|主编如果说,宗教源于对一种信仰的敬畏,那么,艺术也可说是源于对审美创造的一种敬畏,抵达之途与侍俸的程式不一样,而情性用心却是同源同构的,都是源于本心、源于以某种虔诚作无以归返的投入,源于以不同的支点对世界与情思的知解,对已知与未知的表达与畅想。暨南大学博士导师蒋述卓教授的新论著《宗教文艺与审美创造》,正是以这样的文化情怀,以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为治学的基准与格调,以创新意识为研究的视界,在对宗教文艺的审美创造进行审视时,践诺了研究方法的多样与理论观念建构的多元,从而使对宗教文艺审美特性的阐释,有了一种个性化的研究风貌和独特的理念整合。该论著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的理论背景,加以揭示宗教与艺术及其宗教艺术与审美的关系,在研究考察过程,指出佛教已“深深地参与了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形成过程”,并确证“这种参与就是通过文化为中介而进入的”。在中国自有的皇天后土这么大一统的文化结构中,意识形态领域以及各种外传内化的宗教中所标榜的哲学伦理审美等等观念,不具有自成一体的独立性,已在长期的交错中融汇为文化精神、文化氛围、社会心理与秩序的一部分,那么,宗教不再单纯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精神与心理的诉求与平衡,宗教艺术也不是单一地作为对求知欲与美好愿望的表达与宣泄,而是相互赋予、相互表证以及相互转化。另外还阐明了宗教及宗教艺术境界与审美创造的渊源,梳理了宗教艺术与其所依托的文化基础的关系,在大量的史料与人类学资料中考察了宗教艺术产生的几种原因。蒋述卓把握住宗教意识、宗教文学艺术建筑在对中国古代山水美学的创造与阐发所产生的影响作用效应,在归结其中的审美创造经验与规律时,亦从而涉笔并触及了中国美学研究中同一层面中这样一个极有意义的课题。蒋述卓致力于把握宗教文艺的审美创造,目的在于对本土文艺理论的研究与建构提供新的启迪,指证了在艺术天地里的宗教情怀,既是人类的古典情结,又是审美之源,既是民族情怀的一种创造,又是人类情怀的一种艺术化体现。尤其是用相当的篇幅,通过对佛教的境界说,心性说等对中国艺术意境理论、对文艺美学中的悲剧意识、对艺术真实论及其古代文艺创作心理学所产生的影响与启示,由此创造性地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艺术正是这种混融性实践与混融性思维的产物”,“中国文学艺术中的以虚代实,以假作真,以幻寓真,真幻统一的特征,恰恰反映出它强烈的东方色彩,而这又是它吸取并改造佛教幻化观、真实观的结果”,从跨学科的视角去探索审美创造的经验与规律,探求宗教文艺而又通向一般文艺的审美规律,以本土文化的理论建构,再次确证罗塞在《艺术的起源》所明确指出的观点:“艺术的起源,就是文化起源的地方。”这本融注与投入了学术情结与生命之光的专著,用既严谨又放达的治学态度,开启了通往文化诗学的一种研究视界,即对文化精神氛围的影响、思维方式的介入的重视,以及在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探索、求证过程的有为性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