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理论与研究
-
中国宗教桑吉 著;俞长安 译本书为日本版。主要记述了中国的宗教信仰,宗教政策与宗教活动的情况以及中国国内五大宗教的概况。
-
雅典与耶路撒冷(俄)列夫·舍斯托夫(Лев Шестов)著;张冰译《雅典与耶路撒冷》首次以法文出版于1938年,全书除前言外,共分四章。第一章“论形而上真理的来源”的写作始于1928年舍斯托夫与胡塞尔的结交及讨论。舍斯托夫在十月革命前就精心研读过胡塞尔的著作,曾发表过“凡人皆有一死”一文,专门论述胡塞尔的思想。“论形而上真理的来源”于1930年初撰写完毕,同年5月,舍斯托夫分别在法兰克福大学、哈勒康德协会、柏林康德协会等以此作过演讲与报告。1932年初,它以单行本由YMCA:PRESS出版。第二章“在法拉利公牛的肚子里”撰写于1931年。舍斯托夫在撰写此文时,草稿中题名为“意志自由与道德”或“意志的自由与知识”。1932年,此文曾被列维·布留尔以法文发表在《哲学评论》(1932年第1、2期,3、4期合刊)上。本文有五节论述了克尔凯郭尔的思想,这是舍斯托夫为报刊所写,可与《旷野呼告》一书对照研究。第三章“论中世纪哲学”是舍斯托夫1934年应《哲学评论》之约而撰写,主要是论述著名中世纪研究专家吉尔松的著作。舍斯托夫为此精心研究了托马斯·阿奎那等中世纪神学家的著作。1935年,此文以法文发表在《哲学评论》上(1935年11—12月号,1936年1:2月号),题名为AthenevetJerusalem。第四章“论思维的第二个维度(斗争与思辨)”由68则格言构成。它们是舍斯托夫于20世纪20年代所写,1930年曾发表于《现代人札记》(1930年第43期)上。1930年《数目》第一期发表了其中27则格言。本书以法文出版后,同年又以德文出版,后来相继出了英文和意大利文版。本书为舍斯托夫以数十年之久撰写而成。他在本书中论述的主题也是他一生关注的问题,即在舍斯托夫看来,新约与旧约间的所谓对立完全是虚构的,《圣经》中的福音既赋予人以直面生命之恐惧的力量,又以启示真理克服着“知识”,从而以生命之果战胜知识之果。本书译自《舍斯托夫两卷集》,科学出版社,1993。作者简介舍斯托夫(1866——1938)俄罗斯著名哲学家、基督教存在的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悲剧哲学——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在约伯的天平上》、《旷野呼告——克尔凯郭尔与存大哲学》、《雅曲与耶路撒冷》等,舍斯托夫的著作以深沈的俄罗斯文化为根基,对西言以理性主义为主流的文明作了深刻批评。目录第一章论行而上真理的来源(被缚的巴门尼德)第二章在法拉利公牛的肚子里(认识与意志自由)第三章论中世纪哲学(不可压抑的渴望)第四章论思维的第二个维度(斗争与思辨)
-
重返理性(美)凯利·詹姆斯·克拉克(Kelly James Clark)著;唐安译本书旨在阐述证据主义者的双重缺陷。我认为信仰上帝的证据确凿,虽然不见得会被证据主义的反对者或福音派的护教家接受。更主要的是,我要指出,当证据主义声称人需要证据来维系对上帝的信仰时,他们完全错了。我们需要的只是关于合理性的全新观念,一种对宗教信仰更包容的观念。让我们远离启蒙运动的毒害,重返理性。本书没有回答哲学的专业技术问题,而是要介绍当代关于理性与信仰之间关系这个哲学命题方面的一些激动人心的进展。
-
当代西方宗教哲学单纯著整个西方文化都是“二希”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希腊为这个文化提供的是哲学,而希伯来为这个文化提供的则是宗教。哲学与宗教的相互区别和联系也就构成了这个文化传统的基本特色,西方当代的宗教哲学也体现着这一特色。近几十年来,哲学和神学都在各自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也导致了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变化,从传统的相互对立、排斥转变为相互批评和对话。本书系统介绍了当代西方宗教哲学的分支、发展、变化,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
康德论上帝与宗教(德)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著;李秋零编译康德自称其毕生思考且力图回答的问题有三个:我能够知道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这三个问题又构成了一个总问题:人是什么?其中“我可以希望什么”这个问题是由宗教学来回答的。本书收集了康德探讨宗教学来回答的。本书收集了康德探讨宗教问题的全部著作,其中有的全文照录,有的则只摘录集中讨论宗教的一部分。此外,本书还附加了康德讨论宗教问题的几封书信。著作按年代顺序排列,读者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康德宗教哲学的全貌,而且可以领域到康德宗教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中国宗教桑吉 著 任仲伟 译《中国宗教(德文版)》主要介绍了中国宗教的基本情况,让更多的外国朋友了解中国。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互助互济、扶弱济贫的理念源远流长。早在2500多年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学,其中关于理想社会的学说——大同论,有一段经典的论述,描绘出一个美好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这样的社会,“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
-
北宋《老子》注研究尹志华著《北宋注研究》在认真考察北宋《老子》注的文献资料基础上,通过“道论”、“有无论”、“性命论”、“无为论”、“三教融通论”等几个专题,首次对北宋《老子》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出北宋老学具有儒道融通、有无并重、突出心性和对“理”的重视等理论特征,指出这些特征正是北宋时期的朝代思潮在经典诠释中的具体体现。书中重点论述了王安石、苏辙、陈景元、司马光、宋徽宗等人的老学思想,并把他们的《老子》注与其政治主张、思想信仰联系起来考察,指出各种老学背景后不同的社会意义。作者还总结了北宋学者诠释《老子》的方法,并结合西方诠释学理论,对中西诠释传统的异同作了初步的探究。
-
宗教与人王永智“神是人造的”,这是本书的最基本的观点。宗教始终是人的宗教。人在宗教的起源、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将人的愿望、需要、利益、目的、理想等倾注其中,在另一个虚幻的世界实现和完成着人的本质属性。宗教的消亡昭示着人的自由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实现。认识人和宗教的相互关系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对于认识人的本质有着至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对认识宗教赖以产生发展的人类社会的本质有更为深刻的洞悉。马克思指出:“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①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必然会转向对社会的批判,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要进行根本的改变,追求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
-
中国儒学史研究张秋升,王洪军主编本书精选了曲阜师范大学十几位学者有关中国儒学史研究的论文三十多篇,所选文章取材视角开阔,既有对以往研究成果的总结,又有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四宗概述浅释晋美旺布 著,庆绕旺久 注解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