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理论与研究
-
华林《华林》编辑委员会编上海龙华古寺资助。本书收录了“印度早期佛教的部派比丘考索”、“唐宋时期道教的投简”、“梵汉本《遗日摩尼宝经》词语札记”、“论两晋佛教僧侣的文学创作”等40余文章。
-
宗教人类学导论(英)菲奥纳·鲍伊(Fiona Bowie)著;金泽,何其敏译《宗教人类学导论》一书卓尔不群。鲍伊所作的杰出著述,为所有对宗教人类学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精湛的文本,并为他们提供了一种丰富宗教认识的方式。本书材料新颖,风格清新,简单易懂,全面涵盖了宗教人为学课程的诸多主题。引入了宗教人类学的核心理论观念。菲奥纳·鲍伊?‵ionaBowie)是威尔士大学兰彼得分校人类学与宗教研究方面的高级讲师,撰写过多种有关精神、宗教与人类学方面的著作。作为导论是的课本,本书将宗教人类学内部观念与争论的起源和演进,同这些论题的最新发展结合起来加以考察,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这个领域。通读本书,读者将会发现,人类学不应仅仅被看做阅读和田野调查,更应被看做人认识自身、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
迷途指津摩西·迈蒙尼德(Moses Maimonides)著;傅有德,郭鹏,张志平译在阅读某一章时,你不仅要弄懂那一章的整个主题,崦且要掌握论述过程中的每一字句,即使那个字句与那一章的主题思想无关。我之所以这样说,乃因为本书的讲述不是随随便便,而是极为严谨精确的,它最大限度地阐明了每一模糊之处。除了出于某种考虑而做的特殊安排外,本书的一切论述都紧扣各章的主题。因此,你不必空费心神去想这里在讲什么,你如那样做,就既伤害我的感情,双对你无益。你要把该学到的东西都学到手,而且连续不断地研读此书。只有这样,本书才能向你讲明《律法书》中的大多数隐晦不明之处,这些地方即使对很聪明的人也都是难点。<
-
众说三教曹永森,王映雪,杨月华 主编百姓说道,还是要说百姓自己的东西。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不断地变革,道教也日渐衰微。而百姓们看重的自然是自己的日子和现实生活。他们不可能脱离现实而去追求逍遥自在,神仙境界只能是梦幻中的自慰和瞬间的超脱。单靠宗教是不可能改变他们现实中的命运的。何况千百年来,长期生存在封建社会土地上的农民百姓,识字文化是谈不上的,道家理论、道教教籍对他们简直是天书,是风马牛不相通的。可是百姓们出于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解脱,看到身边的道教组织热闹的传道形式,耳闻着烂熟的仙道故事,什么玉帝王母、老君黄帝、花神玉女,狐仙蛇精、龙王火神、上下八仙、孙武关圣、阎王灶爷、工匠鲁班、神医华佗、妓院管仲、商贾范蠡等;加之大观小庙塑像色彩各异,烟火不绝,拜者如织,不免随俗而入,关于真正的教籍经义大多教众恐怕连皮毛都不曾见及。在他们眼中,道教就是自己熟稔于口的说道,是更近乎于士农工商等阶层平民形象的故事。百姓是朴实的,他们的故事也是朴实的。道教可以将百姓的故事改变成纯粹的说教工具,以图左右百姓入教信爷。但百姓的信仰依旧是口头上的仙道故事,他们借助这仙道故事形象地反映自身的生活,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和审美需求,即便这些传说故事中有相当程度的迷信色彩,甚至这种迷信也会麻醉他们的神经,但他们并不去计较,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驱使他们去说自己想说的故事,即便是宗教——道教的故事,在百姓说来,也是按照百姓的思维方式和心想的艺术形象还原回现实生活中来。这种复归于生活的神仙人物故事,无疑比纯煽动的道教故事更生动、更丰满、也更有生命力。
-
一气呵成系列-诸神的诞生(韩国)梁承旭著、武敏译 著;武敏 译本书对复杂难解的希腊、罗马神话,只是以伟大而著名的神为中心,简略地选载以其核心内容,对出现在包括宙斯、波塞冬、哈得斯在内的奥林波斯神和其以前的提坦神族以及人间英雄和精灵等神话里的主人公,此书都一一作了描述。特别是通过书中地神话主人公的特征,越闻,象征物附和系谱等的叙述可以系统地全面了解全部希借、罗马神话,这是本书的优点。
-
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高旭东著本书的上编和下编都设立了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宗教的个案研究,上编以鲁迅与卡夫卡、加缪的关系,展开了文学与哲学的个案研究,下编以鲁迅与佛教,基督教的以及林语堂、巴金与基督教的关系,展开了文学与宗教的个案研究。高旭东,1960年6月生于胶州,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的跨文化的研究中心的学术委员、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等。已经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撰有《生命之村与知识之树》《文化伟人与文化冲突》《鲁迅与英国文学》等,主编《世纪末的鲁迅论争》等文集。该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文学与哲学宗教关系的专著,是比较文学跨学科与跨文化研究的新收获,对于文艺学、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研究等相关学科都提出了新颖独到的见解。作者在探讨文学与哲学宗教关系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热点讨论之中,该书中有相当长的篇幅是与另一位学者刘小枫就基督教在中国的文化位置展开的对话讨论。收入书中的相关文章在著名的“文化研究”网站连载后在学术界引起了较为广泛的争论,光明日报等报刊也先后发表有关此书的访谈。
-
清代民间宗教与乡土社会梁景之著此著作运用宗教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进行建构,从整体结构上研究民间宗教,在官方宗教与民间宗教的冲突中,认识民间宗教的生存特征、地方社会关系和合理利益观念;将历史透视与现实思考结合起来,对民间宗教的内容知识、生活逻辑、思想体系和文化传统进行综合阐释,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说。梁景之1962年生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198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198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系获法学硕士学位。1999-2000年作为“博士论文执笔者”在日本东海大学留学,师从浅井纪教授。200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导师为马西沙教授。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以来中国民间宗教史和民俗宗教。清代民间宗教的信仰体系,是长期的历史产物。民间宗教各教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程度地融摄习合各宗教的信仰及丹道思想、民间习俗而形成的一种以无老母或无生父母为最高神,以“还乡”为根本理念,以诸佛仙圣临凡救劫为核心内容,具有多神崇拜特色的动态的信仰体系。读者对象:哲学、宗教学、社会学、心理学专业师生和研究者,对宗教信仰有兴趣的读者以及信教徒。
-
周易集解张文智,汪启明整理唐以前易学之精华,往圣之绝学,尽在本书之中;领悟三古之易理、三圣之幽赜,实无他书可替代。教育部易海陆空研究中心坟家精心整理,堪称《周易集解》之精校善本。
-
圣雄甘地宗教哲学研究尚劝余著本书由上篇和下篇两部分构成。上篇通过探讨甘地宗教哲学的渊源(东方渊源、西方渊源)、甘地宗教哲学的要素(甘地的神灵观、甘地体悟神灵的途径)、甘地宗教哲学的特征(宗教和谐与宗教多样性统一、人的价值与人的解放),揭示甘地宗教哲学的基本内核;下篇通过探讨甘地思想的精髓、甘地的人生观、甘地的神灵观、甘地的妇女观、甘地的教育观,揭示甘地宗教哲学与甘地其他思想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甘地宗教哲学在甘地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br>
-
生死智慧李霞著李霞,女,1962年出,安徽霍山人。现为安徽大学哲学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安徽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政协常委、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民建安徽省委副主委。1983年毕业于安策大学哲学系并留系任教。1985至1988年在安徽大学哲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哲学硕士学位。1997年破格晋升教授,同年入选为安徽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000年至2003年在南京大学哲学系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道家哲学、佛学和儒佛道比较研究,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出版韦著《道家与禅宗》、《中国宗教》、《道家与中国哲学》(明清卷)等,出版龠著《安徽文化史》等多部,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六十多篇,其中多篇获省部级奖。道家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其理论核心是生命观念。本书作者从理论渊源、文化背景和现实根源三个方面对道家生命观的成因进行了定位研究,从生命民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由三个环节揭示了道家生命观从老庄到黄老再到玄学的主题嬗变过程,论析了道家生命观所表现出的生命本位、自然关怀和超越意向三大思想特征。作者重点考察了道家生命观的基本内涵,包括道生德成的生命本源观、阴阳气化的生命机制观、形神相依的生命结构观、生死更替的生命过程观、重人贵生的生命价值观、自然朴真的生命本质观、无为之为的生命存在观、形神兼养的生命修养观和身心超越的生命境界观。在对道家生命观的逻辑发展的历程和具体思想内容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作者以一分为二的态度剖析了道家生命观的理信纸得失、历史影响和现代价值,主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道家生命观进行理性的扬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