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理论与研究
-
河北民间宗教史濮文起 著本书将河北民间宗教按照历史时期分为五章,即第一章,东汉末年至元朝末年河北的民间宗教;第二章,明代河北的民间宗教;第三章,清代河北的民间宗教;第四章,民国时期河北的民间宗教;章下分节,每节阐述一个或两个以上有师承关系的教派。在阐述每个教派时,为了给读者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本书采取了“一竿子插到底”的方法,即从每个教派产生讲起,顺着每个教派的发展脉络,一直讲下去,并不受历史时代的限制。与此同时,在阐述一个教派时,本书以这个教派的创始人或传人、骨干与其编写的主要经卷为起始,因为历史是人创造的,无论是英雄,还是败类,他们都是人,无论是进步,还是反动,它们都是客观存在,人类社会就是由英雄与败类、进步与反动以及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各色人等所构成的,人类历史就是在英雄与败类的反复较量、进步与反动的不懈斗争中,一步一步地迈着艰难的步伐走向光明、走向未来的;而他们所编写的经卷,则集中反映和代表了他们的宗教思想,解析这些经卷,是洞悉这些教派教义思想的重要路径。第五章,当代河北的民间宗教,下分三节,第一节、第二节,分别以活跃于当代河北乡村社会的弘阳教、天地门教为例,描述民间宗教的复兴态势,第三节,则是笔者源于实践的一些认知,以供政府决策者参考。
-
雪域经轮尕藏加 著,朱建廷;李莉;王丽 译“人文西藏”丛书旨在通过新手法、新视角,点面结合,立体呈现,讲好中国西藏故事。全套丛书分为两辑:一是“西藏风情”系列:包括《雪域经轮——西藏宗教考释》《藏地风土——西藏民俗趣谈》《物华天宝——西藏艺术掠影》《高原华章——西藏文学撷英》《流年乾坤——西藏历史述略》,全方位描绘西藏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风貌,向国内外读者展示西藏魅力和时代亮色;二是“西藏历史文化名人”系列:包括《松赞干布》《元朝首任帝师八思巴》《九世班禅传》《首席代表阿沛·阿旺晋美》,通过西藏历史人物形象侧面反映西藏社会的演进和转折,让历史人物走进新的历史方位。 千百年来,生活在西藏雪域高原的先民,在与自然的和谐融合中,孕育了具有浓郁高原特色的精神世界。西藏宗教产生、衍化和流布,呈现了宗教文化品性与世俗文化特征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The series “Tibet History and Culture” tells the stories about Tibet from a new perspective. It includes such books as A Brief History of Tibet, A Study of Tibetan Religions, Tibetan Folk Customs, Tibetan Literature, A Snapshot of Tibetan Arts, The Biography of Songtsen Gampo, Drogon Chogyal Phagpa: The First Imperial Preceptor of the Yuan Dynasty, The Ninth Panchen Lama: A Biography and Chief Tibetan Delegate Ngabo Ngawang Jigme. Whenever Tibet is introduced, its religions are mentioned. The book entitled A Study of Tibetan Religions, gives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the Tibetan religions. It starts with the Bon religion, focuses on Tibetan Buddhism and then ha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Islam and Christianity, reflecting the concepts of “harmony” and “wholenes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
传统的现代性周骅 著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1869-1948)是印度现代史上具世界性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与宗教改革者。在新时代背景下,重启对甘地的研究,特别是以宗教为切入点进行学术探讨,是深入了解印度宗教与圣雄甘地,研究解印度现任总理莫迪连续执政后背后的民众心理,分析宗教与现代性之复杂关系所必需。 本书分为六章。第一章梳理甘地时代之前,印度莫卧儿王朝时期宗教文化现状。第二章从哲学、经济、政治、社会等不同侧面分析甘地宗教思想的构成,。第三章进一步探寻甘地宗教思想的来源,特别是源自印度传统文化的部分。第四章重点研究甘地宗教思想观,在前后不同时期的转变。第五章分析甘地宗教思想的独特之处。第六章则分析甘地宗教思想对印度独立运动及当代印度的影响。
-
旧约[瑞士] 康拉德·施密特 著这是一部运用文学史研究方法对旧约进行学术研究的著作。作者广泛综合德语和英语的*新学术成果,在重建旧约文学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的同时,展现了旧约文本之间富有多样性的联系。这部著作可以帮助认识旧约之构成部分的历史,有助于理解这些文本为什么形成了现在的形式。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为什么需要一部旧约文学史,以及旧约文学史研究的学术史。 第二至七章将旧约文学史划分为六个时期(前亚述时期、亚述时期、巴比伦时期、波斯时期、托勒密时期、塞琉古时期),并在相应的历史背景下对不同文学形式进行分类介绍(礼仪传统、智慧传统、叙事传统、先知传统、律法传统)。 第八章叙述了旧约历史框架内旧约的经书化以及正典的形成
-
格鲁派教法史[清] 第斯.桑结嘉措 著,索南才让 译《格鲁派教法史——黄琉璃》内容共分三十章,是一部全面叙述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学佛经历,格鲁派的产生、发展,各大寺院的组织结构、堪布传承、经济状况,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出生,以及作者自己负责修建“世界一庄严”和其他寺院的情况等,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了解清初西藏寺院、研究格鲁派历史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籍。目前有拉萨版藏文木刻本,中国藏学出版社的藏文铅印本和西藏人民出版社的汉文译本。
-
简明中国政教关系史张践 著本书是在笔者《中国古代政教关系史》上下卷的基础上压缩而成。简明、扼要地系统介绍中国从上古到近代的政教关系。第一章绪论在全面研究世界政教关系的基础上指明宗教与政治相互作用的机制,并说明中国政教关系与西方的差异。此后八章逐一介绍中国历代的政教关系,不仅说明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影响,而且系统介绍历代政府宗教管理政策的利弊得失。最后一章系统研究中国政教关系的历史特点及其宗教管理的经验教训。“政教关系”是一个近代舶来的概念,与中国的历史进程有很大差异。本书的特色在于,力图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事求是地研究中国的历史资料,找到中国政教关系的本质属性,建立中国特色的政教关系理论。
-
一花一世界[德] 佩里·施密特-里克尔 著,张绪良,王蓉 译本书由佩里·施密特-里克尔在中央民族大学发表的一系列讲座组成,是他对宗教对话的分形理论的进一步阐述与学术实践。本书分为“人的存在:出世与入世”“中介:觉悟与道成肉身”等数章内容。
-
世界宗教领袖对话印顺 编本书以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2019年年会的“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为主要内容,分为五个篇章,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五届宗教分论坛的盛况,并介绍了这五届宗教分论坛召开的期间,中国佛教界围绕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展中国佛教界与泛南海地区国家佛教文化交流,开展中国宗教与世界各宗教文化的交流互鉴,立足海南、面向亚洲、辐射世界,融入“一带一路”宏伟倡议的民心相通工程,推动海南与新海上丝绸之路各国的文化交流与互鉴。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首设宗教分论坛,是中国宗教界的一件大事,彰显了中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一种自信,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宗教文明的包容。本书将五届宗教分论坛的成果进行了翔实的编撰与汇总,让海内外关注宗教文化的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五届分论坛的盛况,并通过分论坛让世界了解中国宗教,让中国宗教走向世界。
-
人文宗教研究李四龙 编如何界定“宗教”在当代中国的意义?这是新时代宗教学理论建设、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必须面对的问题。以往我们更多的是在移植、复制西方的宗教学理论,这并非毫无意义。我们在移植过程中,重新概括自己的历史与现实,知识体系有了更新迭代,也为融入世界文明体系做好自己的定位。但这并不是我们的全部工作。我们需要在类型学意义上解释中国的传统宗教,而不是像黑格尔那样对全世界的宗教演化进行排序。宗教的排序,在中国佛教史上很常见,即所谓的“判教”,各宗派对不同的佛典做出圆满不圆满的裁决。既要跳出西方理论模式,又要避免退回到传统模式,这是我们这一代人要做的事。《人文宗教研究》与大家勉力前行。
-
世界宗教评论张志刚,金勋 编本书主要是对世界几大宗教的历史、发展现状、特点等展开的学术性评论。本辑主要分五部分,即特稿、焦点、专题、热点和综述,从不同视角对世界主要宗教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