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理性与洞识:东方与西方求索道德智慧的视角

理性与洞识:东方与西方求索道德智慧的视角

作者:(美)提摩太·夏纳罕 等编著,王新生 等译,黄颂杰 审校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4-01

ISBN:9787309085020

定价:¥8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提摩太·夏纳罕、罗宾·王编写的《理性与洞识——东方与西方求索道德智慧的视角(上下)》以全球化的视野汇集了东、西方伦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理论,展现了东、西方伦理学在当代世界八大伦理问题上的各种不同观点。用“理性与洞识”概括西方和东方求索道德智慧的不同视角、进路;但又强调要将两者结合,将伦理学的两个源头运用到伦理反思的语境之中。《理性与洞识——东方与西方求索道德智慧的视角(上下)》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元伦理学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第二、第三部分关乎规范伦理学,选取了东、西方伦理传统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文本的部分章节,包括最有影响的四种西方伦理学视角,即古希腊德性伦理学、中世纪基督教自然法伦理学、启蒙时期伦理学、19世纪功利主义伦理学;以及最有影响的四大东方伦理传统,即儒家、道家、印度教和佛教。第四部分容纳了各种当代伦理学文章,把东、西方不同的伦理视角应用于八个在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论题:性、堕胎、自杀和安乐死、家庭、技术、媒体、商务以及环境。强烈的问题意识、将经典与现实问题结合、从东西方伦理视角考察当代道德问题构成本书的显著特点。
作者简介
  王新生,男,1963年生,山东临邑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获复旦大学哲学学士、外国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专长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西方哲学。曾到美国天主教大学(1995-2000)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08-2009)等大学和学术机构访学。代表性著作有《古兰经与伊斯兰文化》、《(圣经)精读》;代表性译著有《理与人》、《杜威全集》早期著作第四卷等。吴树博,男,1979年生,河北廊坊人,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复旦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西方哲学和西方思想史,在《复旦学报》、《哲学门》等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袁新,男,1965年生,云南昆明人,哲学博士,文艺学美学博士后,现任职复旦大学。2003-2004年在加拿大布洛克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和文化理论。李虎,男,1973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教于南开大学哲学学院。研究方向为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伦理学原理、应用伦理学,大众传媒、互联网与政治哲学。
目录
上册 序言 第一部分 元伦理学问题 伦理学问题是如何产生的:一个例证 何为伦理学? 仅仅服从法律何以不够? 道德依赖于宗教吗? 道德标准是“相对的”吗? 鉴于人性事实,伦理学可能吗? 自由和决定论 心理自我主义 伦理自我主义 道德智慧的追寻 道德智慧更为宽广的语境 第二部分 西方伦理视角 第一章 希腊德性伦理学 导言:知识、德性和幸福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善的现实性、知识与德性的同一 亚里士多德:德性和人类兴盛 亚里士多德: 人之善 道德德性 快乐和幸福 第二章 基督教自然法伦理学 导言:中世纪哲学中的信仰与理性 奥古斯丁:人之罪与神之爱 圣托马斯·阿奎那:理性、幸福与神法 圣托马斯·阿奎那: 论人的确当目的 论人的幸福 论神法与自然法 第三章 义务伦理 导言:欧洲启蒙时期的伦理学 大卫·休谟:理性——激情的奴隶 伊曼努尔·康德:理性和普遍伦理原则 伊曼努尔·康德: 善良意志和义务 绝对命令 意志自律 第四章 功利主义 导言:快乐、痛苦和功利 边沁:量化快乐和痛苦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捍卫功利学说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功利主义:绪论 功利主义的含义 论功利原则的终极约束力 论功利原则能够得到何种证明 第三部分 东方伦理视角 第五章 儒家 导论:仁与人 孔子:生活的礼仪化 孟子:培育仁心 孔子: 《论语》节选 《大学》节选 《中庸》节选 第六章 道家 导论:求道 老子:自然与对立面的和谐 庄子:万物同等 老子: 《道德经》 庄子: 基本著作 第七章 印度教 导论:灵性、自由和生活举止 印度教的圣典:恒久的智慧 圣雄甘地:非暴力的方式和真理 创造、永恒的法则和懿行 自我之本性与通向梵的道路 业行、去执与智慧 生活举止 获取首善的方法 第八章 佛教 导论:通往觉悟之路 佛陀:苦难与中道 中道 四圣谛 八正道 龙树:空与完满智慧状态 基本教义 论业力和轮回 通往涅槃之路下册 第四部分 当代道德问题 第九章 性道德 引言:性伦理学 罗杰·史克鲁顿:性道德 艾伦·H·戈德曼:单纯之“性” 谢满宗:儒家与当代伦理问题 杰弗里·帕伦德尔:中国的“阴”(Yin)和“阳”(Yang) 第十章 堕胎 引言:堕胎问题 唐·马奎斯:为什么堕胎是不道德的? 朱迪思·贾维斯·汤姆逊:维护堕胎 邱仁宗、王纯智、袁谷:后期堕胎具有伦理上的合理性吗? R·E·佛罗里达:佛教对堕胎的态度 第十一章 自杀与安乐死 引言:面对死亡 约翰·哈德威格:存在去死之责吗? 理查德·B·勃兰特:道德与自杀之合理性 卡尔·B·贝克尔:佛教对自杀与安乐死的观点 凯瑟琳·K·扬:传统印度教对打算自愿赴死与安乐死的观点 第十二章 家庭中的道德 导论:父母和子女的道德职责 简·英格利:成年子女对他们的父母亏欠什么? 克里斯蒂娜·霍馥·索莫斯:孝顺的道德 李晨阳:成年子女的孝顺职责 布里安·K·斯密斯:家庭中的道德:印度教传统 第十三章 技术 导论:技术的伦理挑战 汉斯·约那斯:技术和责任:对伦理学新任务的反思 罗伯特·辛德尔、玛丽·I·柏科欧菲尔:东方和西方的因特网:一个道德的评估 詹姆斯·J·瓦特:“扮演上帝”或正当履行人的责任?对人类生殖系治疗的一些神学反思 斯瓦提·巴塔查亚:印度教视野下的生殖技术与克隆 第十四章 传媒伦理 导论:道德与传媒 A·大卫·高尔东:真实作为广告中不必要的伦理标准 卡罗尔·罗伊斯:广告中需要诚实 彼得·D·赫绍克:传媒、注意和意识的殖民化:一种佛教的观点 史蒂芬·德卡罗利:僭取身份:媒体、安全和个人隐私 第十五章 商业伦理 导论:货币和道德 丹尼斯·P·麦凯恩、林洁珍:亚里士多德关于商业伦理的观点 理查德·麦卡锡:商业与仁慈 丹尼斯·P·麦凯恩、林洁珍:前现代的儒家关于商业伦理的观点 刘新生:灵性与道德:印度关于经济和商业的伦理观点 第十六章 环境 导论:自然的价值 保罗·W·泰勒:尊重自然的伦理学 威廉·F·巴克斯特:一个“好的”环境:这恰为人的一系列目标之一 莉丽·德·席尔瓦:佛教对待自然的态度 玛丽·艾弗林·塔克:道家和儒家之中的生态主题 校读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