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流动与犯罪

流动与犯罪

作者:张勇濂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1-01

ISBN:9787500493211

定价:¥3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流动是历代中国农民生存的策略选择之一。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我国农民在无法生存状况下,无不选择投奔他乡,以求生存。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的流动尽管有求取生存之意,但其目的更趋向于利益的最大化。无论古代、近代还是转型期中国农民的流动,都给社会秩序带来一定的冲击,引发社会的不稳定、不和谐,历代的执政者无不对农民流动引发的社会问题采取积极对策,以减缓其所带来的社会不良反应。《流动与犯罪: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社会秩序研究》正是从历代中国农民由于流动而造成的社会失稳状况考虑出发,对转型期中国农民进城打工而引发的社会犯罪问题进行反思,以期对和谐社会构建与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有所启示。
作者简介
  张勇濂,男,河南项城人。200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合作导师李培林教授。主要从事和谐社会构建理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社会组织建设与社会稳定等问题研究,先后在《中国国情国力》、《中州学刊》、《中国青年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序导论 一 问题的缘起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延伸和发展的需要 二 国内外学界对农民工犯罪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研究的情况 (二)国内学者对农民工流动与农民工、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研究 三 对核心概念的界定第一章 流动:历代中国农民生存的道路选择 一 关于流动的理论 (一)关于社会流动的理论 (二)流动人口的模式 二 历代中国农民流动的回顾 (一)“无奈的流动”——古代中国农民的流动 (二)“被迫的流动”——近代中国农民的流动 (三)“锁定的流动”——新中国政策制度下的农民“不动” (四)从“控制”到“放开”——改革开放后农民的流动 三 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状况 (一)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规模 (二)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结构特征 (三)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流向特征 四 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社会评价 (一)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积极意义 (二)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负面效应第二章 从农民到农民工: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动力学研究 一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人口流动动因的分析 (一)人口流动是生产力内部平衡关系的要求 (二)人口流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本性决定的 (三)人口流动是“推力”和“拉力”作用的结果 (四)人口流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二 国内外关于人口流动或迁移的动力学理论 (一)国外学者对人口流动或迁移的动力学分析 (二)国内学者对农民流动的动力学分析 三 我国转型期农民流动的动力因素分析 (一)第一推动力: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第二推动力:国家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松动 (三)第三推动力:转型期中国农民从生存到发展的追求第三章 从农民工到犯罪:转型期中国流动农民犯罪的实证调查 一 北京市农民工犯罪的状况及特点 (一)北京市农民工犯罪的总体状况 (二)北京市农民工犯罪的一般性特征 (三)北京市农民工犯罪的类型特征 二 广州市农民工犯罪状况及特点 (一)广州市农民工基本情况 (二)广州市农民工犯罪状况 (三)广州市农民工犯罪的特点 三 郑州市农民工犯罪状况及特点 (一)郑州市农民工犯罪的一般性特征 (二)郑州市农民工犯罪发展趋势 (三)郑州市农民工侵财型犯罪分析 四 转型期中国农民的流动性与犯罪的关系 五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的总体特征 (一)犯罪目的:侵财性 (二)犯罪动因:自救性 (三)犯罪形式:团伙性第四章 文化冲突下的行为越轨: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的文化解释模型 一 关于国内外文化与犯罪的理论回顾 (一)国外有关文化冲突与犯罪理论的研究 (二)国内有关犯罪与文化理论的研究 二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的文化冲突解析 (一)农民工犯罪的文化背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 (二)农民工:城市社会中的非正规就业与严重失业群体 (三)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亚文化:文化差异下的流民与流民意识 (四)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流民意识与主流文化的冲突第五章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的预防体制 一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预防的三层次论 (一)国外关于犯罪预防的理论 (二)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预防的三层次论 二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的第一层次预防 (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出现的原因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状况分析 (三)坚持城乡统筹,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的第二层次预防 (一)改革城乡二元户籍体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构建农民工城市社会的支持体系 (三)创新农民工社会管理体制 四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的第三层次预防:司法控制 (一)提高控制成本,增强司法机关对农民工犯罪的预防功能 (二)打防控一体化的整体作战机制是预防农民工犯罪的最终手段第六章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的思想状况及其犯罪的思想预防——以郑州市为个案 一 对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社会行为活动的考察 (一)对郑州市农民工政治参与情况的调查 (二)对农民工社会交往情况的考察 二 对农民工思想价值层面的考察 (一)社会观念 (二)法制观念 (三)社会利益与社会责任 (四)城市归属感与未来预期、城市适应性 (五)情绪倾向 三 利益剥夺与角色落差:犯罪农民工的心理分析 (一)对犯罪农民工行为越轨的考察 (二)利益剥夺与角色落差:犯罪农民工的心理分析 四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的思想状况的总体特征 五 构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预防体系 (一)转型期中国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 (二)提高对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三)明确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四)优化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五)规范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六)建立和完善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体制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