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道理越简单越好夫子著同一个故事,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和心情,必然有不同的感悟。书中的每个故事,都附有简短的悟语,它将和你作无声的交流,读过之后,豁然开朗或会心一笑,也是一种乐趣。为人处事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模式适合所有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人生智慧。书中仅以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启迪与感悟的故事献给读者,希望您能从中找到闪亮的明珠,为前行的路添一丝光亮。看不到目标比其他困难更容易使人放弃,人往往会因为缺少理想而停滞不前。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并努力实现它,否则精力就会白白浪费,而最终你也将会因为虚度光阴而后悔不已。道理:没有理想的生活是可怕的,那就像航海没有指南针。生活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等待与忍耐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厌倦与急进既然都不是办法,那就干脆放下思想上的包袱,去体会其中的乐趣,生命也将会因此而快乐生动。道理:生命如茶,慢慢地等,细细地品,滋味无穷。有时候,在我们的生命中需要奋斗乃至挣扎,如果生命中没有障碍,我们就会很脆弱。毫无畏惧地生活,直面所有障碍和困境,并充满信心地克服,才是真正的强者。道理:生命中的障碍造就了坚强。
-
呻吟语(明)吕坤原著;吴雪风评译《呻吟语》是明末大思想家吕坤所著,是一部探讨人生哲理的语录体名作。全书共六卷十七篇,内容涉及人生修养、处事原则、兴邦治国以及养生之道等。作者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包容吸纳了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的精华,与其对世间人情冷暖的独特感受结合起来,形成了对人生、国家以及天地宇宙的独到见解和感悟。最新图文版《呻吟语》保留了全书的精华部分,并请专家进行翻译、点评,配以著名画家绘制的插图,使您在闲适的阅读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
哲学主要趋向(法)保罗·利科(Paul Ricoeur)主编;李幼蒸,徐奕春译这是一部集体的著作,大多数章节都是由各国各领域的专门研究者提供综述性资料,多面手由主编者和其助手加以剪裁安排,使其成为整体。而在主编不大熟悉的哲学领域内,则主要直接采用原供稿者的资料。由于稿源众多,反映的方面比较广泛,角度和观点也就多种多样,这是与其他类似著作的不同之处。本书的组织构架是按作者个人的哲学编纂学观点建立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利科本人的思想在西方以兼容并蓄著称。在西方哲学范围内,他同时研究欧洲大陆哲学和英美分析哲学,在欧陆哲学范围内一向兼顾德国哲学的法国哲学,而在法国哲学范围内兴趣也涉及各个流派。这种学术背景使他被推举为这样一部哲学综述论著的主编。
-
荀子(战国)荀况著;潘嘉卓,聂翀译注译注者选择了大乘佛典中最深入人心、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两部经典,即《金刚经》和《坛经》,加以详尽的注释和明白晓畅的释译,期冀对读者有所助益。佛教典籍中璀璨的明珠《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般若类经典中最重要的一种。意为以金刚般的般若智慧断除烦恼邪念,使众生脱离三界得到解脱到达生死苦海的彼岸。其主旨是宣扬“性空幻有”的佛理。卷末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为此经的思想精髓,是佛弟子们阿难记述释迦牟尼与须菩提关于佛教义理的答问。《坛经》,唯一被尊崇为“经”的中国佛教典籍,全称为《六祖法宝坛经》,是禅宗的创始人六祖惠能大师得道经过及他对佛法的讲述。其主旨是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提倡从自心中顿见本性,修行法门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中国禅宗的基本宗旨和教义的体现。
-
易经的智慧殷旵,珍泉著《易经》为群经之首,是中国经学中最高深的一门学问。一般人都以为《易经》有如天书,很难理解,实则中国人认识中国的字,去研究中国的学问,是世界上非常简单的事。只是一般人不肯花工夫,用心思而已。如果明白《易经》的关键,了解它的原理,知道它的条例,则研究《易经》就易如反掌。我们认为:“《易经》是研究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理,说明宇宙人生变化的法则和运用的方法的一门学问。”它的开始是以阴阳八卦的符号,和数理的选择,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理。如果你要问世上最早的哲学,最早的数量和符号逻辑,最早指出宇宙人生奥秘的学问是什么?那么可以肯定地回答你,就是中国的《易经》。
-
悲剧的诞生(德)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是德国现代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Nietzische,1844—1900第一部较为系统的美学和哲学著作,写于1870一1871年间。从书名来看,本书是对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悲剧的探讨,但实际上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阐述了作者的许多哲学思想,因而可说是他的哲学的诞生地,是一本值得重视的著作。尼采出生于东普鲁士的萨克森省,他的家庭比较重视宗教教育。其父是一位牧师;母亲是一位虔诚的教徒,由于其父早逝,他的母亲对他有较大的影响。尼采自幼聪颖好学,但性格孤僻、敏感。他先后到波恩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学习神学和古典文献学。在莱比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随即应聘到巴塞尔大学任客座教授,年仅26岁。他的主要著作有《查拉图斯脱拉如是说》、《强力意志》等。《悲剧的诞生》一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对悲剧进行纯理论的探讨,而是从人生哲学的角度探讨了悲剧与人生的关系,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建立起一种悲剧人生观。本书共25节,第1节至第15节讨论了古希腊艺术的起源、发展,悲剧的诞生,悲剧的主要特征,悲剧的灭亡等问题。第16节至第25节的主要内容是:结合近代文学艺术和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结合近代德国艺术与社会的现实,讨论了悲剧与音乐艺术形式的关系,悲剧的再生,以及在悲剧的再生中德意志民族所起的作用等问题。贯穿于本书的两个基本概念是日神和酒神。日神阿波罗是光明之神,在其光辉中,万物显示出美的外观;酒神则象征情欲的放纵,是一种痛苦与狂欢交织着的癫狂状态。尼采以日神和酒神象征说明古希腊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及人生的意义。由日神产生了造型艺术,如:诗歌和雕塑,由酒神冲动产生了音乐艺术。人生处于痛苦与悲惨的状态中,日神艺术将这种状态遮掩起,使其呈现出美的外观,使人能活得下去,希腊神话就是这样产生的。酒神冲动则把人生悲惨的现实真实地揭示出来,揭示出日神艺术的根基,使个体在痛苦与消亡中回归世界的本体。尼采认为,古希腊艺术产生于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悲剧产生于二者的结合。悲剧是不断地走向日神形象世界的酒神歌队。在悲剧中,一方面是酒神的合唱抒情,一方面是日神的舞台梦境。但酒神是悲剧的根据和基础。当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试图将悲剧安放在日神的基础上时,悲剧就走向了灭亡。 尼采的悲剧世界观强调,只有在酒神状态中,人们才能认识到个体生命的毁灭和整体生命的坚不可摧,由此才产生出一种快感,一种形而上的慰藉。在悲剧中所体现出的人生态度是一种非科学的、非功利的人生态度。尼采对西方自苏格拉底以来的理性主义的、科学主义的和功利主义的人生观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认为它们是一种浅簿的乐观主义。它们只能使人类丧失其生存的基础,人类只有在悲剧的再生中才能实现自我拯救。尼采对西方近代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积极的意义。但总的来说,从人的本能出发,视酒神状态为人生的基础,这是其反理性主义的根据,也是其强力意志学说的根据,在阅读时,应对其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
哈贝马斯精粹(德)哈贝马斯原著;曹卫东选译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领军人物,哈贝马斯的触角几乎涉及人类思想的所有领域:认识论、方法论、形而上学、政治哲学、法哲学、美学、神学等。本书是第一部较为完整的中文版读本,选取哈贝马斯代表作若干,希图能让读者由此管窥出哈贝乌斯思想的全藐。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刻意选编哈贝马斯的政论和访谈数篇,以便读者在领教其思想艰涩深刻的同时,也能品味到其中的生动活泼。目录:●编者前言第一部分合理性与公共领域●1.西方理性主义●2.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3.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观念与意识形态第二部分方法论与认识论●4.解释学要求普遍适用●5.社会科学中的意义理解问题●6.认识与兴趣第三部分政治哲学与法律话语●7.民主的三种规范模式●8.公民身份和民族认同●9.论人权的文化间性●10.欧洲是否需要一部宪法?第四部分现代性与形而上学批判●11.现代的时代意识及其自我确证的要求●12.后形而上学思想的主题●13.工具理性批判●14.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第五部分审美话语与宗教概念●15.论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16.论哲学、科学与文学的关系●17.内在超越与此岸超越●18.我们何时应该宽容第六部分政论与访谈●19.我和法兰克福学派●20.生产力与交往●21.新的非了然性●22.兽性与人性
-
门张志扬著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是对西方现代哲学的习得;下篇是对西方文学艺术的阅读。两者几乎是语言与语境、对象与活动的关系。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正是作者回归“现代汉语言”之路的不懈努力的写照,也是20世纪80年代的某一类人的某一种求学记实:“个人的真实性及其限度”,一个几近悖论式的生存两难。
-
做个糊涂的精明人王大军编著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食。此是涉世一极乐法。一个刚踏入社会的人阅历很浅,所以沾染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机会也较少;一个饱经世事的人,经历的事情多了,城府也随着加深。所以君子与其处事圆滑,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些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做个糊涂的精明人》一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从为人不能太精明;用“糊涂”的行为处世;正直诚实,把品德放在首位;肯于“傻干”,对挫折“麻木”此;善听反面意见,不计较别人的毁誉;不怕丢丑,善于自我解嘲;不顾“眼前利益”;“干做不了的事情”;淡泊名利,不必追求完美和对幸福和快乐持超然的态度等方面,生动地展示了精明做人、豁达处世的实用方法,一定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帮你立足和在发展中助你一臂之力。
-
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美)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美)欧内斯特·拉克劳(Ernesto Laclau),(斯洛文)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Zizek)著;胡大平[等]译葛兰西霸权观念的当代遗产是什么?既然普遍性的虚假版本已被彻底批判,那应该如何去重新阐述它?在这一彻底颠覆性的项目中,巴特勒、拉克劳和齐泽克这三位在国际学术中以激进风格著称的当红明星就当代哲学和政治学的中心问题进行了对话。他们的论文按照三组彼此对应的文章进行编排,涉及黑格尔在当代批判理论中的遗产、文化多元主义的理论困境、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争论、全球化经济体系中左派的战略,以及后结构主义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对批判的社会理论的价值等等问题。在本书中,三位大家在尖锐地批评另两位的思想的同时奋力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激烈的争论,严密的论证,精彩的辩护,大胆的揭露……本书充满了火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