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大卫-哈维的思想原像刘丽大卫?哈维是新近在西方*具影响力的晚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立场,从狭义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资本主义历史地理变迁的逻辑分析,基于“战斗性特殊主义”对“可能的世界”的探求,以及在社会理论之中以空间为立足点对元理论的推动,尤其是把历史唯物主义升级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努力,这一切不仅为我们辩证地思考当下全球化语境中的城市和世界城市化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更为重要的是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一种别样的思路。本书立足哈维文本,试图从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结构与旨趣角度来实现对哈维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进行考察,进而展示哈维空间批判的思维张力和理论穿透力。
-
生即是死(印度)克里希那穆提谁不曾感受过死亡的阴影呢?老年人恐惧衰老,因为它意味着死亡的日渐逼近。年轻人看似对死亡漠不关心,其实不过是在把死亡推到遥远的未来,拒绝面对。不管怎样,死亡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它意味着肉体和其他一切的终结,对吗? 克里希那穆提则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看待死亡的角度。他提出:死亡并非只指生命旅程的戛然而止,它与“生”相并而行,时时出现。前一刻的你相对于现下的你,就已经是死去的,不再是当下的事实,而成为了记忆。故而,生死本是一体,死亡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当我们把目光执着于过去或未来,对今天视而不见,那么就难免会恐惧死亡。但当一个人能够完完全全地活在当下,将每一天当成*后一天来过,就像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样,那么每一天,他都是全新的,都将拥有强大的活力。
-
成为自己(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著我们或许都曾在某一时刻,感受到心灵所受到的束缚。各种权威、规范、教条、理念……塑造了我们,也限制了我们。我们致力于活成社会告诉我们“应该”成为的样子,却离真正的自己越来越远。此书将带你重新思考真实的自我和人生的意义。书中收录了著名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1955年在美国加州所做的八次公开演讲。他以一贯的亲切而娓娓道来的风格,引领读者,穿透种种思维和惯性的迷雾,直抵心灵本质,看到真正的自我,从而领悟到,生命原本没有外在的意义,人生的*使命,不过是活出自己本来的样子。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案例集臧丽娜《广告传播案例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案例集》为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组编的案例集之《广告传播案例库》,按内容特点分为“城市与政府形象类”、“品牌形象类”、“全案策划类”、“设计传播类”、“网络互动类”、“影视广告类”、“旅游品牌”、“地产广告”、“IMC”等几个专题,每个专题收录了三至五个案例,通过这些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广告传播理论。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案例集邱凌《国际传播案例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案例集》主要集合了近几年国际传播领域的知名案例并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和解读,以国际传播主体、国际传播渠道、国际传播内容、国际传播受众及国际传播效果作为篇章名称,每一个篇章选取了与主题相关的若干案例,在每个案例中介绍其背景、内容并对其进行评析。
-
德国古典美学新探朱立元本书收录朱立元教授主持的德国古典美学研究前沿工作坊论文近二十篇,着重探讨德国古典美学思想的产生、变化及其变化所体现的时代精装神,以及如何以新的视角重新探讨德国古典美学的价值,德国古典美学精装神对当代生活的观照等话题。
-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前沿问题研究周琪暂缺简介...
-
汉语佛学评论中山大学人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汉语佛学评论》辑刊是广州中山大学佛学研究中心会聚海内外中青年佛教学人中志同道合者,以拓深或扩展汉语佛教学研究的水平和范围为宗旨,建立起的汉语佛教学研究与国外同行之间的对话平台。希望在尽量反映汉语佛学研究前沿状态的同时,也能把国外同行的较新研究,或对我们在地的佛学研究来讲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议题,以专题、评论和译介等不同形式传达给汉语学界。
-
西南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第六届研究生论坛论文集暂缺作者西南地区普通高校联合举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第六届研究生论坛,共收到来自西南地区十多所高校研究生的近200篇论文,其中评选出获奖论文54篇集结成稿。全书所选文章分别围绕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13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研究(13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3篇)”“意识形态建设研究(15篇”这几大主题展开;其中一、二等奖全文展示,摘录了三等奖的内容提要。《西南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第六届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稿是获奖论文集,学术水平较高,对传播新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注意理论研究成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很大的帮助,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同时《西南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第六届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的读者对象是广大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有一定的读者面,因此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人文精神问题研究于云,曹秀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人文精神问题研究》立足于中国文学、文论发展的现实语境,试图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视域去透视“人文精神”和“日常生活审美化”话题,着力思考关系到文学和文艺理论的价值取向、创新发展的问题,努力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则给予科学的回答和创造性的阐释,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学向度,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推向深入,有助于文学和文艺理论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