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如何阅读休谟【英】西蒙·布莱克本 (Simon Blackburn)本书作者西蒙·布莱克本选取休谟著作中的10个核心主题,由其原典切入,围绕主题串联起休谟不同时期的著作及论述要点。作者在阐明休谟思想的同时,亦将其与晚近的哲学发展相比较,突出了休谟哲学的当代意义,显示出思想的永恒魅力。
-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林存光主编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而深具重要启示意义的治国理政经验和政治智慧。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所能昭示和带给我们的为重要而有益的教诲就是,所谓国之大者,必在于其能文明以止、协和万邦;政之优者,必在于其能天下为公、持中贵和;治之善者,必在于其能法天合德、与民一体。对此,本书将分十一个专题进行梳理和探讨、总结和论述,并尝试运用深入浅出和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充分展示和呈现这些极具中国特色和思想魅力的政治智慧。
-
至上的美德[美]罗纳德·德沃金(Ronald Dworki)这本书是当代经典之一。平等是政治理想中一个面临困境的理念。平等的关切是政治社会至上的美德。平等的关切要求政府致力于某种形式的物质平等,我把它称为资源平等,虽然其他称谓也可能同样合适。论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大体上是从理论问题开始,主要以标准的哲学方式运用一些事例——它们就像是为阐明和检验理论假设而发明的人为事例。相反,第二部分的起点是当代热烈的政治论战,囊括了保健措施、福利计划、选举改革、种族教育中的优待措施、基因实验等话题。这一部分由外及里,从这些问题到似乎适合于表述它们并有助于对其作出判断的理论结构,都作了深入的讨论。
-
《道德经》参悟王延明,王兴元暂缺简介...
-
极简希腊哲学史(日)左近司祥子 著,郑悦 包芳 译这是一本关于希腊哲学的入门读物,并配以漫画插图,形式简洁、生动有趣。该书选取了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内多名哲学家富含辩论思维的核心理念,并选取其著作中的著名片段加以解读。又利用哲学家们理论的关联性,将复杂的思考逻辑逐步解析,以较为通俗的语言解读。让你一本书了解令人望而生畏又充满魅力的希腊哲学史。
-
《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德文版考茨基译本考朱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世界传播通考》丛书立足于21世纪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高度,通过收集、整理、考证1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文本在世界各主要国家的传播,厘清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传播的基本情况,反映马克思主义传播深刻改变世界的历史画卷和世界人民特别是各国共产党人以及进步人士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时代潮流。丛书收录的文献涵盖了世界范围内20多种语言,涉及世界主要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国家,及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部分国家、拉美语系国家语言,从一个较为广阔的视野梳理、考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对世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集中展示及对马克思主义所发挥作用的生动阐释。
-
《共产党宣言》英文版麦克法林译本考李朝晖《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世界传播通考》丛书立足于21世纪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高度,通过收集、整理、考证1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文本在世界各主要国家的传播,厘清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传播的基本情况,反映马克思主义传播深刻改变世界的历史画卷和世界人民特别是各国共产党人以及进步人士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时代潮流。丛书收录的文献涵盖了世界范围内20多种语言,涉及世界主要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国家,及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部分国家、拉美语系国家语言,从一个较为广阔的视野梳理、考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对世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集中展示及对马克思主义所发挥作用的生动阐释。
-
哲学的味道孙津 著本书无论从内容与写作风格来看都追求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常识”。这在当前的学术研究生态条件下完全是别开生面的。而将日常生活经验的方法引入于哲学之元理的研究,这一方法实具有”学术创新“的意义。
-
王阳明的智慧吴震、孙钦香 著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思想家,他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等主张,不仅影响了曾国藩、梁启超、梁漱溟、钱穆等名家,更是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传习录》是王阳明讲学以及与弟子对话的语录集,记载了他“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等核心思想。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震教授、知名学者孙钦香潜心研究阳明心学多年,从《传习录》中提炼出99个最能体现王阳明思想精神的经典章句,并做了详尽的注解和评析,以提纲挈领的方式、简明通俗的语言,深入剖析《传习录》的哲学内核,让我们了解王阳明的为人,领悟心学的智慧精髓,掌握处世成事的秘诀。
-
通向哲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之路张亮本书有一个导论、十二章正文、一个结束语。导论提出,“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是马克思开辟的理论创新道路,我们应当像马克思以及法兰克福学派、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那样,通过走“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道路,解决新问题、总结新规律、构建新理论。正文前四章探索了青年马克思的哲学发展道路,揭示了马克思是如何在关注现实、吸收同时代哲学社会科学新成果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思想变革,终超越费尔巴哈和黑格尔,抵达新哲学革命即将开始的前夜。第六至第八章阐释了马克思在新哲学的基础上对社会存在、社会-历史、个人-社会等重大基础问题的全新解答。第九至第十一章分别聚焦早期法兰克福学派、英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唯物主义”和国家理论,阐发了法兰克福学派、英国马克思主义对“哲学和社会科学联盟”道路的当代继承。通过第十二章与西方“马克思学”的批判对话,结束语重申,生活在19世纪的马克思依旧是我们的同时代人,我们依旧要像他那样进行理论创新,以交出不辜负伟大新时代的理论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