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读物
-
忏悔录(古罗马)奥古斯丁 著,周士良 译暂缺简介...
-
萨特何林编著萨特的一生是写作的一生,写作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荣誉,也给他带来了来自各方的攻击。他因《存在与虚无》的写作而被称为存在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又因《辩证理性批判》的写作而被称为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也同时受到来自两方的指责,一些自称为存在主义哲学家的人指他在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上动摇不定,而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又指责他忽略了马克思主义中最根本的东西。他被称为“难于索解的哲学家”。萨特因《恶心》的写作一举成名,因长篇小说《自由之路》等的写作而巩固了自己小说家的地位,因《词语》的写作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萨特拒绝接受),又因《苍蝇》、《禁闭》、《魔鬼与上帝》等的写作而成为戏剧家。萨特因三部文学评传《波德莱尔》、《圣!热内》、《家庭白痴》及十卷本的《境况种种》的写作而称为文学评论家,因其要完整地保持知识分子的诚实的政治活动而被誉为“20世纪人类的良好”。
-
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易杰雄著20世纪末,英国广播公司举行网上千年思想家的评选活动,评出了十大思想家,本书对排名第七的哲学家康德进行了介绍。
-
卡耐基生活哲理精要李洪武编著卡耐基是“成功”的代名词,卡耐基课程在全世界帮助成千上万的人重树信心,走向成功。卡耐基是哲学大师,他的生活哲理字字珠玑,给予人们深刻的启迪,改变着人们生活的形态。本书作者在研究了卡耐基的十几部著作后,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将卡耐基的生活哲理归纳整理成简洁凝练的格言,然后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诠释。这将有助于读者深刻把握卡耐基生活哲理的内涵。感悟卡耐基,感悟你自己,相信你也能由此走向成功!本书前言特色及评论文章节选3.牢记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只要你对别人关心,将可以得到更多的朋友。因为,出于关心所结交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戴尔·卡耐基卡耐基特别重视人际关系的学习,要求参加卡耐基课程的学员们将学习人际关系放在首位,并且在教室里加以运用,然后将这些人际关系的原则扩展开去,运用于家庭、工作单位以及整个社会中。得克萨斯州的洛伊斯顿说:“我从卡耐基课程中得到的另一个收获是对人类的信赖。也就是说,我把每一个人都视为重要的对象,想听听他们说的话。他们从事各种工作,人种和年龄也各有不同,有的是学生,有的是上班族,有的是家庭主妇,而他们的信仰、思想、对将来的希望,也不尽相同。当我向他们诉说我自己的事迹时,他们都仔细倾听。透过这种经验,我学会了去理解不同的信仰和希望,也学会了去尊敬每一个人。事实上,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值得尊重的地方。”卡耐基教室的辅导员都遵循着“最好的教授法之一是运用交际”。在有意识、无意识之下,学员们将自己置于期望中,依照简单的程序决定自己的行动并学会了秘诀。卡耐基课程的辅导员必须是诚心诚意听别人说话的人,而且也必须接受卡耐基人际关系原则的实例操作训练。卡耐基人际关系的第一个原则是“不批评,不责难,不诉苦”。卡耐基说:“到处发牢骚一点意思也没有,因为对别人而言,你等于只是一味地要求他迎合你的意思罢了。另外,批评也是极危险的事。因为人类最重要的是自尊心,一旦自尊心受伤了,便容易引发怒气。”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亚莎作了以下的报告:“我是一个很爱骂人的女人,每当看到袜子丢得满地,或者听到喝咖啡出声,我都会向丈夫和儿子唠叨一两句。后来在卡耐基课程上听了许多话以后,我发现自己遇到的事根本就是芝麻小事,为这种事来发牢骚不只没有效果,反而会种下日后争论之因!”富兰克林分析自己当外交官的成功秘诀是:“不说别人的坏话,要多说别人的优点。”卡耐基说:“与其责备人,不如去理解人。去想想别人为什么会这么做?这样比一味地批评别人来得有意义,而同情、宽大、亲切等美德也就是由此而生。”这种想法正是卡耐基课程的精髓。辅导员不管遇到任何事,都绝不批评学员,而是积极地去强调学员的表现,不把他们的缺点看得太重,如此便能提升学生们的听讲兴趣。卡耐基人际关系的第二个原则是“诚实地给予评价。”所谓“诚实地给予评价”,就是:有人演讲时,一定要鼓掌,并且诚心地聆听他的话;辅导员本身对演讲者也要表示谢意,并且多加夸奖。关于这个原则,卡耐基引用了一位企业家的话:“我觉得人类最大的资产是激发职员们工作的能力。而且,将人类内心最……
-
中国哲学的本源冯达文著本书以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为依据进行编写。该考试大纲规定了成人高考各类题型,并给出必考内容和范围,其中包括语法知识考点和词汇表。根据最新大纲,成人高考英语测试内容包括六项:1语音;2词汇;3语法;4阅读;5日常会话;6短文写作。本书针对各项测试内容的不同特点,集中适当篇幅对各单项内容进行要点分析和解题策略讲解,并集中大量篇幅对涉及的要点进行自测练习。为方便读者,每组练习均备有参考答案。目的是使读者在通过阅读书中有关章节的分析和完成大量单项练习后,熟知每一单项考查的特点、掌握其解题技巧必须依赖大量的相关练习。从这点出发,本书多方汇集了大量的实际操作练习:语音部分240题;词汇与语法结构部分750题;完型填空部分24篇文章;阅读理解部分100篇文章;日常会话部分120题;短文写作12篇。宗旨是通过大量分项练习,使读者迅速提高英语应试技巧与能力。本书既可作为全国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广大考生的复习考试辅导性教材,也可作为其他英语爱好者衡量自身英语水平、提高英语应试能力的参考读物。
-
误入世界(奥)卡夫卡(Franz Kafka)著;叶廷芳等译简介本书选自卡夫卡的《随笔集》与《谈话录》,收进来的主要是一些能够体现这位大文豪与大思想家对人生世事思考的文章与段落警句。其思维之犀利,目光之敏锐,至今仍让我们在阅读时不免心跳。他说到了我们最没能提防的那些东西,说到了我们曾经有意无意想掩饰的东西,在他谦恭的述说面前,我们还准备掩饰什么呢?目录:前言:生活在别处论罪愆、苦难、希望和真正的道路对恶魔不能分期付款有些问题无法回避从某一点开始不再有回头路堂吉诃德与奥德赛一个笼子在寻找鸟我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踌躇恶是善的星空与人交往诱使人进行自我观察关于普罗米修斯的四个传说受难是这个世界的积极因素厌倦与永恒自由意志三点式前世的证明宗教像人一样在失败我本来应该是很满足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招魂会议居住的痕迹被出色地抹掉了一切障碍在摧毁我与狂热保持遥远的距离猫和老鼠谁不听从遗命,就将被消灭人的弱点我不断地迷失方向每个人都在斗争坦白与撒谎人是一片巨大的沼泽地孩子们的轻率令人难以理解待在上帝殿堂里的动物堂吉诃德不得不移居国外片段两则假死《他》补遗关于伊地绪语的演讲上帝,生活,真理权力意志的罪孽爱在叙述的对象里向压迫者支付中毒费用文学是精巧的奢侈品死亡完全是人类的事情附录:卡夫卡生平及创作大事年表前言:生活在别处弗兰茨?卡夫卡(FranzKafka)1883年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其父经商有道,是一家时装店的老板。他性情暴躁,对孩子通常采用压制的方法进行教育,“专制犹如暴君”,他对子女动轭就骂,既不理解孩子的写作,更不支持孩子的写作。而卡夫卡又生来体弱,性情温和,对外界的一切非常敏感,他父亲的粗暴管制在其心灵深处留下了深深的阴影。这使得他在其以后的作品中反复表现威权压力,一生都对这种威权保持着审慎反思。卡夫卡小学、中学都是在德语学校度过的。1901年,他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化学,但是由于父亲的干预,他只好转而修习法律,1906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住。卡夫卡自幼爱好文学,尽管迫于父命改学法律,但他对文学的爱好却丝毫没有改变。大学期间,他广泛涉猎经典名著,潜心研读斯宾诺莎、达尔文、尼采、克尔凯郭尔、帕斯卡尔等人的哲学著作,积极参加布拉格的文学活动,并结识了终生知己马克斯?勃罗德。勃罗德成名较早,对卡夫卡后来的创作曾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勃罗德从头到尾都是卡夫卡的忠实读者和坚定的支持者。卡夫卡作品之能够得以面世,与勃罗德的鼓励、催促与支持关系很大。在卡夫卡去世后,勃罗德为卡夫卡编纂全集,使得卡夫卡的作品迅速为世人所了解。1906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经过一年的实习,从1907年始,卡夫卡就到了布拉格的波希米亚王国劳工工伤保险公司供职,他在这里一待就是15年,直到1922年因病退休。公司里的工作同他的文学创作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他厌恶一切与文学无关的东西。他多次想摆脱出来,专心从事创作,但都未能如愿以偿。而在办公室里,卡夫卡总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从来没有对工作有过任何怠慢,对待同事也是非常客气与恭敬。他的批判态度总是表现在自己的思想层面和文学创作领域,但绝对不在对同事和上级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在保险公司的15年,使卡夫卡对社会的黑暗和人生的荒谬有了深切的体验:穷人的胆怯、无奈和惶恐;官员的冷漠、推委和怒吼;公文旅行的烦琐无意义令人感到悲哀、绝望和恐怖。这一切都无不使其心灵受到震撼,他也把它准确而又稍带变形地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办公室生活的相对平静与个人内心生活的激烈斗争,成为卡夫卡个人生存的奇特悖谬。这种分离,甚至让现代的作家们也感到有些费解。这是深切孤独中的冷静,也表现了卡夫卡本人对于理想与秩序的看法。因为他自己也曾经说过:“国家的力量建立在人们的惯性和需要安静这两点上,但是,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发生什么事呢?那样,您今天的咒骂就会变成普遍有效的贬低人的准则,因为言辞是符咒。这种符咒在人的脑子里留下指纹,瞬息之间指纹就能变成历史的足迹。说话,我们都得注意。”“说话,我们都得注意”这种警语,也正表明了卡夫卡对于上级、同事与领导的态度。卡夫卡非常强调理智与秩序,而他自己也自愿遵循理智与秩序,“倘若没有每个人都理解、因而每个人都自愿服从的真理,那么每种秩序都只是粗野的暴力,都是迟早要在真理需求的压力下四分五裂的笼子。”“而反过来,谁要是让周围的坏思想坏习惯牵着鼻子走,谁就是不自尊。没有自尊就没有道德,没有秩序,没有坚贞,没有促进生活的温暖。这样,一个人会像一堆牛粪那样分崩离析。他只能对那些蛆虫和昆虫有点用处。”卡夫卡不愿意跟随着流俗与习惯走,他想寻求一个和谐的社会,同时也想先从自己做起,尊重自己和他人。卡夫卡生性内向,不善与女性接触,但他非常渴望爱情,也曾经希望建立家庭。正如他对待办公室工作的态度那样,在谈到家庭时他说:“没有一个中心,没有职业、爱情、家庭、养老金,这就意味着没有在世界上站住脚。”他先后经历过很多次恋爱,并曾与两位姑娘先后三次订婚又三次解除婚约,直到41岁辞世时仍然孑然一身,卡夫卡的婚恋悲剧,主要是由于他不愿与世俗为伍,由于他想保持一块属于自己的思想空间。卡夫卡向往爱情,也曾谋求婚姻;但在他那里,爱情婚姻都定位太高。婚姻与家庭的世俗性会干扰他,会惊扰他的自我反思,会迫使他不得不放弃一些不愿放弃的东西。他与少妇密伦娜曾有过一段从未有过的热烈爱情,但当年轻的密伦娜提出要与他幽会时,他却感到这与他的爱情理想格格不入,感到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导致他最终把婚姻视之为“一生中迄今最恐怖的东西”。
-
王蒙自述王蒙著《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典藏本)》迹近随笔,在书中,王蒙结合自己几十年体验,剖析人生的各个环节,讲述人行于世的种种道理。全书不到二十万字,有十一个章节,不论内容还是体例,都可以看出,本书是一本既好读,又有强烈的现实参照性的读物。本书内收“生存与学习”、“我是学生”、“人生之化境”、“人际二十一条”、“什么是价值?”、“人生健康论”等十二个专题文章。十四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十九岁写出了《青春万岁》;毛泽东亲自保护的青年作家;“流放”新疆十六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任文化部长;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意大利蒙德罗文学将获得者;我的人生主线;我为什么没有自杀?我的二十一条人际准则;陷入纠纷是一大悲剧;最好的人际关系是“忘却”;“学会”不如“会学”;“最好的东西是舌头”,最坏的呢?人比人,气死人?还是学学老子;恋战“扬己”莫若“拿出货色”;人生最重要的是知道“不做什么”;太想赢的时候反而会输;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尺度;记住:你永远占不了所有的“点儿”;等待:一个无夺下的积极概念。
-
我贫穷 我快乐李异鸣著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正在逐渐拉大,因为贫穷而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其中十分突出的是那些出身贫穷家庭的青少年学生,面对生活的困境而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他们努力想改变现状,却苦于找不到出路。种种矛盾心理使他们备受痛苦的煎熬,让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专门针对贫穷问题撰写的心理自助专著,文字洗练,内容朴实,很有说服力和指导意义。对于如何规避心理陷阱,走出心理误区,如何缓解压力,摆脱孤独,本书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可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教材。
-
毛泽东的人生哲学王恕焕著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湖北人民出版社推出《毛泽东的人生哲学》,被新闻出版署确定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重点图书。王恕焕,男,1931年5月生于浙江三门县。1949年4月逃离浙江台州中学参加浙江游击纵队,先后进华东军政大学、解放军第三政治干校理论班学习。自1954年以来分别在部队和地方党宣传部门、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湖北省委党校从事干部理论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曾出版《梅花欢喜漫天雪——毛泽东的人生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等专著、教材9本;发表《毛泽东谈毛泽东思想》、《八大基本精神未能贯彻的历史经验教训》、《社会所有制是?缁嶂饕宓谋局省列掳妗绰砜怂级鞲袼寡〖翟健贰ⅰ段ㄎ锉缰しㄊ锹砜怂贾饕宓木琛贰ⅰ洞戳⒅泄约旱纳缁嶂饕逍卵伞湍蠲蠖?110周年》等论文80余篇。1991年离退,醉心于书斋生活。毛泽东的人生哲学是毛泽东关于人生观的学说。本书系统地阐述毛泽东的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论述为人民服务思想是毛泽东人生观的核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集中表现,并深入地分析了毛泽东的人生理想观、人生目的观、人生价值观、生死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情趣观等方面的一些特征。书中还配有100余幅珍贵的照片。
-
这样“玩”哲学(法)罗歇·保尔·德鲁瓦著;陈耐秋译本书是一本哲学通俗读物,绘本作家几米强力推荐本书;本书荣获2001年度法国电视小品文奖,并荣登法国畅销书排行榜前10名;本书有台译本入主2003年诚品书店年度社会人文类畅销书排行榜,2003年博客来年度百大(知性人文类)畅销书博客来每周编辑推荐书;本书荣获法国电视评论奖,并荣登法国畅销书排行榜前10名;作者罗歇·保尔·德鲁瓦是法国当代哲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究员,并为《世界报》专栏编辑,访谈过二十世纪多位哲学大师;本书是一本消遣性质的书籍,它试着以轻松的方式点出生命的要义;从简单生活当中也能体验一连串的惊奇,读者可以同时在肉体和精神两方面有着全新的体验,对生命有更脱俗的认知;本书适合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人群,以青年为主,尤其是对社科哲学有偏好的读者群。罗歇·保尔·德鲁瓦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哲学研究员并是《世界报》专栏编辑。访谈过二十世纪诸位哲学大师。消遣的、感观的、超现实的全体验!这是一本消遣性质的书,它试图以轻松的方式点出生命的要义。在脑海里削平果、从汽车中观望人群、像疯子一样玩乐、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向所有人微笑,或是在露天咖啡座上悄然消失……透过这些最简单而纯粹的日常体验,你将发现从简单的日常生活事件中,也能体验一连串的惊奇;再平凡不过的日常生活里,也潜藏着无数令人惊异的哲思。它可能是一种冥想、接近于玩乐消遣,或是某种颠覆及思辨。甚至什么都不说、不想、不看、不听,但依旧是感官十足的体验。每一项体验的过程不同,也没有固定的结论,但从中你会体会到:我们拥抱中的世界,其实是如此轻盈而澄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