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绿营兵志
作者:罗尔纲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2-01
ISBN:9787100086165
定价:¥4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一、“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收录晚清以迄20世纪80年代末,为中华学人所著,成就斐然、泽被学林之学术著作。入选著作以名著为主,酌量选录名篇合集。二、入选著作内容、编次一仍其旧,唯各书卷首冠以作者照片、手迹等。卷末附作者学术年表和题解文章,诚邀专家学者撰写而成,意在介绍作者学术成就,著作成书背景、学术价值及版本流变等情况。 三、人选著作率以原刊或作者修订、校阅本为底本,参校他本,正其讹误。前人引书,时有省略更改,倘不失原意,则不以原书文字改动引文;如确需校改,则出脚注说明版本依据,以“编者注”或“校者注”形式说明。 四、作者自有其文字风格,各时代均有其语言习惯,故不按现行用法、写法及表现手法改动原文;原书专名(人名、地名、术语)及译名与今不统一者,亦不作改动。如确系作者笔误、排印舛误、数据计算与外文拼写错误等,则予径改。 ‘ 五、原书为直(横)排繁体者,除个别特殊情况,均改作横排简体。其中原书无标点或仅有简单断句者,一律改为新式标点,专名号从略。 六、除特殊情况外,原书篇后注移作脚注,双行夹注改为单行夹注。文献著录则从其原貌,稍加统一。 七、原书因年代久远而字迹模糊或纸页残缺者,据所缺字数用“口”表示;字数难以确定者,则用“(下缺)”表示。
作者简介
暂缺《绿营兵志》作者简介
目录
上卷 绿营历史
第一章 清朝为什么要建立绿营制度?
第一节 清朝建立绿营制度的三个原因
第二节 绿营的任务
第三节 绿营与八旗的比较
第二章 制度的源流
第一节 绿营脱胎于明代镇戍
第二节 绿营对明代镇戍制度的发展与改变
第三章 建制的沿革
第一节 京师建制的沿革
第二节 行省建制的沿革
第三节 边区建制的沿革
第四节 历朝兵数
第四章 绿营的没落
第一节 绿营衰退的原因
第二节 重建旧制的失败
第三节 裁汰及其影响
附录 嘉庆后绿营历年裁汰考
中卷 绿营兵制
第五章 营制
第一节 绿营行省营制表
第二节 绿营建立营制的原则
第三节 “营”的类别、兵种与将帅
第四节 营务人员
第六章 土著的世业的兵制
第一节 兵皆土著的制度
第二节 世业的兵制
第三节 兵籍
第七章 绿营的统驭
第一节 大小相制
第二节 集权与分寄
第三节 绿营统驭两大原则的功能
第八章 平时的任务
第一节 差操
第一项 差操考
第二项 绿营的差役
第三项 绿营的训练
第四项 绿营差操混淆之弊
第二节 防汛
第一项 防汛的职务
第二项 汛地的布置
第三项 汛兵在绿营中所占的数目
第三节 巡防
第一项 巡防的职务
第二项 巡洋
第三项 巡江
第四项 巡山
第九章 战时的调遣附军令
第一节 征调
第二节 战时的编制
第三节 运输及沿途供应
第四节 补充
第五节 归伍
第六节 附军令
下卷 绿营兵政
第十章 铨选
第一节 出身
第二节 满缺与汉缺
第三节 授官之法
第四节 用题缺之法
第五节 月选之法
第一项 月选手续
第二项 分缺与分班
第三项 选用
第六节 校拔之法
第一项 校拔制度
第二项 千总俸满
第七节 升补定例
第八节 绿营铨选制度的功能
第一项 “将皆升转”为绿营铨选制度的核心和回避丁忧等制的作用
第二项 当时行题补与调补制度的条件
第十一章 “军政”与简阅
第一节 “军政”
第一项 “军政”的目的及其功能
第二项 甄核之例
第三项 荐举纠劾与不入举劾
第四项 附二年半甄别的制度
第二节 简阅
第一项 简阅的目的
第二项 简阅的缘起
第三项 总督提镇简阅制度
第四项 钦差大臣简阅制度
第十二章 议叙与惩戒处分
第一节 议叙
第二节 惩戒处分
第一项 惩戒处分的方式
第二项 惩戒处分的事由
第三项 惩戒处分的定例
第一目 议处之例
第二目 世职兼任等官处分之例
第三目 引律当罪例
第四目 检举的制度
第五目 以级纪抵处分例
第六目 开复
第四项 惩戒机关与处分定议的程序
第一目 交部处分
第二目 处分定议的程序
第十三章 俸饷
第一节 平时俸饷
第一项 官员俸薪养廉附赏银
第二项 兵丁粮饷附马匹草料
第三项 公费附差费
第四项 支发俸饷的定例附军营领饷及发饷的手续
第五项 各省绿营俸饷公廉额数
第二节 战时俸饷
第一项 绿营加给战时俸饷的原因
第二项 俸赏行装
第三项 盐菜口粮附派调附近剿捕口粮
第四项 绿营出征时俸饷的巨大
第三节 恤赏及退休俸饷
第一项 恤赏
第一目 军功赏赉
第二目 出征阵亡病故恤赏
第三目 阵伤恤赏
第四目 红白事例恤赏
第二项 退休俸饷
第四节 俸饷的拨协及奏销
第一项 拨协
第二项 奏销
第三项 绿营饷权握于中央对于收集兵权的关系
第十四章 军器
第一节 军器的种类与编制
第二节 军器的制造给发与管理的制度
第三节 战船
第十五章 马政
第一节 绿营马数
第二节 绿营牧场
第三节 营马的保管
第四节 营马的补充及军需马的解送
第五节 绿营马政的废弛
罗尔纲先生学术年表
《绿营兵志》导读
第一章 清朝为什么要建立绿营制度?
第一节 清朝建立绿营制度的三个原因
第二节 绿营的任务
第三节 绿营与八旗的比较
第二章 制度的源流
第一节 绿营脱胎于明代镇戍
第二节 绿营对明代镇戍制度的发展与改变
第三章 建制的沿革
第一节 京师建制的沿革
第二节 行省建制的沿革
第三节 边区建制的沿革
第四节 历朝兵数
第四章 绿营的没落
第一节 绿营衰退的原因
第二节 重建旧制的失败
第三节 裁汰及其影响
附录 嘉庆后绿营历年裁汰考
中卷 绿营兵制
第五章 营制
第一节 绿营行省营制表
第二节 绿营建立营制的原则
第三节 “营”的类别、兵种与将帅
第四节 营务人员
第六章 土著的世业的兵制
第一节 兵皆土著的制度
第二节 世业的兵制
第三节 兵籍
第七章 绿营的统驭
第一节 大小相制
第二节 集权与分寄
第三节 绿营统驭两大原则的功能
第八章 平时的任务
第一节 差操
第一项 差操考
第二项 绿营的差役
第三项 绿营的训练
第四项 绿营差操混淆之弊
第二节 防汛
第一项 防汛的职务
第二项 汛地的布置
第三项 汛兵在绿营中所占的数目
第三节 巡防
第一项 巡防的职务
第二项 巡洋
第三项 巡江
第四项 巡山
第九章 战时的调遣附军令
第一节 征调
第二节 战时的编制
第三节 运输及沿途供应
第四节 补充
第五节 归伍
第六节 附军令
下卷 绿营兵政
第十章 铨选
第一节 出身
第二节 满缺与汉缺
第三节 授官之法
第四节 用题缺之法
第五节 月选之法
第一项 月选手续
第二项 分缺与分班
第三项 选用
第六节 校拔之法
第一项 校拔制度
第二项 千总俸满
第七节 升补定例
第八节 绿营铨选制度的功能
第一项 “将皆升转”为绿营铨选制度的核心和回避丁忧等制的作用
第二项 当时行题补与调补制度的条件
第十一章 “军政”与简阅
第一节 “军政”
第一项 “军政”的目的及其功能
第二项 甄核之例
第三项 荐举纠劾与不入举劾
第四项 附二年半甄别的制度
第二节 简阅
第一项 简阅的目的
第二项 简阅的缘起
第三项 总督提镇简阅制度
第四项 钦差大臣简阅制度
第十二章 议叙与惩戒处分
第一节 议叙
第二节 惩戒处分
第一项 惩戒处分的方式
第二项 惩戒处分的事由
第三项 惩戒处分的定例
第一目 议处之例
第二目 世职兼任等官处分之例
第三目 引律当罪例
第四目 检举的制度
第五目 以级纪抵处分例
第六目 开复
第四项 惩戒机关与处分定议的程序
第一目 交部处分
第二目 处分定议的程序
第十三章 俸饷
第一节 平时俸饷
第一项 官员俸薪养廉附赏银
第二项 兵丁粮饷附马匹草料
第三项 公费附差费
第四项 支发俸饷的定例附军营领饷及发饷的手续
第五项 各省绿营俸饷公廉额数
第二节 战时俸饷
第一项 绿营加给战时俸饷的原因
第二项 俸赏行装
第三项 盐菜口粮附派调附近剿捕口粮
第四项 绿营出征时俸饷的巨大
第三节 恤赏及退休俸饷
第一项 恤赏
第一目 军功赏赉
第二目 出征阵亡病故恤赏
第三目 阵伤恤赏
第四目 红白事例恤赏
第二项 退休俸饷
第四节 俸饷的拨协及奏销
第一项 拨协
第二项 奏销
第三项 绿营饷权握于中央对于收集兵权的关系
第十四章 军器
第一节 军器的种类与编制
第二节 军器的制造给发与管理的制度
第三节 战船
第十五章 马政
第一节 绿营马数
第二节 绿营牧场
第三节 营马的保管
第四节 营马的补充及军需马的解送
第五节 绿营马政的废弛
罗尔纲先生学术年表
《绿营兵志》导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