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车用能源展望2012
作者:清华大学中国车用能源研究中心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2-01
ISBN:9787030327963
定价:¥12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车用能源展望2012》围绕中国车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从能源、环境、经济、技术、产业领导力和政策多个方面,对中国车用能源可持续转型之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中国车用能源的多条技术路线进行了全生命周期分析,建立了中国车用能源发展的五个情景———参考情景、电动汽车发展情景、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情景、生物燃料发展情景和综合政策情景;对车用能源需求管理,汽车燃油经济性提高,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2代生物燃料等技术措施在中国车用能源可持续转型中的作用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和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车用能源可持续转型的政策与制度建议。《中国车用能源展望2012》可供相关政府部门、汽车及能源行业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车用能源展望2012》作者简介
目录
中国车用能源展望
目录
前言
第2章 引论
2.2 车用能源的影响因素
2.2.2 经济发展
2.2.2 人口地理
2.2.3 技术进步
2.2.4 公共政策
2.2 可持续车用能源系统
2.3 本书主要内容
第2章 汽车发展与污染控制
2.2 汽车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
2.2 城市汽车污染物排放的计算
2.3 中国典型城市空气污染状况
2.3.2 北京
2.3.2 上海
2.3.3 广州
2.4 机动车污染控制与节能措施
2.4.2 新车排放控制
2.4.2 燃油品质
2.4.3 在用车排放控制管理
2.4.4 加速落后技术车辆淘汰
2.4.5 发展替代燃料
2.4.6 发展电动汽车
2.4.7 临时交通管理措施
2.5 挑战与展望
第3章 中国汽车保有量及交通服务量情景分析
3.2 历史及现状
3.2 汽车交通服务量预测模型
3.2.2 模型框架
3.2.2 汽车保有量预测模型
3.2.3 汽车交通服务量预测模型
3.3 情景分析
3.3.2 情景定义
3.3.2 汽车保有量
3.3.3 汽车客运交通服务量
3.3.4 汽车货运交通服务量
3.4 结论
第4章 汽车动力系统技术
4.2 中国机动车动力系统发展现状
4.2.2 中国汽车发展现状与动力技术构成
4.2.2 中国乘用车动力技术构成
4.2.3 中国商用车动力技术构成
4.2.5 动力系统电动化进入起步阶段
4.2.6 中国汽车燃料消耗现状
4.2 高效清洁汽车动力技术
4.2.2 高效发动机技术
4.2.2 智能启停技术
4.3 混合动力技术
4.3.2 串联式混合动力技术
4.3.2 并联式混合动力技术
4.3.3 混联式混合动力技术
4.4 纯电驱动技术
4.4.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4.4.2 增程式纯电动汽车
4.4.3 纯电动汽车
4.4.4 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4.5 结论
第5章 石油基液体燃料
5.1 引言
5.2 发展现状和历史趋势分析
5.2.2 中国石油的整体流向
5.2.2 中国石油资源和原油产量
5.2.3 中国石油进口和战略储备
5.2.4 中国石油炼制规模和技术
5.2.5 中国石油消费总量和构成
5.2.6 国际与国内的石油价格
5.2.7 中国石油相关环境政策
5.3 未来展望和应对策略分析
5.3.2 中国石油未来发展问题的研究综述
5.3.2 中国石油消费及车用汽油、柴油消费的情景分析
5.3.3 中国石油的能源安全约束指标与石油缺口
5.3.4 中国石油的常规污染和温室气体减排
5.4 结论和建议
5.4.2 主要结论
5.4.2 政策建议
第6章 天然气基车用燃料
6.2 引言
6.2 车用天然气的资源供应能力分析
6.2.2 中国天然气的资源勘探开发
6.2.2 中国天然气的生产、消费和进口
6.2.3 中国天然气的储、运、配
6.2.4 煤制天然气SNG
6.2.5 未来天然气供需形势和车用的潜力
6.3 CNG汽车发展分析
6.3.2 基本技术描述
6.3.2 国内外发展现状
6.3.3 技术性能评价
6.3.4 支撑条件分析
6.3.5 未来发展建议
6.4 LNG汽车发展分析
6.4.2 基本技术描述
6.4.2 国内外发展现状
6.4.3 技术性能评价
6.4.4 支撑条件分析
6.4.5 未来发展建议
6.5 GTL发展分析
6.5.2 基本技术描述
6.5.2 国内外发展现状
6.5.3 技术性能评价
6.5.4 支撑条件分析
6.5.5 未来发展建议
6.6 结论和建议
6.6.2 天然气的供应能力将持续快速增长
6.6.2 天然气汽车总体将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6.6.3 亟须完善车用天然气定价机制和基础设施条件
6.6.4 重点推广CNG城市公交汽车和示范LNG重型车辆
第7章 煤基液体燃料
7.2 引言
7.2 煤基液体燃料的资源供应潜力分析
7.2.2 煤炭开发和利用现状
7.2.2 煤炭资源的产能约束和车用的潜力
7.3 煤基液体燃料的技术评价
7.3.2 技术发展现状
7.3.2 技术性能比较
7.3.3 WTT分析
7.3.4 碳税对成本的影响
7.3.5 六维度综合评价
7.4 煤基液体燃料的发展政策分析
7.4.2 各种技术路线的分析
7.4.2 综合发展政策建议
7.5 结论和建议
7.5.2 主要结论
7.5.2 政策建议
第8章 生物液体燃料
8.2 生物液体燃料发展现状
8.2.2 燃料乙醇增速缓慢,2020年利用量远未实现规划目标
8.2.2 生物柴油2020年利用量已超规划目标,但与累积产能差距显著
8.2 生物质原料资源潜力
8.2.2 生物质原料资源的选择
8.2.2 非种植类原料资源潜力较大,但面临多种竞争性用途
8.2.3 能源植物资源潜力不确定性较大,受多重约束影响
8.3 生物液体燃料技术发展与产业政策
8.3.2 非粮2.5代生物液体燃料技术
8.3.2 2代生物液体燃料技术
8.3.3 微藻产生物柴油
8.4 生物液体燃料发展情景
8.4.2 技术选择
8.4.2 情景设定
8.4.3 成本与技术扩散
8.4.4 主要约束条件
8.4.5 中国生物液体燃料发展潜力情景分析与评价
8.5 结论和建议
8.5.2 主要结论
8.5.2 建议
第9章 车用电力能源
9.2 电力发展预测及电动汽车用能供需分析
9.2.2 中国电力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9.2.2 中国电力发展预测
9.2 电动汽车电能补充方式比较及对充电功率的需求
9.2.2 三种典型的电能补充方式
9.2.2 不同电能补充方式的功率需求
9.3 电动汽车与电网的相互影响及协调发展
9.3.2 由充电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
9.3.2 电动汽车双向能量转换技术
9.4 支撑电动汽车发展的电网基础设施及技术标准
9.4.2 基础设施建设与电力系统升级改造
9.4.2 电动汽车技术标准
9.5 结论和建议.......................
第20章 车用氢能路径分析
20.2 中国氢气的生产
20.2.2 煤制氢
20.2.2 天然气制氢
20.2.3 石油制氢
20.2.4 工业过程副产氢
20.2 中国的氢气利用
20.2.2 合成氨生产消耗氢气
20.2.2 甲醇生产消耗氢气
20.2.3 成品油生产用氢气
20.2.4 商业氢气
20.3 中国氢气流动图谱
20.4 中国氢气作为交通能源的政策
20.4.2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研究规划
20.4.2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
20.4.3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鼓励开发使用可再生能源
中国车用能源展望
20.4.4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氢能及其
应用技术
20.4.5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燃料电池和氢能
技术
20.5 氢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开发及示范进展
20.5.2 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研发与产品
20.5.2 燃料电池轿车开发与产品
20.5.3 燃料电池系统开发
20.5.4 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
20.6 能量流动图谱分析
20.6.2 燃料经济性分析
20.6.2 车内能量流动分析
20.7 氢能汽车发展的情景分析
20.8 结论和建议
第22章 车用燃料技术路线全生命周期能耗及温室气体排放
22.2 国内外车用燃料全生命周期研究情况
22.2 车用燃料全生命周期分析模型
22.2.2 阶段划分和功能单位
22.2.2 计算方法与逻辑
22.3 燃料与车辆路线
22.3.2 石油基燃料路线
22.3.2 天然气基燃料路线
22.3.4 生物燃料路线
22.3.5 车用电力路线
22.3.6 车用氢能路线
22.3.7 其他相关技术
22.4 多种车用燃料路线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
22.4.2 从矿井到加油泵
22.4.2 从加油泵到车轮
22.4.3 动力-燃料技术组合
22.5 未来展望
22.5.2 从矿井到加油泵
22.5.2 从矿井到车轮
22.6 结论和建议
22.6.2 主要结论
22.6.2 政策建议
第22章 车用能源情景分析
22.2 车用能源模型
22.2.2 模型总体框架
22.2.2 汽车交通需求预测模型
22.2.3 车用能源供应模型
22.2.4 车用能源集成与优化模型
22.2 参考情景
22.2.2 情景主要假设
22.2.2 情景结果
22.2.3 情景要点总结
22.3 电动汽车发展情景
22.3.2 情景主要假设
22.3.2 情景结果
22.3.3 情景要点总结
22.4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情景
22.4.2 情景主要假设
22.4.2 情景结果
22.4.3 情景要点总结
22.5 生物燃料发展情景
22.5.2 情景主要假设
22.5.2 情景结果
22.5.3 情景要点总结
22.6 综合政策情景
22.6.2 情景主要目标与假设
22.6.2 情景结果
22.6.3 情景要点总结
第23章 政策建议:中国车用能源可持续转型之路
目录
前言
第2章 引论
2.2 车用能源的影响因素
2.2.2 经济发展
2.2.2 人口地理
2.2.3 技术进步
2.2.4 公共政策
2.2 可持续车用能源系统
2.3 本书主要内容
第2章 汽车发展与污染控制
2.2 汽车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
2.2 城市汽车污染物排放的计算
2.3 中国典型城市空气污染状况
2.3.2 北京
2.3.2 上海
2.3.3 广州
2.4 机动车污染控制与节能措施
2.4.2 新车排放控制
2.4.2 燃油品质
2.4.3 在用车排放控制管理
2.4.4 加速落后技术车辆淘汰
2.4.5 发展替代燃料
2.4.6 发展电动汽车
2.4.7 临时交通管理措施
2.5 挑战与展望
第3章 中国汽车保有量及交通服务量情景分析
3.2 历史及现状
3.2 汽车交通服务量预测模型
3.2.2 模型框架
3.2.2 汽车保有量预测模型
3.2.3 汽车交通服务量预测模型
3.3 情景分析
3.3.2 情景定义
3.3.2 汽车保有量
3.3.3 汽车客运交通服务量
3.3.4 汽车货运交通服务量
3.4 结论
第4章 汽车动力系统技术
4.2 中国机动车动力系统发展现状
4.2.2 中国汽车发展现状与动力技术构成
4.2.2 中国乘用车动力技术构成
4.2.3 中国商用车动力技术构成
4.2.5 动力系统电动化进入起步阶段
4.2.6 中国汽车燃料消耗现状
4.2 高效清洁汽车动力技术
4.2.2 高效发动机技术
4.2.2 智能启停技术
4.3 混合动力技术
4.3.2 串联式混合动力技术
4.3.2 并联式混合动力技术
4.3.3 混联式混合动力技术
4.4 纯电驱动技术
4.4.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4.4.2 增程式纯电动汽车
4.4.3 纯电动汽车
4.4.4 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4.5 结论
第5章 石油基液体燃料
5.1 引言
5.2 发展现状和历史趋势分析
5.2.2 中国石油的整体流向
5.2.2 中国石油资源和原油产量
5.2.3 中国石油进口和战略储备
5.2.4 中国石油炼制规模和技术
5.2.5 中国石油消费总量和构成
5.2.6 国际与国内的石油价格
5.2.7 中国石油相关环境政策
5.3 未来展望和应对策略分析
5.3.2 中国石油未来发展问题的研究综述
5.3.2 中国石油消费及车用汽油、柴油消费的情景分析
5.3.3 中国石油的能源安全约束指标与石油缺口
5.3.4 中国石油的常规污染和温室气体减排
5.4 结论和建议
5.4.2 主要结论
5.4.2 政策建议
第6章 天然气基车用燃料
6.2 引言
6.2 车用天然气的资源供应能力分析
6.2.2 中国天然气的资源勘探开发
6.2.2 中国天然气的生产、消费和进口
6.2.3 中国天然气的储、运、配
6.2.4 煤制天然气SNG
6.2.5 未来天然气供需形势和车用的潜力
6.3 CNG汽车发展分析
6.3.2 基本技术描述
6.3.2 国内外发展现状
6.3.3 技术性能评价
6.3.4 支撑条件分析
6.3.5 未来发展建议
6.4 LNG汽车发展分析
6.4.2 基本技术描述
6.4.2 国内外发展现状
6.4.3 技术性能评价
6.4.4 支撑条件分析
6.4.5 未来发展建议
6.5 GTL发展分析
6.5.2 基本技术描述
6.5.2 国内外发展现状
6.5.3 技术性能评价
6.5.4 支撑条件分析
6.5.5 未来发展建议
6.6 结论和建议
6.6.2 天然气的供应能力将持续快速增长
6.6.2 天然气汽车总体将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6.6.3 亟须完善车用天然气定价机制和基础设施条件
6.6.4 重点推广CNG城市公交汽车和示范LNG重型车辆
第7章 煤基液体燃料
7.2 引言
7.2 煤基液体燃料的资源供应潜力分析
7.2.2 煤炭开发和利用现状
7.2.2 煤炭资源的产能约束和车用的潜力
7.3 煤基液体燃料的技术评价
7.3.2 技术发展现状
7.3.2 技术性能比较
7.3.3 WTT分析
7.3.4 碳税对成本的影响
7.3.5 六维度综合评价
7.4 煤基液体燃料的发展政策分析
7.4.2 各种技术路线的分析
7.4.2 综合发展政策建议
7.5 结论和建议
7.5.2 主要结论
7.5.2 政策建议
第8章 生物液体燃料
8.2 生物液体燃料发展现状
8.2.2 燃料乙醇增速缓慢,2020年利用量远未实现规划目标
8.2.2 生物柴油2020年利用量已超规划目标,但与累积产能差距显著
8.2 生物质原料资源潜力
8.2.2 生物质原料资源的选择
8.2.2 非种植类原料资源潜力较大,但面临多种竞争性用途
8.2.3 能源植物资源潜力不确定性较大,受多重约束影响
8.3 生物液体燃料技术发展与产业政策
8.3.2 非粮2.5代生物液体燃料技术
8.3.2 2代生物液体燃料技术
8.3.3 微藻产生物柴油
8.4 生物液体燃料发展情景
8.4.2 技术选择
8.4.2 情景设定
8.4.3 成本与技术扩散
8.4.4 主要约束条件
8.4.5 中国生物液体燃料发展潜力情景分析与评价
8.5 结论和建议
8.5.2 主要结论
8.5.2 建议
第9章 车用电力能源
9.2 电力发展预测及电动汽车用能供需分析
9.2.2 中国电力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9.2.2 中国电力发展预测
9.2 电动汽车电能补充方式比较及对充电功率的需求
9.2.2 三种典型的电能补充方式
9.2.2 不同电能补充方式的功率需求
9.3 电动汽车与电网的相互影响及协调发展
9.3.2 由充电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
9.3.2 电动汽车双向能量转换技术
9.4 支撑电动汽车发展的电网基础设施及技术标准
9.4.2 基础设施建设与电力系统升级改造
9.4.2 电动汽车技术标准
9.5 结论和建议.......................
第20章 车用氢能路径分析
20.2 中国氢气的生产
20.2.2 煤制氢
20.2.2 天然气制氢
20.2.3 石油制氢
20.2.4 工业过程副产氢
20.2 中国的氢气利用
20.2.2 合成氨生产消耗氢气
20.2.2 甲醇生产消耗氢气
20.2.3 成品油生产用氢气
20.2.4 商业氢气
20.3 中国氢气流动图谱
20.4 中国氢气作为交通能源的政策
20.4.2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研究规划
20.4.2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
20.4.3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鼓励开发使用可再生能源
中国车用能源展望
20.4.4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氢能及其
应用技术
20.4.5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燃料电池和氢能
技术
20.5 氢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开发及示范进展
20.5.2 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研发与产品
20.5.2 燃料电池轿车开发与产品
20.5.3 燃料电池系统开发
20.5.4 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
20.6 能量流动图谱分析
20.6.2 燃料经济性分析
20.6.2 车内能量流动分析
20.7 氢能汽车发展的情景分析
20.8 结论和建议
第22章 车用燃料技术路线全生命周期能耗及温室气体排放
22.2 国内外车用燃料全生命周期研究情况
22.2 车用燃料全生命周期分析模型
22.2.2 阶段划分和功能单位
22.2.2 计算方法与逻辑
22.3 燃料与车辆路线
22.3.2 石油基燃料路线
22.3.2 天然气基燃料路线
22.3.4 生物燃料路线
22.3.5 车用电力路线
22.3.6 车用氢能路线
22.3.7 其他相关技术
22.4 多种车用燃料路线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
22.4.2 从矿井到加油泵
22.4.2 从加油泵到车轮
22.4.3 动力-燃料技术组合
22.5 未来展望
22.5.2 从矿井到加油泵
22.5.2 从矿井到车轮
22.6 结论和建议
22.6.2 主要结论
22.6.2 政策建议
第22章 车用能源情景分析
22.2 车用能源模型
22.2.2 模型总体框架
22.2.2 汽车交通需求预测模型
22.2.3 车用能源供应模型
22.2.4 车用能源集成与优化模型
22.2 参考情景
22.2.2 情景主要假设
22.2.2 情景结果
22.2.3 情景要点总结
22.3 电动汽车发展情景
22.3.2 情景主要假设
22.3.2 情景结果
22.3.3 情景要点总结
22.4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情景
22.4.2 情景主要假设
22.4.2 情景结果
22.4.3 情景要点总结
22.5 生物燃料发展情景
22.5.2 情景主要假设
22.5.2 情景结果
22.5.3 情景要点总结
22.6 综合政策情景
22.6.2 情景主要目标与假设
22.6.2 情景结果
22.6.3 情景要点总结
第23章 政策建议:中国车用能源可持续转型之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