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
雄浑与沉郁曹顺庆,王南 著《雄浑与沉郁》是《中国美学范畴丛书》中的一种。本书上编阐释“雄浑”,论述了它的形成发展历程,剖析了它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并比较了它与西方“崇高”的异同;下编论述“沉郁”,先梳理了沉郁的生成发展脉络,使沉郁的概念内涵明确化,并通过典范文本的研究以及“沉郁”与“顿挫”“飘逸”等相关范畴的对比,使“沉郁”的美学意义和价值尽可能充分展现。
-
志情理胡家祥 著《志情理:艺术的基元》是《中国美学范畴丛书》中的一种。本书按探源——征实——发微的顺序全面整理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志”“情”“理”三个范畴。首先主要从宏观的哲学视角切入,描述范畴的历史演变,展示前人的认识所已达到的深度和广度;然后从艺术批评层面评述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相关观念,诸如“言志”说、“缘情”说等,分析其合理性与局限性;最后落实于发掘古典范畴的丰富内涵,努力会通中西,连接古今,实现创造性地转化,以期确立传统范畴在现代美学理论体系中的应有地位。全书条分缕析,立论切实,新见间出,既充分地占有了史料,又深入地进行了阐发,较好地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
清淡美论辨析韩经太 著《清淡美论辨析》是《中国美学范畴丛书》中的一种。本书着重清理并剖析了“清”美文化精神的典型现象和发生机制,进而对中古以来的“清俊风骨”等观念作出辨析,并对“平淡”美论和“逸品”现象进行了透视。本书选取关键性的美学思想问题为透视点,特别注意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与相关理论领域的会通现象。
-
心物感应与情景交融郁沅 著《心物感应与情景交融》对“情景交融”与“心物感应”这两个相互联结、紧密联系的重要美学命题进行了详细研究。作者指出“心物感应”是实现“情景交融”的基础,“情景交融”的低级层次是情景组合,高级层次是情景互融……这些结论都是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新见解,全书理论信而有征,史料翔实。
-
原创在气涂光社 著《原创在气》追溯了“气”概念形成和被普遍运用的过程;重点评介了中国古代文学、音乐、书法、绘画诸艺中的“气”论;对“气”这一有代表性的古代美学范畴及其所属的庞大概念族群的意蕴、属性、特征进行诠释和梳理、概括,最后以“原创”二字凸现“气”范畴之要义和使命。由此从一个重要侧面探究我们民族的精神品格、审美心理、思维特征和理论形态。
-
文质彬彬陈良运 著《文质彬彬》一书对“文”、“质”、“艺”、“道”四个观念及形成中国美学中两对最基本的审美范畴,从发生、发展、传承、演变的全过程,进行由微而宏地全面、系统的观照,又从美学、文学、造型艺术等领域以及哲学、心理学、伦理观念、社会政治理想等方面进行论述和评价。
-
和袁济喜 著《和:审美理想之维》对中国美学中“和”的概念进行了探析。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梳理了审美范畴“和”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下编进行横向研究,对审美范畴“和”予以结构解析,见解独到。
-
意境探微古风 著《意境探微》是《中国美学范畴丛书》中的一种。作者重新解说古代美学史上的主要“意境”观点,对“意境”的内涵和本质等难点问题,进行了多学科、多维度、多层次的阐释和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回顾总结了20世纪的“意境”研究成果,并对21世纪的“意境”研究发展趋势作了前瞻性的探讨。“意境史”部分新意迭出,“意境论”部分精彩纷呈。作者全面介绍和广泛吸纳了百年来的“意境”研究成果,对每一个问题的探讨,都力争站到新世纪之初的学术前沿和高地上发言。因此,这是百年“意境”研究史上一部具有总结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特点的论著。
-
虚实掩映之间张方 著《虚实掩映之间》是《中国美学范畴丛书》中的一种。《虚实掩映之间》以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为依据,探讨传统美学思想中“虚实”这一核心范畴,述其流变,析其意蕴,较为全面和深入地展示这一范畴的演进和内涵。全书既对中国文艺美学史上的“虚实”之辨作宏观评述,亦分门别类地阐说“虚实”观念和范畴在各种艺术形式及理论批评中的体现及意义。其阐说将各个历史时期和各种理论批评的虚实观念相互勾连,层层推论,间以中西比较,完整地把握这一范畴的精神实质及其在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中的地位、效用及价值,并由此去领略传沿至今的“中国艺术精神”。
-
美在自然蔡锺翔 著《美在自然》分上、下两编:上编考察自然论从哲学到美学、从萌生到发展的历史轨迹,厘清了文艺自然论的几个阶段;下编主要是对“自然”作为审美理想的地位和“自然”的美学内涵展开逻辑的分析,揭示了自然论中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此外,还探索了“自然”的制约因素,说明“自然”并非神秘不可捉摸,辨析了与“自然”相关的某些范畴,显示范畴之间的亲缘关系。全书力求对“自然”作出准确的现代诠释,一切以翔实的资料为依据,不作悬想和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