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
中国美学研究朱志荣《中国美学研究》集刊,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编辑,朱志荣主编,计划每年两辑,刊载发表尚未正式发表并且还没有出现在书中的首发论文,分别在6月份和12月份出版。《中国美学研究(第十二辑)》共收24篇文章,内容涵盖“古典美学”“现代美学”“审美理论”“审美范畴”“美学评论”“美学译文”等主题。
-
数字虚拟与艺术真实的美学悖论林平《数字虚拟与艺术真实的美学悖论》从虚拟的哲学特性以及数字艺术的艺术特性对虚拟数字艺术的概念、范围、起源、发展、应用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并从哲学美学的角度对超真实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且在“真实”的语境下探究虚拟数字艺术中频频出现的超真实表现艺术作品,就其发生发展的理论根源进行论述同时也就其创作形态以及实现的具体过程进行分析与综述,以博德里亚的“超真实”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数字艺术中的虚拟形象表现为案例,进行分析归纳,试图在理论上追溯虚拟数字形象的超真实化表现的哲学根源与美学原理,在实践中总结数字艺术超真实表现的艺术特性和创作特性从而进一步发掘出虚拟数字艺术的创作新规律,为数字艺术创作研究出新方法新观念做出努力。
-
视唱练耳教学中情感价值与审美艺术研究李桂梅音乐教学以情感和审美培育为目标,以视唱练耳为主要教学环节。《视唱练耳教学中情感价值与审美艺术研究》在论述视唱练耳教学方式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剖析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情感和审美培育的时代适应力问题,针对视唱练耳教学方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革新方法;基于传统听觉训练,强调音乐审美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以弥补传统听觉训练中脱离音乐文化与审美的纯技能与理论训练模式的不足,希望可以为视唱练耳教学提供一些有效建议。
-
中国古典美学史陈望衡本书是第一部中国古典美学领域的通史类著作,1988年初版后,在国内外引起反响。此次增订再版,增加了三十余万字。论体系之完整、内容之丰富、资料之翔实,修订后的本书,在目前国内出版的同类著作中堪称翘楚。 本书系统梳理中国美学的独特发展历程,将中国古典美学分为奠基期、突破期、鼎盛期、转型期、总结期五个阶段,用五编四十九章内容,对各阶段重要美学思想及其代表人物作翔实介绍,涉及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诸种艺术美学,独创性地概括出一个完整的中国古典美学体系。 从时间上看,自先秦到近代,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各个阶段重要的美学思想及其代表人物,本书都做了翔实介绍,书中还特别分析了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先秦儒道阴阳诸家及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对美学的影响。从范围来看,诗歌、绘画、书法、音乐、戏曲、小说、建筑、园林等诸种艺术美学,本书都做了清晰的梳理。某一历史阶段代表性艺术,如先秦的《诗经》《楚辞》、汉代的赋、唐代的诗、宋代的词、明清的小说戏曲,本书有重点评论。 对于中国古典美中“美”“妙”“味”“兴”“游”“神”“气”“韵”“逸”等重要范畴及“言志说”“缘情说”“兴寄说”“美刺说”“妙悟说”“神韵说”“境界说”“诗史说”等重要学说,本书都做了源流上的梳理,并概括其要义。 zui为重要的是,本书独创性地提炼出完整的中国古典美学体系,即:以“意象”为基本范畴的审美本体论系统,以“味”为核心范畴的审美体验论系统,以“妙”为主要范畴的审美品评论系统,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创作理论系统。本书还独创性地总结出中国古典美学五大传统,即:乐天忧世、崇阳恋阴、尚贵羡仙、自然至美、中和为美。本书行文精当至妙,深入浅出,不仅于美学、哲学、文学、艺术专业工作者是一部不可忽视的重要参考著作,而且于一般的读者,也是一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著作。
-
东方的审美房国铮,林范武《东方的审美:中日文学交流比较研究》共分为九章,分别为中日文学比较研究概述、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比较视阈下的中日审美意识、中日古代神话的共性与个性、比较视域下中日古诗歌的审美形态、中国“白体诗”与日本古韵文的审美关联、日本古代女性文学与中国文学、日本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借鉴与吸收、民族精神与日本体验。《东方的审美:中日文学交流比较研究》可作为中日文学研究者、文学专业学习者参与借鉴用书。
-
上古艺术审美的释悟邓清远《上古艺术审美的释悟:**感物味象》从远古时期审美意识的孕育与拓展,两汉隶书的审美型变与实践,玄学对魏晋美学、书学、艺术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解读审美意识,以及与书法艺术的联系。《上古艺术审美的释悟:**感物味象》是作者潜心研学书法后对审美意识的理解和解读,把所学的美学理论、文艺思现与书学相结合,形成独到的见解。
-
网络美学研究周伟业,陈玉洁《网络美学研究》将网络审美活动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审美活动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探讨了网络审美活动生成的基本条件,并按照审美经验生成的过程与类别,将网络审美活动划分为网络空间审美体验、网络空间艺术创作、网络空间艺术批评三种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专题式研究,分别论及网络审美文本、审美社区、审美心理、审美文化、审美困境等网络美学研究的主要论题。
-
诗与禅程亚林程亚林的专著《诗与禅》由佛、庄、玄、禅、诗五大部分的论述组成。从印度佛学的人生态度与特色谈起,逐渐进入对中国土壤上生长起来的庄学与玄学的分析,,又论述由佛与玄的结合所产生的禅学,然后围绕全书的核心部分——诗与禅的关系作深入的探索。读着《诗与禅》如同顺着一条蜿蜒的小径漫步,不时闪现的诸多精辞之见,给人 “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智慧享受,在不知不觉的盘旋曲折中登上了思维的高峰。
-
音乐的网络化生存袁茜《音乐的网络化生存:网络音乐文化的伦理思辨和审美批判》以网络音乐传播中的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从伦理学和美学视角对当下网络音乐传播中较为典型的现象及问题进行思辨、归因、评价与批判,并从音乐的价值角度对网络音乐的审美现状进行反思,对网络音乐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
艺术抽象和抽象艺术林华《艺术抽象和抽象艺术:音乐审美心理文论集》的前四篇,带有一定的概述性质,简略地介绍了审美心理与音乐符号运用逻辑的基本原理;文集的后六篇,是音乐创作技法与审美心理关系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结构、和声、复调、音色等不同音乐思维的各自特征的描述和抽象;接着的三篇与表演有关,特别是即兴技能与审美心理的关系;最后一篇是对现代音乐思维的历史溯源以及现状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