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
杜威经验论美学的生态精神研究艾莲对于杜威经验论美学中的生态精神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认识。一,杜威哲学和美学的方法论中的生态思维。“自然”“人”“经验”和“价值”是杜威哲学的四个重要的基本范畴,而正是对这四个范畴的内涵,以及四者在经验存在中互融共生并展现为成长过程的相互关系的论述,体现了自然主义的人本主义的基本精神,具有鲜明而深厚的生态哲学内容。在杜威的包罗万象而又无所不在的自然(宇宙)观念和关于自然连续性的论述中,蕴含着对自然世界的生态关联性、生态整体性、生态过程性和生态生成性(生态进化性)以及人的生态主体性的深刻感悟和深入阐述,从而展开了一种生态世界观的思维图景。在这个生态哲学的基础上,杜威实际上从两个层次提出了对世界和艺术进行生态思维的方法论思想。首层次是“经验的方法”。他从自然和经验的连续性说明了经验的认识功能的生态根源,论述了原始经验和反思经验这两种经验各自的作用和互动共生的相互关系,进而特别强调了对原始经验的反思探究方法对于探寻审美活动生态秘密的意义。第二个层次集中在艺术研究的方法上。他明确主张从“大地”到“山峰”,从日常经验到审美经验和艺术的“迂回”的方法,借此走出艺术的“象牙塔”,回归艺术与日常经验之间的联系。在这一方法中,杜威哲学中关于自然的整体性、连续性和生成(生长或成长)性的思想显示出对于认识艺术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这样的方法明显贯穿着生态思维的性质。二,艺术审美本体存在的生态本性。杜威美学中关于艺术审美本体存在及其特性的思想,深刻揭示了艺术审美本体存在的独特性质和生态本性,从而树立了它的特殊的生态化美学的理论轴心。杜威把“一个经验”看作艺术的存在形态,他明确地指出艺术的普遍特性是自然就有的节奏,并进一步论述了节奏在审美中的能量组织机制。杜威的这一观点,是其经验论美学耀眼的亮点之一。这一被称为“生态动力学”的观点,从根本上突破了长期以来认识论美学的学理模式,并用动力说弥补了表现说的局限。通过对节奏的动力机制的深入揭示,这才真正切人了审美活动的生命本质和生态本性。中国和西方的美学早就有对审美的动力机制的感悟,特别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气韵”说更是把审美的这一生命特征提到了核心地位。考虑到西方美学源远流长的认识论传统和中国美学对“气韵”说至今没有充分重视的学术语境,杜威这一观点对于认识审美和艺术的本体特性,确立美学的学科独立性,可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
王者无外天下一家刘晓达作为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语境中衍生的词汇与概念,“天下”观念在商周时代初具雏形,并在东周晚期至秦汉时代华夏意识渐趋增强与皇权社会逐步构建的过程中,被赋予了“天子统治万民”式的政治与文化意义。刘晓达著《王者无外天下一家(美术史视野中秦皇汉武时代天下观)》将研讨的主题放置在东周晚期至西汉中期政治与社会转型的宽广背景中,采取历时性的写作方式,系统分析从秦始皇至汉武帝时代,皇帝在臣僚、工匠的协助下如何通过形式多样的视觉艺术,去建构与呈现“天下”观念。 就秦始皇时代来说,始皇既可以通过对都城的建构借以塑造沟通天地轴心的中心与威仪观念,也可以在广袤的帝国疆土上通过放置立石,营造行宫、直道、驰道、长城以展现对天下世界的控驭。同时在秦始皇陵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通过设置一些表现形式特殊的“场景”,如K0007陪葬坑来显示对想象中的“天下”世界进行部分呈现与占有的观念。作者进一步认为汉初诸帝对“天下”观念也有认知,他们也曾经在官僚、工匠的协助下通过塑造一些视觉艺术形式对这种思想展现了某种关注。随着汉武帝的即位,情况又发生了某些变化。本书接着又研讨了武帝如何借营造上林苑来呈现其对“天下”观念的思考。在分析武帝营造上林苑的若干观念动机后,作者认为武帝对上林苑的几处关键“景观”如昆明池、建章宫太液池的历时性营建,在某种程度上也展现出他借此呈现“天下一家”、“普天之下”式的思想意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也同时注意到在秦始皇至汉武帝时期,一些来自地方上反映宇宙观的祭祀图像也为帝王所利用,并进而被转化为用以展现在皇权社会中,帝王统治合法性与道德性观念的历史进程。此外,位于帝国边域的南越王国也可借一些视觉艺术形式来隐晦地表达其对国家、天下等政治观念的想象与觊觎。凡此种种都显示出这一时期对“天下”观念的图像表现带有某种多元化、立体化与地域化的特征。视觉图像在这一形塑过程中也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展现出秦汉帝国的国家形象。而在此一时期衍生的对“天下”观念进行视觉表现的若干“格套”也对其后的中国古代皇家美术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也促使我们更为深入地思考早期中国时代视觉艺术与政治、宗教、思维之间的交相互动。
-
实践论美学的理论精髓与当代构建研究吴时红暂缺简介...
-
人类解放的审美之维文苑仲本文立足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对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进行考察。透过詹姆逊、伊格尔顿、奈格里和朗西埃四位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治美学思想,可以看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是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社会随着社会历史变迁和思想潮流涌动而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当代西方左翼学者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下从审美的角度对人类现实的存在境遇和可能的解放进行的深沉思考。在他们的政治美学思想中,政治和美学紧密交织,甚至走向统一。政治和美学的统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中华美学精神高建平 等著,张江 主编美学在中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起伏,近年来有上升的势头,20世纪80—90年代,曾经有过几次“美学”热,目前美学升温,与政府和社会的倡导,以及实践活动的需要有很大关系。本书从古典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概述了美学的发展,倡导建立当代的、实践的中国美学。本书有助于读者丰富美学知识,提升文化自信。
-
身体诗学王晓华 著《身体诗学》试图建立以身体为基础的诗学体系,证明、阐释、弘扬一个基本命题:身体(不是所谓的“灵魂”)是文学活动的主体,回到其起源的文学研究必然落实到身体维度。身体观看而又被观看、触及而又被触及、书写而义被书写、言说而又被言说、阐释而又被阐释,而诗学的秘密就深藏于这种白反性关系之中。正是出于这样的理由,作者试图建构植根于身体的诗学(the poetics based on the body)。它不是把身体当作窥探、规训、重塑的对象,而是力图重塑其主体形貌。它研究的重点不是身体如何在诗中获得表现,而是身体怎样通过诗来表现自己。它表征的不是标新立异的冲动,而是推动文学研究走上归家的路。
-
进入澄明之境郑丹青暂缺简介...
-
中华美学概论杨春时中华美学思想丰富而精深,堪与西方美学比肩,但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和严密的逻辑体系,故没有形成独立的、完整的学科体系。《中华美学概论》通过中西美学的对话,运用现代美学观点和框架,展示中华美学思想内在的逻辑关系,建构中华美学体系,并揭示其特色和长处,如主体间性、现象学特性、情感性、直觉性、世间性等,以达成中西美学的互补,进而促进中国美学的现代化。
-
美学指南(美)彼得·基维《美学指南》涵盖10个美学基本问题和8个美学分支学科,每个问题和分支学科都由该领域的专家撰写,兼顾历史和前沿。《美学指南》自2004年出版以来,成为国际美学界流行的美学教科书。那些细读组成本书的论文的读者,会发现更多的直接证实美学之兴盛的证据。他们会在这些论文中发现一大批涉及面甚广的主题,其讨论不仅涉及美学中的主要问题,而且与众多哲学议题相关联,包括形上学、认识论、心灵哲学、语言哲学、伦理学以及大量其他的哲学核心领域。正如这些论文所表明的那样,形成和维持这种关联,是一个哲学学科在概念上处于令人满意状态的另一种标记。
-
国民审美素养易晓明本书内容丰富且有深度,不仅有宏观理性的思考,也有实证资料的支撑,构建了创新性的理论框架。对审美、国民审美素养与社会转型之间关系的深刻论述,富有启示意义;国民审美素养调查问卷设计具有原创性,可以丰富审美素养的测评研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维度对国民审美教育体系进行的系统梳理和构建,在功能层面积极回应了社会转型对高水平国民审美素养的期盼这一时代需求。尤其是本书提出的“构建艺术课程、生活美学课程以及学科和环境隐性课程相结合的大美育课程体系”的观点,对于目前窄化的学校美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美育不仅要教会学生欣赏和创作艺术,更要让他们具有审美化的生活态度和创新的能力。晓明教授长期从事美学、美育、艺术教育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深厚,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本书是她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终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决策价值。我相信这本书的出版,会引发更多的当代人关注自身审美素养的提升,会对学校美育的改革起到更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