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论理学)
-
科学逻辑张巨青 著本书是一部系统地论述经验自然科学的逻辑方法论的学术著作,可作为大学的相关课程的教学用书,也适合对逻辑学、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等有兴趣的读者阅读,也可供公务员学习之用。内容包括:第一章“问题与直觉”,“比较与分析”,第三章“综合与概括”,第四章“类比与想象”,第五章“抽象与理想化”,第六章“假说的形成与检验”,第七章“观察与实验”,第八章“归纳与确证”,第九章“演绎与证伪”,第十章“理论的修改、淘汰与复活,第十一章“科学理论系统化”,第十二章“科学知识的增长”,附录:“西方科学逻辑方法论发展概要”。
-
普通逻辑学教程李小克 著本书是作者在从事普通逻辑学教学和研究工作20年的基础之上写成的。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类比与假说、论证、普通逻辑学的基本规律等。书中理论阐述透彻,内容系统全面,文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每章均附有练习题,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文科通用教材,又可供相关理论工作者及广大读者学习、研究之用。本书的写作目的是:第一,使采用本教材的教师觉得普通逻辑学易教。第二,使学习普通逻辑学的学生觉得普通逻辑学易学。第三,使自学者觉得普通逻辑学没那么难学。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进行本次修订。
-
现代性冲突中的伦理学[美] 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 著麦金泰尔探讨了一些关于现代性的哲学、政治和道德主张,认为只有放弃这些主张才能正确理解人类利益。在本书涉猎广泛的讨论中,他解释了如何理解规范性判断和评价性判断,如何分析欲望和实践理性,如何获得足够的自知之明,以及如何看待叙事在我们认识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他进一步提出了如何从新亚里士多德或托马斯哲学的视角来认识现代性的条件,并辩称托马斯式的亚里士多德哲学,通过马克思的思想启发,能为我们提供构建一种当代政治和伦理的资源,而这种当代政治和伦理能够使身处现代性的我们去制衡现代性,并且要求我们去这样做。本书的丰富内容及其重要性,奠基于麦金太尔思维在伦理学和道德哲学方面的造诣,是其思想的提高和发展,能给这些领域的读者带来极大的兴趣。
-
樊登推荐 这就是伦理学[日] 田上孝一 著伦理是看清事物的标尺,通过伦理学快速看清欲望的本质。安乐死是否应该得到法律许可?一条命是否不如十条命贵重?死罪是必须的吗?正义是绝对正确的吗?作为“人”而存在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好的社会?只要能赢,不管过程是什么都是可以的吗?一把标尺让你保持平衡,解析心理意识,行为活动的善恶之源。
-
情理合一刘悦笛 著本书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著名学者刘悦笛。全书围绕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及世界带来的巨大冲击,分析应对疫情的中西方思想文化差异和冲突,进而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比较的视野中探讨自由与生存、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情与理等如何相互融合、共生共存,实现偶然性与必然性、情与理的有机统一,并指出,用中国传统生存智慧的“情理合一”来最终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身心,直至人与诸文明等之间的矛盾,从而把人类遇到的各种灾难的悲剧性降低到最小程度。作者认为,中国人“通情达理”的生存智慧,不仅已经正在解决中国自己的困境,同时也可以提供给世界。这种生存智慧,所背靠的乃是中国人的哲学,中国人的哲学不仅成为指导践行的“生活之道”,而且也形成了一种具有指导方向的“生活艺术”。
-
人工智能与价值观李仁涵,黄庆桥 等 著李仁涵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顾问,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研究与咨询、科技成果与产业化、智库建设等研究。黄庆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人工智能正在以润物细无声的态势,进入各个产业领域和社会方面,预示着科技与经济、社会、生活融合的未来景象。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情况,准确评估其对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产生的影响,将是我国应对下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的重要手段,以便明确前进方向,实现精细治理,维护社会价值体系在科技大潮中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从以下章节展开:章技术革命中的价值观演变、第二章人工智能发展带来价值观的重塑、第三章人工智能与美国价值观——控制文化的二次发育、第四章人工智能与欧洲价值观——以人为本、第五章人工智能与日本价值观——文化惯性、第六章人工智能与中国价值观—与时俱进(或和而不同)、第七章人工智能时代价值观重塑的基本原则。
-
伦理学《伦理学》编写组 编本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伦理学》的修订版,这次修订保留了第一版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又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确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行了修订。新版教材阐述并分析了伦理思想传统,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道德起源与发展、本质与功能、基本范畴、核心与原则、规范和道德的评价、教育与建设实践等内容,并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评价,以期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教材由国内知名的学者担任撰写任务,且经过了多次审议和修改,与同类教材相比,本教材更加系统、更加规范,是众多伦理学教材中的精品。
-
逻辑学视野中的认知研究任晓明 著本书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基于归纳逻辑视域的认知研究;(2)基于人工智能逻辑视域的认知研究;(3)基于中国古代逻辑的文化与认知基础研究。第一章到第十章主要讨论基于归纳逻辑视域的认知问题。以往的归纳逻辑研究主要聚焦于归纳逻辑相对于演绎逻辑在创新功能上的优势,力图借鉴演绎逻辑的方法实现归纳逻辑的形式化,但进展缓慢;本研究则侧重于从认知和计算的宽广视角探讨归纳逻辑的形式化及其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主要讨论基于人工智能逻辑视域的认知问题。以往的人工智能逻辑研究囿于图灵计算和计算主义哲学观,其发展屡遭挫折;本研究试图突破上述局限,在质疑计算主义纲领的基础上,尝试从图灵计算转向自然计算。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主要讨论中国古代推类的逻辑与认知问题。以往的中国古代逻辑研究受制于“据西释中”的思维定式以及纯粹理性主义羁绊而进展缓慢,近年来虽然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文化诠释的必要性但并未深入到认知基础层面;本研究试图突破上述局限,在逻辑的文化诠释基础上,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逻辑在语言文字层面的认知基础,进一步探讨汉字造字法体现的汉民族认知模式和认知结构,尝试探寻中国古代逻辑的认知根基。
-
现象学导论[美] 肖恩·加拉格尔(Shaun Gallagher) 著,张浩军 译对于学生和哲学家来说,肖恩·加拉格尔的这本新的导论不仅给他们提供了对现象学领域和当代哲学争论状态的一个出色而简洁的概观,而且通过考察现象学对其所应用的那些学科的效用给他们提供了一种处理问题的崭新方式。加拉格尔回顾了经典现象学的哲学家(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一庞蒂、萨特等人)所提出的那些核心洞见,以创新的方式更新了其中的一些洞见,并且表明,它们是如何与哲学和心理学中正在进行的争论直接关联在一起的。对现象学方法以及意向性、时间性、具身、行动、自我和我们理解他人的能力的各种解释都被整合进了一个融贯的当代陈述中,这表明了,为什么现象学仍然是一种活跃的、有生命的哲学进路。《现象学导论/哲学课》的每一章首先是对经典分析的讨论,然后继续表明这些经典分析与当代哲学中有关人类体验的具身、生成和延展进路的各种争论之间的相关性。在这一过程中,加拉格尔引入了一些新颖的解释,这些解释表明,现象学如何能够对这些争论的术语产生影响,同时又被这些术语影响。
-
悖论之解李本来 著本书为李本来老师有关悖论知识的著作。该书共包括十三章内容。针对悖论的定义、类型以及悖论如何产生、消解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全书针对所收集的一百多个悖论进行了逐一解析,说明哪些悖论可以消解以及如何消解、哪些悖论消解不了以及背后原因。除了内容详实有趣,亦可以帮助读者疏解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