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论理学)
-
唐君毅人生哲学唐君毅 著本书包括两部分,部《物质、生命、心与真理》是作者三十岁左右所著《人生之路》十部曲的一部,以自然为中心,从物质、生命论到人心与心之求真理;第二部为《人生与人文》,是以人自己为中心,而从人心论到人生与人文。前者是对话体,后者是论述体与抒情兼说理的韵文体。全书之意在于,使人对自然宇宙人生的认识逐步深入,并对人生、人文形成高远阔大的理境和崇仰之心情。
-
道德自我之建立唐君毅 著本书是作者三十岁左右所著的《人生之路》十部曲中的三部,分别是教训体的《道德之实践》、默想体的《世界之肯定》、描述体的《精神之表现》,以及随笔体的附录《人生略赋》。在这三部中,部说明道德生活之本质,第二部说明道德自我之根原——心之本体的形上性,第三部说明此心之本体即充内形外的精神实在,既超越现实世界、现实生活而又表现于现实世界、现实生活。本书各部,文体相异,义蕴相贯,互相照应,以表示一中心观念,即超越现实自我,于当下一念中自觉地自己支配自己,以建立道德自我。
-
进化伦理学导论[美] 斯科特·詹姆斯(Scott M.James) 著,赵斌 译我们的道德感是如何进化的?这一问题正成为伦理学研究的热点。《进化伦理学导论》为此提供了一个导论性文本,展示了与进化和道德相关的三个研究领域:认知心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元伦理学。《进化伦理学导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认知心理学的问题,即我们的道德感是如何进化的;第二部分探讨了道德规范的问题,并从进化生物学的事实中得出道德客观性的相关结论。
-
伦理学与美好生活李谧 著本书是研究伦理学的学术专著,用专题的形式讲述和生活相关的伦理问题。从八个专题视角剖析伦理学与美好生活的关系,从伦理学视角考察美好生活的意涵,为新时代中国创建美好生活提供道德哲学理论基础,进而为人们认识、理解、创造美好生活做出应有的理论贡献。内容主要涉及伦理与生活、真善美与美好生活、目的论与美好生活、道义论与美好生活、生态伦理与美好生活、科技伦理与美好生活、公正与美好生活、伦理责任与美好生活,共八讲。
-
《孝经》郑玄注汇校郭金鸿 著本书以皮锡瑞校订本《孝经郑玄注疏》为底本,以陈铁凡《敦煌本孝经类纂》、龚道耕《孝经郑氏注》、曹元弼《孝经郑氏注笺释》为参校,辅之以严可均、臧庸、洪颐煊、王谟以及日本学者固田挺之、尾张等人辑本30余种,并佐之以敦煌、吐鲁番、和田等出土的《孝经》注本,同时借鉴当代学者**研究成果,对“《孝经》郑注”进行补正,集汇校、考证、补辑於一体,以使之更加完善,进而为《孝经》学、郑学乃至于经学研究提供更爲真实、翔实的文献资料。
-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伦理问题研究樊小贤 著本书是以生态伦理学视域对生态文明建设中涉及的基本伦理问题进行的释解与探究。内容既包含道德哲学的慎思明辨,也涉及应用伦理的现实考量;从文明与生态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出发,系统阐释了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依循境遇——情感——信念——态度——行动的逻辑进路,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改变的伦理观念和行为态度;对生态伦理规范的构建做了深入研究与探索,从生产、生活、交往、合作等不同领域构设了相应的规范要求,并提出了付诸实施的路径选择。
-
实用主义伦理学新解郦平 著本书以当代实践伦理研究现状为背景,以世界性和中国性实践发展需求为导向,通过对杜威实践观的精准考察,指出中国学者深受实用主义之名的影响,主要从实用或效用等工具性层面理解杜威的实践学说,忽视了其实践观是对亚氏的德性实践论、密尔的功利实践论和康德的义务实践论的批判性整合,未注意到杜威从人之特有功能视角所理解的实践既是一种制作、生产、技艺性实践,也是一种精神、观念、伦理性实践,它既关注实践者的主体精神,也彰显着实践环境的客观性状。由此,本书提出杜威的伦理学可称为功能实践伦理,其可被归属为一种整合性的规范伦理学,因为,他不限于伦理现象的描述,也不限于道德概念的证成,而是提供一种不断演化的情境性、实验性、探究性且趋向于引向某种实践规范的方法;他将善与应当、事实与价值、科学与人文、自然满足与道义之善相融合,改变了传统伦理学尤其是目的论与义务论的二元对立,丰富了规范伦理学的发展,推进了道德哲学的科学化。
-
雅克·拉康研讨班七Jacques Lacan 著,[法] 雅克-阿兰·米勒 编,卢毅 译在本书即1959-1960年度的研讨班中,拉康以其对欲望的独到理解与创新阐述为基础,较为系统地构建起了一套以欲望为核心的“精神分析的伦理学”,并且通过从各个角度不断与西方伟大的哲学-伦理学传统进行深入对话,充分彰显了欲望极其宝贵的伦理学价值。通过对康德伦理学进行独具创见的批判性解读,拉康深入揭示了后者与萨德思想的隐蔽关联所引发的西方现代伦理学的重大危机,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精神分析式的解决方案,其中最关键的环节便是在实践中对欲望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冲动的对象进行某种“升华”。通过对弗洛伊德冲动学说的重读和解构,拉康在深入揭示冲动和语言紧密关系的同时,也为冲动的可塑性进而还有升华的可能性找到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如何将欲望的心理活动付诸行动的问题上,拉康继承了从亚里士多德到弗洛伊德的三段论式的实践模式,并且对此给出了一套别开生面的阐释。以欲望与行动之间的关系为主轴,拉康在对文学经典中的悲剧英雄进行分析和解读的过程中,实际上提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悲剧理论,并且揭示了他的这套欲望伦理学所具有的悲剧精神。最终,可以说这套以认识欲望、净化欲望并爱护欲望为宗旨的精神分析的伦理学,鼓励人们“不在其欲望上让步”或者说遵照其内心的欲望去行动,真正做到“从心所欲”。
-
唐君毅人生哲学唐君毅 著本书收录作者三十岁左右所著《人生之路》十部曲中的五部,包括《生活之肯定》《心灵之发展》《自我生长之途程》《人生的旅行》(哲学童话)和作为《人生之路》很后一部的《心理道颂》。五篇文字风格、体例相近,更多是以文学化的语言讨论人生诸多问题,但又不失哲学思考的智慧,在综摄中西方各种人生哲学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于自己的生命感悟,将理论化为当下的真切体验,重在肯定人生的正面,彰显人生的真善美圣,直陈人生的理趣。
-
唐君毅人生哲学唐君毅 著《人生之体验续编》辑录作者连续七年写成的七篇论文,意在为《人生之体验》续篇。两书在思想上有一致性,但《人生之体验》更重在对人生正面及向上性的肯定,以求超拔于现实烦恼之外,因此多在自勉而无心说教;而《人生之体验续编》则更能正视人生之反面及艰难罪恶悲剧等,意在转化阻碍人生之上达的反面事物,以归于人生正道,引导人生由平日所周旋应对的流俗中超拔而出,实现自我生命的提升,既在自勉,亦有说教。《病里乾坤》是作者于一九六七年二、三月在日本治疗眼疾期间,于病榻上再次深刻反省生命存在的与苦痛而写。与《人生之体验续编》一样,是关于生命负面的恳切反省与体验之作,可视为《人生之体验续编》的再续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