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人类认知的文化起源

人类认知的文化起源

作者:(美)迈克尔·托马塞洛 著,张敦敏 译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1-01

ISBN:9787516102879

定价:¥2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也许我们经常问自己,在所有的动物物种中,是什么使人类如此特殊?这个问题并不缺乏答案,其中包括:因为我们人类能创造语言、数学、工具、艺术、音乐和幽默等,而这些能力又都是其他动物缺乏的。但如果我们继续追问,为什么我们人类有这些能力,而动物却没有?作者认为,在进化的道路上,我们和其他灵长类动物是在600万年前分手的。因此,人类认知中,可以大致分两部分,一部分为我们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共有,如感知、记忆和范畴化等,另一部分就是上述那些人类独有的部分。正是这些独有的部分把我们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了。这些独有的部分是怎样产生的呢?作者认为,在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分手之后,或许发生了某些基因事件和自然选择事件,使人类具有了把自己的同类成员认同为像自己一样的、有意向的行动者,最终能把他们理解为像自己一样的、有心智的行动者。这种新的对他人的理解方式彻底改变了所有社会互动的本质,包括社会学习。因此,进化以独特的文化形式开始在历史上发生了,在这个过程中,一代代的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向前辈学习各种事物,包括某些物质性或符号性的人造物品,其中当然有工具和语言等,从而人类就以这些自己独有的认知技能把自己和其他动物区别开了。
作者简介
  迈克尔·托马塞洛是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联合主任,该研究所位于德国的莱比锡。他的其他著作有:《最初的动词:早期语法发展的个案研究》(FirstVerbs: A Case Study of Early GrammaticalDevelopment),还有与人合著的《灵长类动物的认知》(PrimateCognition)。
目录
第一章 迷惑与假说
第二章 生物的和文化的遗传
  生物遗传
    哺乳类和灵长类动物的认知
    人类对意向性和因果性的理解
  非人灵长类文化
    短尾猴清洗甘薯
    黑猩猩使用工具
    黑猩猩的肢体语言信号
    黑猩猩的传授活动
    适应人类文化的猿猴
  人类的文化进化
    积累性文化进化和棘轮效应
    语言和数学的社会进化
  人的个体发育
    哲学的先天论和发展
    个体和文化的发展路径
  二元遗传模式
第三章 联合注意与文化学习
 早期婴幼儿的认知
    理解客观实体
    理解他人
    理解自我
    9个月大的时候发生的革命
    联合注意的出现
    联合注意和社会认知
    用模仿来解释9个月大时发生的革命
    自我和他者之间的联系一
    自我成为有意向的一
    模仿他人有意向的行动
    黑猩猩与自闭症儿童
  早期文化学习
    作为个体发育小生境的文化
    模仿学习
    学习人造物品的意向性用途
    学习用肢体语言交往
    了解自我
  个体发育的文化起源
第四章 语言交往与符号表征
    语言习得的社会认知基础
    联合注意的场合
    理解交往意向
    你的意向是让[我与你共同注意(X)] 
    角色互换模仿和主体间性
第五章 语言结构与事件认知
第六章 话语与表征重述
第七章 文化认知
人名及专业名词对照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